第153章 一場投資的盛宴和狂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新的澎渤傳媒就位於滬東的金茂大廈,公司已經陸續開始搬入。

行走在街頭,遠遠地看到那高聳入雲的塔尖,彭渤心裡總會湧起豪情萬丈,這是自己的公司,也是自己的作品,它見證著自己的成長,也見證著這個城市的發展。

透明的落地窗,寬大的辦公桌椅,簡約而不簡單的裝修風格讓彭渤馬上喜歡上了自己的新辦公室,他疑視著牆上金庸先生題寫的《六州歌頭》,久久不語。

吳千語與陸雨森對視一眼,一場資本的盛宴和狂歡馬上就要上演,全國各大媒體,包括澎渤傳媒自己製作的節目當中,也在為這場年終的大秀作宣傳。

可是,吳千語心裡沒有底氣,她與財經報紙和各大媒體都打過交道,她相信這些媒體的出席肯定沒有問題,但是這些vc、pe機構投資人,中國的外國的,他們有多少興趣參加?

“阿渤。”就在她暗自沉思時,彭渤卻接起了電話,段一平的電話,電話時間不長,兩人雖然交情不錯,可是也沒有煲電話粥的惡習。

“阿段肯定是要參加的,他會帶幾個朋友來,英雄帖要發給人家。”彭渤囑咐道。

他這樣一說,更是在吳千語的心頭投下一道陰影,他們的英雄帖已經發出去三天,遵照彭渤的指示,澎渤傳媒並沒有跟進他們與會的訊息,可是到現在為止,確切地講,吳千語只收到了五家投行的回覆。

“是不是擔心我們搭好臺卻沒有人唱戲?”彭渤笑了,他把那份最終的榜單鎖進了保險櫃,卻扭頭對陸雨森說道,“雨森,你作了這個榜單,你對風投瞭解多少?”

“沒關注過這一塊內容,”陸雨森的視野和精力還是在這些獨角獸企業上,“聽說過高盛,摩根士丹利。”

彭渤笑了,這也不怪陸雨森,畢竟這是在一九九九年。

九十年代的中國,萬物初生,商業萌動,外國的各種商業形態開始湧入中國,包括創業投資。

而創業投資(簡稱vc,又稱風投)作為一種投資方式,發源於美國,1946年,美國第一家風險投資公司成立,而私募股權投資則更短一些。

在九十年代,最初的創業投資是從國家層面開始推動的。就在政府大力推動中國創業投資行業的過程中,一股市場化的投資力量也敏銳地預見到了快速發展的中國對於創業投資的迫切需要。

在彭渤的記憶中,應是從一九九二年開始,創業投資作為舶來品登陸中國內地。捷足先登者包括美國國際集團、idg、h&q、中創公司、富達、泛亞、高盛、摩根士丹利、蘭馨亞洲等。

其中代表性投資案例發生在去年,aig基金以2.8億美元投資了中海油,促成並且整體操盤這項投資的是時任aig北亞和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的閻焱,這是去年單筆投資額最大的投資案例。

3年後,中海油在紐交所成功上市,這筆投資為aig獲得了3倍回報。

當境外投資機構在中國經濟飛速增長的大潮中長驅直入的時候,中國本土創業投資剛剛經歷了一波投資機構倒閉潮,整體市場發展幾乎陷於停滯。

但就在去年,也就是中創公司關閉的這一年,有一個人讓中國創業投資人重新燃起了希望。

是這位老人提交了《關於儘快發展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的提案》,而這一提案也開啟了長達10年的在中國設立創業板的起起伏伏的征程,他也由此被尊稱為“中國風險投資之父”。

“千語有過研究的。”吳千語不說,彭渤也明白,她的許多思路也自己非常吻合,自己關注哪裡吳千語就會研究哪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問過幾家公司,都說現在可投資的好專案不多,vc們剛進中國,都處在摸索階段……”

這是對的,他們進入中國不久,基本沒有有正面競爭,此時他們還是夥伴,而不是對手,所以他們時常聚在一起交流,分享經驗教訓。

所以也需要一個人一個公司來提供一個更好的交流平臺,讓這些vc們直面這些他們要捕獲的獨角獸!

並且,此時的中國,第一批最重要的網際網路公司幾乎全部誕生,這是中國網際網路偉大而光榮的時期,中國網際網路的超級巨頭們正在悄悄萌生,中國的創業投資者以及私募股權投資者必將開始活躍!

“千語,你把出席的門檻定在多少?”彭渤轉身走到自己的椅子上坐下,手指輕輕地敲擊著桌面。

“兩萬美元。”吳千語馬上答道,這是出席本次獨角獸年會的“門票錢”。

“少了,再加個零。”

“再加個零,二十萬美元?”吳千語驚呼道。現在投資市場處於停滯,處於摸索階段,三天之內才得到六個答覆,這與以前每次釋出榜單,各大媒體雲集響應的情景形成鮮明對比。

“二十萬美元?”陸雨森也喃喃自語重複著,他看看彭渤,有句話卻不敢說出來,參加一場活動就要交二十萬美金,這不是搶錢嗎?

不,不是搶錢,是主動送錢,可是天底有這樣的……

“就二十萬美金一張入場券,愛來不來,”彭渤盯著六州歌頭,“閒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

吳千語的陸雨森的擔心他都看在眼裡,可是他更相信自己對這個時代的把握。

別人不敢保證,他知道有兩個人是一定要參加的。

一個是idg資本,當然此時還不叫idg資本,他們找不到專案更談不上退出,投資甚是艱難,這些年他們是怎麼走過來的?彭渤很想知道,他更想知道, idg資本的長老會,這些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長老們當年是如何加入idg資本的?

如果有可能,他相信會與他們成為朋友。

還有一個女人。

1995年,她進入香江當時最大的本土券商百富勤,在中國內地還沒有人喝瓶裝水的時候,百富勤參與了對娃哈哈的投資。今年,在霸菱投資期間,她以600萬美元入股網易,同樣在今年,她作為天使投資人投資中華英才網並擔任其董事長……

……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兩個周後,投資界的江湖必定是一片腥風血雨!

而彭渤,就是那個攪動財富江湖的人!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