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萬曆的馬仔被坑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萬曆走後,慈慶宮內。

“妹妹,最近可有什麼人,在皇上的身邊說了些什麼?”

李太後皺了皺眉頭,思索了片刻答道:“皇上身邊的都是服侍久了的老人,平時在乾清宮有我和張維看著。讀書、看奏章、上朝有馮保陪著,張居正看著,其他人也沒有機會在皇上身邊藉機生事說是非。新調來的兩個近侍也是張維名下調教出來的人,應該信得過,而且他們第一天當值,和皇上都沒說上幾句話……。”

陳太後點了點頭說道:“如果沒人在皇上那挑唆,那今天皇上的這個夢,倒是有八九分可信。今天皇上說的這些話,哪象是一個十三歲的孩子能憑空想出來的,更象是一位對我大明皇家歷代無比熟悉的長者之言……。“

“姐姐,這真是太祖爺顯靈託夢?”李太後說道。

“妹妹,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我大明立國已二百餘年,太祖爺、成祖爺之後的歷代皇帝要論文治武功,還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世宗老爺初登帝位時,也曾勵精圖治,革除弊政,但後來一心求仙問道以求長生,二十多年不上朝,這大明江山交到先帝手中時已是千瘡百孔。先帝在位那幾年你我自知。“

”到了鈞兒登上這大位的時候,朝政時局已是何等的艱難。主少國疑,我們孤兒寡母三人,是何等的戰戰兢兢,這兩年下來,才算是緩了一口氣。怕是這太祖爺在天上也是看不下去了吧,這才顯靈託夢……。”

“妹妹,這兩年也是苦了你了,移居乾清宮既要照顧鈞兒的飲食起居,又要督導學業,我雖佔著鈞兒嫡母的名份,卻把管教的責任讓你擔了起來,也是想著你是鈞兒生母,且你我本為一體,只能有一個聲音說話,否則少不了就有人來搬弄是非。太祖爺在夢裡和鈞兒說的話,你也不要在意……。”

李太後聽後已是十分感動,說道:“姐姐,我原本就是個泥瓦匠的女兒,十五歲進裕王府服侍您,要不是託您的庇佑,哪有現在的富貴。您待皇上視如已出,當初也是您為了讓先帝不要貪戀女色,儘早冊封皇上為太子,不惜觸怒先帝……。”

“是那些人的心思太大了,先帝在的時候,高拱不就仗著自己是先帝的老師,已經開始透過影響先帝插手內官的安排了。那些人所圖甚大,就想把這皇帝皇家當成廟裡的泥塑供起來當個擺設。當年那個闖進宮裡,差點衝撞到鈞兒的王大臣一案,不也是疑點重重,東廠和錦衣衛查了半天,還讓馮保鬧出個大笑話來,這樣看來就是這皇宮這內,也不都是和咱們一條心的,得防呀……。”陳太後語重心長的說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我是不是該搬出乾清宮?”李太後疑惑的問道。

“先派人查查,最近有沒人刻意接近皇上,再過兩三天看看。現在我們把皇上看得緊緊的,有些人是縮回去了,不知道躲在哪個陰暗角落。等你搬離乾清宮,我看有哪些魑魅魍魎會跳出來……。”

陳太後繼續說道:“過兩年鈞也兒該要大婚了,現在應該提前準備幫鈞兒物色皇后人選了,把張宏從南-京調回司禮監吧。他是裕王府的老人了,當初也是幫著勸先帝,被排擠分派到了南-京去鎮守,是該回來了,把這事交給他,這樣放心……。“

第二天早上,乾清宮。

萬曆一夜無夢,一覺睡到自然醒,已是八九點左右,自然是神清氣爽。他知道,要不是昨天的那一出,罷了兩天講讀,他可享受不到這個待遇。

五更天(四點半左右)就要被太后叫起來,接著穿衣洗漱,用過早膳之後,估計六點多,就到文化殿去讀書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沒有雙休日,沒有寒暑假,除了上朝的時間不用日講,只有過年過節和極寒、極暑的幾天才可以休息一下。

就算經歷過前世填鴨式教學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磨練的萬曆,想想頭皮都有點發麻,兩天不用上課的美好時光,且得好好珍惜……。

張維見萬曆醒了,就侍候萬曆起床用早膳。萬曆前世和爺爺相依為命,也算是苦大的孩了,可這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腐朽封建帝王生活自己怎麼就適應得這麼快,這麼自然?竟然沒有一點不適感。

自己這心裡還浮想聯翩,要是這服侍的不是宦官,而是兩漂亮的宮女,那場景更是美滴很……。

“打住、打住,現在是想這些的時候嗎?這不是我的本心,我是這樣的人嘛?這肯定是萬曆原有的快要進入青春期的潛意識在作怪……。“

萬曆一邊吃著早餐,一邊在靈魂深處做著自我批判。突然想起自己還有重要的事要辦呢。

“張伴伴,這《永樂大典》現存於何處?“萬曆一邊愉快的啃著芝麻燒餅,一邊問到。

“皇上,《永樂大典》的正本現收藏於文淵閣,世宗嘉靖皇帝曾下令抄錄副本一套現存於皇史。編撰永樂大典時所據的原稿書籍原存放在南-京文淵閣,但正統年間失火,皆已燒燬。“張維娓娓道來。

萬曆聽到這正副本皆在,那是喜出望外。歷史上《永樂大典》的正本下落成迷,一種說法是有可能毀於萬曆年間三大殿的失火,還有一種說法是給嘉靖皇帝陪葬了,還有說法是毀於李自成攻破京城之後。

抄錄的副本流傳到滿清經過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的時候的輯校,部分抄錄引用,還美其名曰““菁華已盡,糟粕可棄”。滿清道光年間《大典》就被棄置翰林院無人過問理,被翰林院的官員們偷的偷,拿的拿。到滿清光緒元年清點的時候僅有5000多冊,再過20年只餘下800冊,就這樣被偷光了。

這些書流出皇宮後,就有人高價收購,也有洋人收購,從此就散落世界各地。到了最後,僅有可以考據的400多冊成為很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是無比的痛惜和遺憾。

現在得知,雖說原稿書籍已失,稍有遺憾。但《永樂大典》正副本皆完好無損,怎不令人興奮。這才是真正的寶貴財富,一定要想辦法保管好,刊印複製流傳於後世。

萬曆迫不急待的說道:“張伴伴,馬上派人到皇史,把《永樂大典》的目錄給朕取來,朕要一會要看看”。

“是,老奴馬上安排人去取。”

“咦?昨天那兩個服侍我的那兩個小宦官呢?他們叫什麼?怎麼沒看見他們?……。”突然看到只有張維一個人在自己的身邊忙前忙後,萬曆滿心疑惑的問道。

“回皇上,他們一個叫李存義,一個叫胡有德,昨天第一天到您身邊當值。今天一早,就被調到直殿監去了。”張維趕緊答到。

“什麼……?調到直殿監去了?昨天母後不是發話,只罰你們三個月的俸嗎?母後現在在哪?……。”

“皇上,是司禮監派人過來傳的話,至於是什麼緣由,老奴一直侍候在您身邊,還沒得空去打聽。李太後娘娘今天一早就和馮公公一起去了慈慶宮……。”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昨天自己明明已經把張維和這兩個小宦官給保下來了,為何今天張維沒事,兩個小宦官卻被調到了直殿監?這直殿監可是負責宮裡各宮殿、閣樓、走廊的灑掃,是十二監裡最苦冷的一個。

為何這李太後在乾清宮的時候不發話,和馮保去了慈慶宮之後才有司禮監的人來傳話?難道是昨天的戲演砸了?但演砸了也不會遷怒到兩個小宦官身上吧?難道是馮保在從中挑事?……。

萬曆疑惑連連的問道:“張伴伴,馮大伴是否和你有什麼過節?…..。”

“馮公公和老奴交情還算厚,並無過節。那兩個不爭氣的能調到您身邊效力,馮公公也是幫著說了話的。”張維明白萬曆指的是什麼。

“他們之前是在宮裡哪處當差?“

“在御用監當差“。

御用監雖說沒有司禮監的權利大,沒有內宮監的油水足,也還算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如果是兩位太后因為什麼原因想把這兩人調開,既然承諾了不再處罰,頂多是調回原處當差,用不著以這種方式來打自己臉呀。

如果是真想處罰,那就有可能發往浣衣局或者降為淨軍了,象這樣不上不下的算是怎麼回事……。萬曆思索著,兩個指頭不自覺的在飯桌上輕輕的敲擊。

“張伴伴,馬上派人找到他們把兩人調回朕身邊……。“

“皇上,要不要先請示李太後娘娘再說……。“張維猶豫著問到。

“不,你立馬去辦,母後那邊,自有朕去說。“萬曆斬釘截鐵的說道,語氣中還帶有一絲絲微怒。

開玩笑,自己的馬仔被坑了都護不住,那還當大哥當領導,哦,不對現在是當皇上,以後還有誰敢跟著自己混?

再說了,自己突然來到大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張維他們三個人,又是自己的原因讓他們受到了牽連。有好處自己上,有鍋讓下屬背,這也不是前世自己的風格。

而且斷定這樣的處理應該與兩個太后和馮保沒有太大關係。自己也算是在體制內混過的人,什麼場面沒見過。這件事裡就透著邪性,我倒要看看是誰在玩花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