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你就是京城的陸先生吧。”

面對胡茬中年的問詢,陸言點了點頭,隨後反問道:“閣下怎麼稱呼?”

“張石。”

中年瞧著精神有些不太好,淺淺應了一聲,接著引手示意:“請進吧。”

二人進了刻碑鋪子,張石關上了門。

“陸先生,殯葬司的信你應該收到了吧?”

“嗯。”

當初信上所說,要陸言來到汴京之後,先去城南的刻碑鋪,再行前往衙門報到。

他進城一打聽,城南就這麼一家刻碑鋪,於是直奔此地而來。

“唉,那我就再補充些信上沒說的。”

張石輕嘆一聲,神色間有些落寞:“是這麼回事......”

約莫一個時辰之後,陸言從刻碑鋪子出來,拜別張石,快馬趕往臨時衙門。

方才聽張石一番講述,陸言發現這次的刻碑任務遠遠沒有飛鴿傳書上所說的那麼簡單、普通。

誠如他所猜測的那樣,這次淮河意外漲水,沖垮了大運河滄州段,確實殃及黃河,導致了一次大氾濫。

其實之前,黃河就又決堤好幾回,宣佈著“引黃入淮”之法的失敗。

訊息三番五次往京城遞,底下的閣臣實在是兜不住了,這才上達天聽,皇帝知道後龍顏震怒,命工部侍郎柳雲再赴豫州親自督辦治水要務。

這幾次決堤接二連三,死了一批又一批人,死的人太多,沒辦法,豫州的刻碑人都忙不過來了,這才聯名向禮部殯葬司求援。

要知道,每一個刻碑人的刻碑效率和水準都不盡相同,萬一碰上邪性的墓主,一般的刻碑人多半會送命。

而向殯葬司求援,禮部專屬的刻碑人,那都是有本事的,單說刻碑效率這一塊,那必然非常人能比,隨便派來一位都能分擔不少壓力。

可惜的是,這次淮河突然漲水,導致兩淮地區也死了不少人,殯葬司的大部分刻碑人都去援手兩淮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手心手背都是肉,也不能管了淮河不管豫州。後來一尋思,陸言剛好出門在外,讓他轉道豫州幫忙,於是陸言這就被派來了。

當然,如若光是這麼點事,信上足以說清,也犯不著專門託人轉告。

關鍵在於,這豫州本來就人手緊張,結果雪上加霜,最近還死了不少刻碑人。

怎麼死的呢?

前段時間,柳雲赴豫治理水患,疏通了一段此前一直被淹沒的河道。

淮河漲水確實殃及了黃河,但卻是淹了匯入口附近的河段,變相的減輕了其他淹沒河道的洪水壓力。

這不,原先一直被淹的,都在陸續清理、疏浚。

說是疏通河道的時候,一幫差役擱那挖河底的淤泥,這挖著挖著,哐當一聲,挖到硬傢伙了。

挖出來一看,一塊殘缺不全的石碑,上面還能瞅見刻得字呢。

沒在意,繼續挖,又挖出來幾塊差不多的,滿共八塊殘碑,湊活著一拼,剛好成一塊完整的大石碑。

後來就有世代居住於此的老人見著了,說這一塊在以前不是河道,而是一片空地。空地上本來有一座龍王廟,廟裡有塊碑,叫司雨龍神碑。

人家指著八塊斷碑,說這就是司雨龍神碑。又唸叨著,當初你們為了治水,拿大水把原本的龍王廟給衝了,這才導致黃河兩岸一年比一年差。

眾人聽著意思,合著我們治水非但無功反而有過了,那我走?

權當笑話了,也沒聽進去。

後來那人又說了,把這司雨龍神碑給補全了,再把龍王廟重新建起來,還能將功補過,稍微平息一下龍王爺的怒火。

眾人沒理會他,心說這年頭人都沒錢吃飽飯,還建廟,擱著做夢呢?終究是沒管,把斷碑運去禮房撂著,這事算完了。

之後就有些迷信的刻碑人,想著去把這司雨龍神碑補全吧,說不定真能平息水患呢?結果第二天,就被人發現臉朝天、七竅流血,死了。

這有一,自然就有二,這司雨龍神碑勾起不少經驗豐富、自恃命硬的刻碑人的獵奇心,紛紛去嘗試,結果無一例外,都死了。

後來,這事被張石報給殯葬司,殯葬司那邊卻是非常重視,想到了當初負責給兩淮轉運使那具邪屍刻碑的刻碑人,這才把陸言派過來了。

......

這邊陸言來到臨時衙門,順著差役指路又去了禮房。

正如京城六部之中的禮部,主管祭祀葬禮,各大州縣的府衙,也設有禮房,負責處理死者的身後事。

原先的禮房跟著府衙,被洪水給沖垮了,這邊建起了新的臨時府衙,禮房也臨時設在一處荒廢的大院中。

陸言把馬拴在門口的石墩子上,進了院門。

這院子在整個洛陽府城存在有一段時間了,相傳是前朝那會就在了,中間換過好幾任主家,但都死於非命,後來口口相傳,說是鬧鬼。

剛好衙門要選臨時的禮房,趕巧聽說這院子鬧鬼,不管是不是真的,有這說法,那至少說明陰氣重,適合用來幹停屍刻碑這類陰間活。

可陸言進來一瞧,南北通透,堂屋的門對著走廊,入門院子兩邊各一座荷花池,一陣過堂風吹過,十分舒爽。

反正看不出來有什麼陰氣,至少從風水家宅的佈置上來說,沒毛病。

“許是現在還是白天的緣故。”

陸言低聲自語一句,他倒是不怕什麼陰氣鬧鬼,畢竟渾身江湖氣不說,文氣也是有幾十鬥的,專克那些魑魅魍魎等邪祟之物。

這邊正帶著工具往裡走,迎面走來一人。

陸言看著對方揹著一隻木匣子,裡面裝的應該是針線。

二皮匠。

他有些奇怪,這縫屍什麼時候上趕著大白天縫了?

“這位......”

陸言話都沒說完,卻見那人加速離開,跟見了瘟神似的,唯恐避之不及。

眼瞧著人家不願理會,他也只是撓了撓後腦勺,繼續往裡走,進了劃給刻碑人的堂屋。

不多時,入夜。

這會整個禮房已經徹底沒人,陸言才點火上燈,拿起桌上的花名冊,挨個刻碑。

死的都是大多是流民,碑文也只需要按照名冊上記錄的姓名、籍貫來刻,有些不明身份的,則乾脆直接刻上“死於豫州大洪水”幾個字。

大約一個時辰左右,陸言就刻完了五位死者的墓碑,都是流民,獎勵了一堆凡品小玩意,種田法、鋤地術、養魚招之類的農學技巧。

這輪到第六位了,墓碑刻完,生平開啟。

陸言一看,喲,還是個同行!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