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明式一型步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彰武伯楊炳、戚繼光、俞大猷和馬芳搶先一步,得到萬曆的允許之後,各自拿起一把槍。在學員的指點下,翻來覆去的仔細打量。

掂掂份量,這把槍比起現在配發的那些火槍要輕得多。槍管比起火槍要細,槍口部分裝有準星,後部有帶瞄準缺口的可移動標尺。

所有金屬部件表面都加工得十分光潔平整,看不到任何一點毛刺和瑕疵。經過烤藍處理的金屬部件,散發出暗淡的光澤。

槍托和護木都是用硬木製成,線條非常優美。持槍握槍都非常的舒服。木頭都漆成了棗紅色,木紋和油漆相互映襯,非常的漂亮。

當把三稜型的刺刀裝上之後,眾人都更是被這把槍迷住了。在他們眼中充滿暴力美學,猶如工藝品一樣的槍。配上閃著寒光的刺刀之後,盡顯威猛肅殺之氣。

“皇上給這把新式火槍賜名“明式一型步槍”。槍長約四尺三寸(143cm),裝上刺刀之後是五尺三寸(170cm)。槍重約五斤(明代一斤16兩,約合4公斤)。槍管用鋼製槍管......”

學員們在一邊指點著如何使用這把槍,一邊介紹著槍的各種部件和性尺寸引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戚繼光他們四個人看得津津有味,把槍拿在手上都捨不得放下。急得英國公、定國公等人在一邊乾著急,恨不得要把槍搶過來,自己拿著看。

“皇上,能不能讓臣等也打幾槍試試?”

戚繼光等人光看槍,覺得不夠解饞,於是紛紛向萬曆奏請能實彈打上幾槍。

“今天把你們都叫過來,就是讓你們來試槍的,都給我放開了打,子彈管夠。但是打完之後,都要說說各自的感受。結合實戰,看看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再拿幾支樣槍過來,你們負責指導,讓各位都到靶場上去試試。”萬曆向一個學員吩咐道。

於是學員們拿槍、備彈、佈置靶子,把所有人帶到靶場靶位之後,又一對一的教授使用方法和謝擊要領。沒過多久,隨著一聲哨響,靶場之上就不斷的傳來了“、、”的槍聲。

“明式一型步槍”,是萬曆以斯普林菲爾德m1861活門式後裝步槍為原型改進設計的。斯普林菲爾德m1861是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大量裝備的,單發後裝步槍。m1861及其後續的改進型m1863一共生產了七十多萬支。美軍裝備了將近七十年,直到一戰時,有的戰場還能看到這款槍的身影。

m1861的結構設計,是把原有前裝步槍的槍管後端部分切開一個口形成彈膛,然後加上一個帶擊砧的活門蓋。當上好子彈之後關閉活門蓋,擊砧前端的正好抵住子彈的底火部分。

當扣動扳機時,擊錘向下擊打位於活門蓋後端的擊砧,將力傳導到擊針,擊發子彈底火,將子彈發射出去。換彈時,開啟活門蓋,帶動退殼鉤,把子彈殼丟擲。

因此m1861的結構設計非常簡單實用,而且製造工藝並不複雜,製造成本也非常低。當時多數後裝步槍都要四十多美元一支時,m1861的售價僅需要五美元一支。

給未來的大明軍隊裝備一支什麼樣的槍,這讓萬曆權衡思考了很長時間。褐貝斯遂發滑膛槍、來復槍、米尼步槍、德萊賽針刺式後裝步槍這些槍都曾作為萬曆的備選。

一個熟練的前裝槍手,從裝藥到擊發至少需要40秒的時間。但一個熟練的後膛槍手,快速射擊時,能達到每分鐘十五到二十發的高射速。

單兵射速提高可以使火力密度成倍增長,增加射程、精度、殺傷力之後,對付騎兵可以起到立杆見影的奇效。戰場和目前的戰術急需使萬曆放棄了研發前裝槍的想法。

在對比早期幾種後膛單發步槍的設計複雜度,製造工藝難度,製造成本和彈藥成本之後,萬曆把目光鎖定在了斯普林菲爾德m1861活門式後裝步槍上。

他把原有的設計進行了修改,槍管口徑縮小到九毫米口徑,膛線採用了五條右旋膛線。把退殼鉤的設計進行了改進,克服了m1861系列有偶爾有退殼不出,出現卡殼的缺陷。

槍的護木和槍托,參照了五六式半自動步槍的設計,射擊時持槍的穩定性和舒適度更好。刺刀的設計則是參照五六式半自動步槍配的三稜軍刺。為了提高刺刀的強度,增加了刺刀直徑。

子彈並沒有採用常見的酒瓶型彈殼造型。採用了更加容易加工成型的黃銅直筒型金屬彈殼。彈頭是鉛製圓型彈頭,發射藥採用了無煙火藥。

整個明式一型步槍的生產中有幾個技術難點。一是底火、二是槍管加工、三是無煙火藥、四是金屬彈殼的加工。這些對其他人來說可能覺得很難,但對於前世是軍工的萬曆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

能製造出雷汞,就能製造出以雷汞為主原料的雷管和子彈底火,只不過要在雷汞中要加入一定量的樟腦或者石蠟鈍化雷汞的敏感性,讓雷汞更安全。

有了濃硝酸和濃琉酸,製造無煙火藥那自然不是問題。而且相同的原料和前期工藝,不同原料配比和後期工藝,還可以生出產世界上的第一種塑膠“賽璐珞”,早期電影膠片就是用這個玩意生產的。

當然還可以生產出另一種叫“賽璐玢”的產品,就是大家經常見到的“玻璃紙”,普遍用於食品包裝,煙的外殼包裝。當然用“玻璃紙”來做農用地膜也是相當不錯的,成本比起玻璃來不知道要低多少,而且還可以降解不產生白色汙染。上林苑明年的反季節疏菜大規模種值,還得要靠“玻璃紙”來立大功。

所以對於無煙火藥的生產,萬曆是打算走軍民兩用的路子。對外看起來是製造各種塑料制品和農用的“玻璃紙”,實際上隨時可以轉為生產軍用的無煙火藥。

至於槍管的加工和彈殼的加工,萬曆前世單位就組織參觀過八路軍黃崖洞兵工廠和其他的根據地兵工廠。那些老前輩們,在缺少機械、電力、機床的簡陋條件下,想出了很多手工的辦法來加工。

沒有深孔鑽床,沒有關係。用大磨盤的磨心固定管坯,一人快速搖動磨盤,帶動管坯快速轉動。另一個人坐在長凳子上,用肩膀抵住鑽桿,使鑽頭保持角度不斷深入。鑽頭和鑽桿則是用一般的高碳鋼製造。就是這樣的土辦法,四個小時就可以鑽好一根合格的槍管。

拉膛線、制彈殼,那些老前輩們都創造出了效率非常不錯的一套土辦法。八路軍就用這樣的土辦法,自行生產了一款“八一式”馬步槍,累計生產裝備部隊一萬多支。

萬曆現在是皇上,比起那些老前輩們來說,手頭上已經有的資源和已具備的條件,不知道要好多少。把這些土辦法加以改進,做成專用機床。用畜力或者水力為動力來加工,那質量穩定性和產量都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現在大明的火藥庫房裡還有大量的庫存黑火藥,這些黑火藥成品又不能浪費,所以萬曆則打算把這些黑火藥的一部分用在以後警用型槍支或者出口型槍支的彈藥上面。

ps:新書期急需推薦票支援,各位看書的讀者大大,請把你們手中的推薦票砸向我吧。書友群(677040317)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