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這樣.但我們無悔(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這條巨輪終於從迷霧浪谷中掙脫出來,調正了自己的航向。

大地激動得發顫,中國巨輪在加速、加速!

茌平也迎來了歷史上最燦爛的時期。廣袤的大地一掃十年浩劫後的陰霾,打破千年僵化封閉的思維模式,撩開了大步前進的巨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躬身執教的王普濟、李玉蘭更是把心貼在了他們所鍾情熱愛的事業上了,用王普濟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活要活出個樣來,幹要幹出個樣來!”他們活得怎麼樣暫且不說,幹得怎麼樣,在趙官屯中學卻是有口皆碑。

從1982年以後,王普濟、李玉蘭二人連續多年被評為茌平縣的模範教師,王普濟於1983年加入了中國**,李玉蘭於1984年也入了黨。入黨後的他們更是勤勉敬業,又連續多年榮獲了茌平縣模範**員的光榮稱號。

提及他們二人,老校長王興中總也控制不住激動的感情,淚眼花花的連聲感嘆:“普濟和玉蘭可真是我們學校的頂樑柱啊!不光是業務好,工作能力強,而且時時處處關心他人,愛護學生,克已奉公。學校裡的老師們常評議他們說,經過鍛鍊了的知識青年素質就是高!

按規定說王普濟年齡已經超過了做團組織工作的年限,可學校裡考慮再三,覺得沒有比王普濟更合適的人選,便報請上級批准破格任命他為校團委書記。果然他不負重望,工作搞得很出色。還有李玉蘭,一直在我們教育界擔任鄉里的婦聯委員,威望很高。”

王興中還講了這麼幾件小事:王普濟的家就安在校內的宿舍內,一般人家中的蜂窩爐也就燒三、四塊煤,可他們家的爐子卻一天到晚燒著,老師學生隨時可以到他家裡開啟水,他那爐子幾乎成了公用茶爐,普濟都是燒自己的煤,從來沒用公家一分錢!

誰碰到什麼難處,只要王普濟知道了,總是熱情主動地前來幫助,不辭辛苦不說,還常常慷慨解囊。學校裡有人去濟南看病,王普濟總是陪著去濟南,又搭功夫又搭錢,就象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

學校讓王普濟負責安排教師的課時,他總是把第四節課排在李玉蘭身上,因為第四節課往往要耽誤下班回家,一般人都不願意上。李玉蘭曾揶揄王普濟說,你怎麼老是給我排第四節課呀,你就不怕到點吃不上飯呀!

王普濟笑笑說,你說我不排給你排給誰呢?誰讓咱倆最近乎呢!

有一年麥收時節,王普濟正在上體育課,突然有人驚叫:不好了!著火啦!王普濟扭頭一看,見學校西邊不遠的麥場上濃煙滾滾,人慌馬亂。他立刻帶領學生們拿著臉盤、水桶等救火傢什向火場奔去。

當時村裡的男壯勞力大都在大田裡收麥,麥場上淨是些婦女老人,普濟帶著幾十名學生及時地趕到了。經過一場奮力的撲救,保住了場上的麥子,社員們都激動地跑過來連連道謝。一位老大爺拉著王普濟的手一個勁兒地晃:“王老師,多虧了你和學生們啊,你看看這場上,哪有個整壯人啊?要不是你們來了,這麥子,毀嘍!”

李玉蘭的班上有個叫牛勁的學生,自由散漫得很厲害,學習成績也差。學校裡曾給他調了好幾班,哪個班也不願要,最後只好把牛勁調到了李玉蘭這個斑。李玉蘭經過一個階段的觀察瞭解,得知牛勁的媽媽去世了,父親抽菸喝酒,混天混地潦倒終日。孩子的心靈受到了挫傷,人也變得破罐子破摔起來。

李玉蘭對牛勁沒有半點的歧視,而且是從生活上關心他,思想上開導他,學習上促進他。為了讓牛勁擺脫家庭的不良影響,李玉蘭特意安排牛勁住了校,並拿出家中的被褥、衣服送給牛勁,還經常從自己的工資裡給牛勁貼補些伙食費。

同時,為了讓牛勁的學習趕上去,李玉蘭除了在課堂上用心輔導以外,還經常在課餘時間為牛勁“添點小灶”。牛勁初中畢業以後,李玉蘭又忙忙活活地出面推薦協調,把牛勁“保送”到茌平的重點高中。

牛勁臨上高中前流著淚對李玉蘭說:“李老師,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負您的希望!”

三年後的一天,李玉蘭突然接到了來自北京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封信。信中寫道:“敬愛的李老師,您還記得我嗎?我就是那個壞孩子牛勁啊!……李老師,我永遠忘不了,在我最困難最失望的時候,是您給了我溫暖,給了我生活學習的信心和力量。您像母親一樣關心我、照顧我;又像父親一樣嚴格要求我,鞭策我,才能使我有幸考入大學深造……李老師,我想對您說的話太多了,怎麼也表達不了我對您的感情。李老師,我只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請您允許我,讓我在北京向著遙遠的家鄉叫您一聲媽媽!真的,李老師,我真的想叫您一聲媽媽。媽媽,我親愛的媽媽!……”

讀著牛勁的信,李玉蘭哭了。她手裡拿著牛勁的來信,伏在桌子上哭泣得那樣酣暢淋漓。哭聲驚動了周圍的老師們,大家不知出了什麼事情,都關切地圍了上來。李玉蘭強忍著激動,猛地抬起手揮舞著牛勁的來信象孩子般歡叫著:“牛勁考上大學了!牛勁考上大學了!”

是啊,還有什麼比看到自己的學生有所建樹成龍成鳳更讓老師高興的呢?

不言而喻,此時的王普濟、李玉蘭也和我們大多數知青一樣已經從困惑、迷茫、自顧自憐的陰影中擺脫出來。他們在燦爛的陽光下展示著自己的生命價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