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回 莘縣亂象(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還沒有到莘縣北門的時候,韓行就對張小三說:“張連長,派一些人搶佔北門,迎接大部隊進城。”

張小三心領神會,立刻和吳小明的這個排脫下了軍裝,換上了便衣,突擊步槍都藏了起來。有的把槍包在了褂子裡,有的把槍放在了臨時借來的小筐裡,然後隨著進城的老百姓,混到了城門口。

門口正有十幾個二中隊的人,在盤查著往來的人員,看看有沒有可疑人員。

張小三走在最前面,二中隊的一個士兵,看到張小三拿著一件褂子,鼓鼓囊囊的,也不知道裡面包裹得什麼東西。這麼冷的天,上身只穿著一件小薄棉襖,顯得渾身緊繃繃的,當然這是渾身的肌肉撐的。他對張小三當然就注意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個士兵就對張小三說:“褂子裡包的什麼,拿出來瞧瞧?”

張小三嘿嘿一笑,小聲說:“還能有什麼呀,就是我隨身帶的一件東西,不方便給別人看!”

這個士兵大吼一聲:“那不行!不方便看也得看,要是不拿出來,我們就不叫你進城。”

張小三還是笑著說:“你非要看啊?”

“那是當然,任何人也不能放棄檢查。”這個士兵繼續大吼道。

張小三就掀起了這個褂子的一角,露出了一個黑黑的槍把。

這個士兵大吃一驚,正要大叫。張小三卻一下子左手抓住了他的右手腕子,然後一個反關節,把他的右手別了過去,疼得他是吱吱大叫。而張小三卻笑著說:“喊什麼呢,都是自己人。不就是一支槍嗎!”

吳小明的這個排,也都紛紛使出了自己的擒拿絕技,把城門口的十幾個人都控制住了。

張小三朝後面一擺手,韓行領著自己的隊伍和一中隊跑步進入了北門。

當韓行領著自己的隊伍和一中隊從北門跑步進入莘縣的時候,守城的官兵個個是瞠目結舌,一陣子發呆。這是咋回事呢,怎麼能叫他們進城了呢?

這時候,從城牆上下來一個軍官,對韓行阻止道:“你們是哪部分的,到莘縣來,有什麼任務嗎?”

韓行一看這個當官的,就不是什麼好人,歪鼻子斜眼的。這是自己眼前的或者未來的敵人。

曹彬馬上上去對他說:“馬中隊長,你還不認識這位長官是誰吧?他就是聊城遊擊總司令部的副司令韓行呀!”又給韓行介紹說:“韓副司令,這位就是二中隊馬金鐾隊長。”

韓行心話,不出所料,這個人就是二中隊長馬金鐾呀,這個壞蛋!但是眼前,還不到撕破臉的時候。韓行笑了,上去握了握他的手說:“馬隊長,你好,聊城失守,我們暫時到這裡來避一避,你不會不歡迎吧!”

城門都叫人家奪了,就是說不歡迎也不行啊!馬金鐾只好說:“歡迎,歡迎,歡迎韓副司令到莘縣來。”

韓行本來想從馬道上去,佔領了城牆上的垛口,這個北門就是自己的了。但是又一想,那樣一來,就是硬打了,還不如透過呂世隆,下道命令,再把北門奪過來不遲。就對馬金鐾說:“馬隊長,我們就不打擾了,走——”

韓行一揮手,帶著自己的隊伍就向縣政府而去。

馬金鐾猶豫了一下,也是感覺到事發突然,出乎意料。本來曹彬、宋瑛被困在孫屯,怎麼這個時候領著隊伍又殺回來了。而且聽說這個韓行,和**是一個鼻子出氣,萬萬不可小視。這時候雙方的隊伍合為一股,又直奔縣政府去了,能有什麼好事呀!

於是,馬金鐾緊急命令二中隊守住北門,不能再放過一個可疑人員進城,不管他是**還是日本人。然後,自己飛快的向孫懷玉的14團團部飛奔而去。

再說韓行領著隊伍直接開到了縣政府,直接叫一中隊把縣政府保護了起來。韓行直接找到了呂世隆,對呂世隆說:“呂縣長呀,現在聊城失守,範專員犧牲,莘縣也是十分危急,不知莘縣的情況,你知道多少?”

呂世隆早就和韓行認識,見韓行的突然到來,真是又是高興又是憂慮。高興的是,早就聽張維翰說過,韓行是可以依賴的朋友,韓行帶隊伍過來,自己的莘縣政權又多了一層保護層。憂慮的是,看韓行這麼著急,一定是情況比自己預想的還要嚴重。

呂世隆也看到了曹彬,對曹彬說:“自從來了一次訊息後,怎麼訊息全斷了,你一中隊情況怎樣,趕快說一下。”

曹彬趕緊把一中隊這兩天來發生的情況簡要地說了一遍。

呂世隆的眉頭緊緊地皺起來了,他預感到可能要有一場重大的事件發生。

韓行對他說:“呂縣長啊,現在就要研究一下,事變的緊急處理措施。”

於是,留在縣政府的張炳元、呂世隆、王惠卿、韓行等緊急開會,研究應變方案。會議立刻做了決定,一是通知所有黨的組織,立即處於臨戰狀態,該隱蔽的隱蔽,防止敵人的破壞,實在沒處躲的,撤到縣政府。二是迅速加強縣政府的保衛工作,主要的部隊有縣大隊的一連和韓行的警衛連。三是迅速派人和10支隊聯絡,希望得到10支隊的派兵支援,鞏固莘縣政權。

會後並進行了具體的安排,呂世隆派了許多的人員四處去下通知。韓行負責縣政府的保衛工作,佈置陣地,準備作戰。張炳元寫信給10支隊的張維翰,馮子華於傍晚時帶信出城,到堂邑一帶去尋找10支隊。

而在城西獨立14團孫懷玉的團部裡,也在召集著另一派的緊急會議。

原來孫懷玉是城西的一個民團,以後被範築先收編為獨立14團,這個團的力量也不可小覷,足有幾千人。再加上縣大隊的二連、三連,可見莘縣的**力量是非常的強大。

這個14團團部就成了反動分子聚會的黑窩子了。

二中隊長馬金鐾進了14團團部的時候,看到縣黨部的書記惠迪德也在,而且還有魯西行轅主任李樹椿,馬金鐾就向他們彙報了韓行進城的情況。二人一聽,認為情況緊急,馬上召集莘縣的頭面人物,到14團團部開會。

不一會兒,人員迅速到齊,這真可謂是魚鱉蝦蟹大雜燴,省級領導有李樹椿,縣級領導有惠迪德,再就是14團團長孫懷玉,縣大隊二中隊長馬金鐾,三中隊長張騰魁,還有縣大隊原一中隊長劉建唐等共16人。

李樹椿首先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說:“諸位,諸位黨國的肱骨之臣,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老頭子死了,以後聊城、莘縣又是我們的了。”

聽到了李樹椿幸災樂禍的聲音,全體人員也都鼓起掌來,那個高興勁呀,真是比喝了二兩老白幹還高興。

李樹椿接著又說:“範築先死了,呂世隆怎麼辦?恐怕沒有一個人希望他活著吧!”

眾人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接著是各位提出了對抗日政權的聲討聲,他們早就對抗日政權恨之入骨,對呂世隆早就咬得牙根滋滋地響,必要置呂世隆於死地而後快。

待大家發洩夠了,李樹椿才陰險地對大家說:“當家千口,主事一人,就在就由縣黨部的惠迪德書記講一講具體的意見吧!”

這個惠迪德陰險毒辣,詭計頗多,平常不動聲色,而一但出招,那就是往死裡整。他不陰不陽地說道:“這個呂世隆,道業挺深,我們切不可以掉以輕心。這個韓行,更是出名的戰將,只要叫他粘上,非給扒層皮不可。所以我們對待他們,只可以智取,不可以強攻。”

底下的人聽得惠迪德說得有板有眼的,都在耐心地聽他講著。

惠迪德說:“對付呂世隆,韓行之流,我想出三條計。第一條是製造日軍進攻莘縣的假象,迫使呂世隆棄城逃走,我們便以攜款潛逃的罪名,加以劫殺,此為上策。二是聯絡白馬廟一帶的土匪,他們從外進攻,我們內部配合,襲擊縣政府,殺死呂世隆,此為中策。三是三個中隊的骨幹分子同時起義,不,應該是兩個中隊的骨幹分子同時起義,以兵變的方式殺死呂世隆,此為下策。”

惠迪德說完了這些話,不再說了,而等待大家的評論和透過。

李樹椿一聽,心裡也是吃了一驚,這個惠迪德,是真狠毒呀,第一條計不好說什麼。第二條計簡直就是製造更大的混亂,呂世隆就是被殺死了,而土匪又進來了。第三條計更是狠毒,簡直就是造反了,就連沈鴻烈恐怕也不敢這麼做。

孫懷玉也有些聽不下去了,說:“把土匪引進來,這個不妥,土匪和我們打過多次的仗。這次又叫他們來進攻縣政府,我對弟兄們不好講。”

馬金鐾也說:“叫我們的中隊兵變,殺死呂世隆,這個恐怕也有些難度。中隊裡也有他們的人,命令一宣佈,恐怕得引起內亂。還沒有打呂世隆,我們中隊裡先亂了。”

張騰奎也說:“我們中隊裡也是挺複雜的,既有**,也有國民黨,弄不好日本人的漢奸也不是沒有。兵變殺死呂世隆,太冒險了。”

在一些人的反對下,第二條計策和第三條計策被否決了。

但是李樹椿最後說了一句話,他說:“這是特殊時期,也得實行特殊手段。必要時,也得實行下策。”

在這些反動分子的策動下,很快地,東門不遠處響起了槍聲。一些穿著日軍軍裝的人,往來奔跑於田野之間。

城內也是一片混亂,有人大喊著:“日本人來了,快跑啊!”“再不跑就來不及了。”“日本的汽車開過來了,還有大炮呀!”城內也響起了乒乒乓乓的槍聲,還有人趁勢打劫商鋪,製造混亂。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