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鋼鐵、水泥(求推薦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三位勳貴走了之後,萬曆沒有馬上離開,而先到玉熙宮換了一身便裝,打算到鍊鋼驗證作坊和水泥驗證作坊去看看。

瓊華島上現在熱火朝天,工匠們正在用鋼筋和水泥混凝土蓋各種廠房。已經建好的兩個作坊位於島上西北角的一個獨立區域。來到鍊鋼坊,正看見幾個帶著墨鏡的工匠,把煉好的鋼水澆在製作鋼坯的模具上,遠遠的就可以看得到有鋼花濺出……。

原來在盔甲廠值役的大匠趙大錘,正在指揮工匠的幹活。看到萬曆一行人來了,就趕緊迎上前來。

“三爺,工匠們正在生產鋼筋。那邊正在澆鋼水制鋼坯,太熱了也危險,您不能靠得太近……。“

趙大錘脫了手套,摘下墨鏡,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他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浸溼了一大片,邊緣部分還有明顯的鹽漬。

“煉製鋼水的轉爐好用嗎?現在一爐可以煉多少鋼?“萬曆關心的問道。

“化鐵的高爐一次能能融四百斤生鐵。兩個轉爐每個轉爐裝鐵水兩百斤,最後總共可以煉出三百多斤鋼來。“

“這個法子真是神了,往那個轉爐裡投些料,用鼓風風箱往裡面吹風,就可以煉出鋼來。半個時辰就可以煉出一爐,出鋼速度快,出來的鋼又多又好……。“

趙大錘很興奮的回答到。

鍊鋼驗證工坊沒有用鐵礦石來鍊鐵水,而是直接用盔甲廠庫裡的生鐵鐵料,用化鐵爐融成鐵水後,用轉爐鍊鋼法來鍊鋼。轉爐鍊鋼法,在解決了鹼性耐火材料之後,比平爐鍊鋼法的效率要高得多……。

按照前世的生產工藝水平,一般一噸鐵水可以產一噸鋼,水平高的可以產一噸半左右的鋼。現在用的生鐵鐵料裡面含雜質多,鍊鋼時除渣較多,所以還達不到那麼高的出鋼率。

“非常好,過段時間我再建一座大的高爐,產更多的鋼,那時候你去管……。“

“另外,這裡做工的工匠都很辛苦,出汗又多,大家要多喝點綠豆湯和鹽汽水,及時補充鹽份……。“

萬曆拍著趙大錘的肩膀說道。

“三爺,您放心。有我趙大錘在,一定幫您管得好好的。綠豆湯每天廚房都要熬上好幾大桶,大家隨便喝。那個什麼鹽汽水好喝是好喝,就是一口氣喝多了,馬上打嗝……。“

趙大錘聽說還有更大的鋼鐵廠要他去管,把自己的胸脯拍得震天響。說完又領著萬曆去看鋼筋的生產。

“三爺,我們按照您說的,把原來拉鐵絲的模具改了一下,又在絞盤的前面加了一組滑輪組,用來生產鋼筋真是省力不少……。“

順著趙大錘的指點,只看見三四個工人,正推動著絞盤,鐵索被一圈一圈的絞緊。鐵索的另一頭牽引著已經燒紅的圓鋼坯,讓鋼坯透過口徑從大到小,一字排列的幾個模具。在強大的牽引力和模具擠壓作用下,鋼坯從粗到細,最後就變成了想要的鋼筋成品大小……。

其實明代就能生產鐵絲、銅絲,運用的也是相同的製造原理。在沒有機械動力的情況下,他們運用自己的智慧,想出了用槓桿之力轉動絞盤產生強大拉力的辦法。現在再加上了滑輪組,那就更能省力了……。

鋼筋和水泥的小批量驗證生產,加快了瓊華島的建設速度,同時也為了大規模的鋼鐵廠和水泥廠的建設驗證了生產工藝,積累了建設經驗……。

看完鍊鋼工坊和水泥工坊之後,萬曆覺得現在鋼鐵、水泥已經試制成功,離大規模生產只有一步之遙,應該可以慢慢展開大明的工業化藍圖。

至於工業化中另一個重要的資源煤碳。這個就更不用操心了,咱們皇家有礦。京西門頭溝一帶是著名的優質無煙煤產區,現在正在開採的就有七十多個礦洞屬於皇家…...。

“小德子,咱們皇家在京城附近有沒有在開採的鐵礦?“

萬曆想到了煤,自然想到了鐵礦。要開鋼鐵廠,沒有礦石來源,只靠現有的庫存鐵料是遠遠不夠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知道前世京城就有首鋼,附近肯定有鐵礦供應,可是現在仔細一想。首鋼的鐵礦石基本是由承德和河北周邊供應的,現在沒有鐵路,那運費成本就很高了……。

“皇上,遵化鐵廠那邊倒是有鐵礦在開採。不過離京近不算近……。“

萬曆聽了小德子的話,心裡一涼。怎麼把這麼重要的事給忘了呢?再想想,京城附近肯定有鐵礦……。

萬曆一邊走一邊想,突然“密雲“這個地名出現在他的腦海。對了,就是這個地方,密雲縣城16公里的方就是首雲鐵礦,前世是五九年才開始開採的。那裡離京城只有八十多裡,比起其他的地方要近很多。要趕緊派人去那裡探礦……。

“皇上,為什麼水泥廠不效仿水晶工坊、鏡子廠、香水廠……,只把銷售交給那些勳貴呢?而且皇家只佔三成……。”

跟在萬曆身邊的小德子見萬曆半天沒有說話,然後就找了個話題問道。

“不會分蛋糕的領導,不是好領導。這句話的意思,不僅是指好處要分得公平,而且還要分對人……。”

萬曆把前世聽到的一句“管理學”上的心靈機湯,轉手就賣給了小德子。

“水晶讓固安伯、武清伯得利,是因為水晶要從那些勳貴和外戚們身上賺錢。“

“鏡子、香水這些東西交給寧安長公主,是因為這些東西主要是銷給女人,由大明的大長公主來主持那是再合適不過了。而且所有的外戚也會跟著得利。”

“至於水泥嘛,和其他幾樣東西不同,屬於即可軍用又可民用的大宗物資。價格雖然不高,但靠量取勝。而且還要在多個地方設廠,讓那些勳貴們出錢出力去操辦,比皇家去操辦要方便……。”

其實萬曆還有更多的想法,在機器、鐵軌這些大量消耗鋼鐵的產品出來之前。光靠農具、兵器、日用鐵制品這些是消化不了太多鋼鐵的,而且還會對原有市場產生衝擊。那鋼鐵廠就會成為一個往裡面填銀子的洞……。

所以解決的辦法就是創造新的市場和需求,需要和水泥一起應用在建築領域,才能撐起應用市場,消化鋼鐵廠的產能給鋼鐵廠帶來效益。

放出去這些東西,不過是一個香得誘人的餌。當這兩個群體,在工業生產上獲得了很好的回報的時候。高的投資回報率,將讓他們的目光從土地收益,轉向對工業的興趣。資本總是追逐利潤,不管在哪個性質的社會,都是不變的真理……。

大明的工業化程序,萬曆不希望是伴隨著“羊吃人”的歷史進程推進的。任何一項新生事物的出現,一些舊的事物必將會被淘汰。而總有一批人,因此利益受損。萬曆絲毫不會憐憫現在大明那些商人的利益受損,但涉及到百姓群體的利益,那就要慎重考慮……。

“小德子,楊俊卿那邊取得了那個周管家的口供沒有?”

想到利益衝突,萬曆突然想到那幫子言官御史有可能在朝會上突然發難。必竟張居正也不可能完全壓制得住那些言官,自己也要早做準備。

“皇上,口供已經取得,周管家已供認,聯合了幾家水晶礦家,賄賂貴-州道御史黃家棟上好水田五千畝……。”

呵呵,御史言官和六科給事中,本來是皇帝手上用來制約和監察各級官員施政的利器,可現在卻有人已經淪為了某些利益群體的代言人。

所謂的“黨爭”不就是官場上各種政治勢力操控著這些人互懟,這是個很不好的苗頭……。

明天是上朝的日子,朝會上,那些御史言管們,又會上演一出什麼樣的戲呢?……。

ps:新書期急需推薦票支援,各位看書的讀者大大,請把你們手中的推薦票砸向我吧。書友群(677040317)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