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李的危機感和冒險(二合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匯豐,大班辦公室。

沉粥招待著到來的李嘉成,兩人喝著紅茶。

李嘉成對沉粥道:“大班,對於林佰誠公開收購電話公司這件事,你怎麼看?”

“主要還是看李生你的想法。”

兩人的親密合作關係沒有必要繞圈子,沉粥直接道:“如果李生你不想放棄的話,匯豐可以給你一定的支援,但這個支援力度只怕沒辦法太大,畢竟我們的合作無法公開,我要對匯豐的小股東要有所交代,不能亂來。”

“再有就是,李生你要考慮清楚值不值得的問題,如今林生已經持有將近32%的股份,下午過後,持有的股份比例怎麼也能達到35%,你想收購到超過這個比例的股份只怕很難,就算能辦到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話裡話外,沉粥還是在勸說李嘉成放棄對電話公司的收購,實在是收購成功的可能性太小了。

“大班你說的這些其實我也知道,要想不讓林佰誠將電話公司收購到手,除非電話公司、怡和洋行能夠在極短時間中聯手,然後同樣溢價大量收購股份,否則根本沒有希望。”

李嘉成點頭表示明白,目前的情況,根本就不用去分析,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那你準備怎麼做?”

沉粥出聲詢問,說道:“你手上現在應該是收購到不少電話公司的股份吧?”

李嘉成點頭:“嗯,加上從股市收購到的,大概是3.3%多點,將近500萬股。”

沉粥道:“你最好早點做出決定,如果是以林生現在收購的價格將股份賣掉,你這次能獲利一千多萬港幣,不枉你忙這麼一場。”

“沒有那麼多,也就一千萬港幣左右,而且我更想將電話公司收購到手,這樣獲利才更大。”

李嘉成不由搖頭,他很清楚現在是沒辦法將電話公司收購到手的,因此手上那些電話公司的股份留著根本就沒用,與其佔用資金,還不如趁著有不小的獲利空間趕緊賣掉。

只不過,一千萬港幣的利潤是不低沒錯,但相比將電話公司收購到手後,將來能夠帶來的利益,李嘉成反倒是覺得這一千萬港幣的利潤太少了。

李嘉成從其它小股東那裡收購電話公司的股份,也是溢價收購的,否則短時間根本就買不到手上那麼多的電話公司股份。

“更重要的是,我還要另外尋找專案才行,滄江實業貸款到的那6億港幣資金,不可能一直放在賬戶上,每年光利息就是一筆天文數字,我必須為這些資金尋找到投資方向,否則其它股東肯定會感到不滿,林佰誠肯定會趁機興風作浪。”

滄江實業從匯豐貸款了6億港幣,按照每年8%的利息計算,一年要還的利息就是4800萬港幣,每個月就是400萬港幣的利息。

這次從電話公司身上賺到的一千萬港幣利潤,還不夠還三個月的利息,所以一旦貸款的資金太久沒有決定投資的地方,那麼每天的利息虧損就是一筆很大的數字。

“還是那句話,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可以找我。”

沉粥出聲說道,他沒辦法讓滄江實業不用還利息,也不可能這麼做,他能做的無非是在人脈資源方面給予幫助。

“我不會客氣的,大班,謝謝。”

李嘉成道謝,舉著茶杯示意。

“不用客氣。”

沉粥喝了口紅茶。

放下茶杯後,李嘉成道:“大班,你說有沒有可能聯系電話公司跟怡和洋行,讓兩家中的其中一家出面抬高電話公司的股價,讓我多賺一點的同時,讓林佰誠多出出血?”

“我覺得可能性不大。”

要是可以的話,沉粥不介意讓林佰誠出出血,但他還是實話實說道:“林生目前的持股比例已經超過了30%,今天下午過後,他的持股比例至少達到35%,到時候就算你們聯合起來,勝算也不大。而一旦控制權落到林生手上,你們又是和他敵對的,他很可能會選擇增資擴股,讓你們不斷投入資金,否則就等著股份被稀釋,那時你們的損失可就大了。”

“雖然說那樣做林生的損失也會很大,電話公司的股價會跌到一個離譜的價格,他同樣要投入大量資金,但在資金方面,以他的身家,你們扛不住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且最關鍵的是,你們很難在今天下午就決定聯合,李生你是可以自己做主沒錯,電話公司那邊可沒辦法馬上做出決定,怡和洋行同樣也要召開董事會。”

“最後就是,籌集資金也是需要時間的,就算電話公司跟怡和洋行都找匯豐貸款,辦理貸款手續也需要時間,今天下午根本就不可能完成所有事。”

“而一旦今天下午沒辦法第一時間聯合起來,對外公開收購電話公司的股份,到了明天,林生持有的電話公司股份只會更多,說不定一個下午就收購滿需要的股份了。”

在沉粥看來,時間太短,根本沒多大可能將電話公司的股價抬高起來,反倒是深陷進入的話,有很大的風險。

“這些道理其實我也懂,只是多少有些不甘心就是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我想收購的企業,最後卻被林佰誠收購去了。”

李嘉成嘆了口氣,當初他想收購靑洲英坭公司,最後這家公司還是落到了林佰誠的手中。靑洲英坭公司的收購還好,起碼李嘉成拿到了不少地,獲得的好處更大,不像這次,只能從股票上獲得一些溢價收益。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林生資本雄厚,香江優質的企業也就那麼些,你們看中一樣的目標很正常,只不過李生你資本不夠雄厚,所以往往爭不多林生。”

“林生資本雄厚,可以早早就對目標進行收購,慢慢買入目標公司的股票,直到買到一定的數量,像現在這樣超過30%的股份,再進行溢價收購,根本就沒人能阻止,除非一開始就能發現他在收購某家公司的股票。”

沉粥很是客觀的說道,他很清楚林佰誠那樣做不僅能夠順利的收購到想要收購的企業,而且還不用花費太大的代價。像是包裕剛收購九龍倉,因為一開始鬧得沸沸揚揚,怡和洋行為了保住公司也跟著收購股份,然後公司股價立馬翻了幾倍,包裕剛多花了幾倍的資金才將九龍倉收購到手。

而林佰誠就不一樣了,以現在的電話公司舉例,當前將近32%的股份想必就算有溢價也不多,剩下1800多萬股倒是溢價不少,但無非是多花了兩千多萬港幣而已,這在一起對十億企業的收購桉中,只是一個小數字。

“他現在確實越來越強了。”

李嘉成很是苦惱,他知道林佰誠跟他不對付,滄江實業在被一定程度的打壓,好在他本身還有一些人脈,外加有匯豐相助,所以滄江實業還不至於出問題。

可要是一直這樣下去,林佰誠不斷發展,而他卻原地踏步的話,那他只會越來越危險。

“還是不說他了,說說你接下來準備怎麼做吧。與其想著怎麼對付他,還不如想著怎麼先將自己發展起來,只有你的實力達到一定程度後,你才有和他掰腕子的資格。”

沉粥還有一句話沒說,那就是只有李嘉成的實力越強,匯豐在李嘉成身上的投資才能得到回報,否則對李嘉成的投資只會打水漂。

“我準備炒樓。”

對於沉粥沒什麼好隱瞞的,因此李嘉成道:“其實我早就有這個想法了,只不過一直沒有太多資金,一棟大廈的交易起碼要數億港幣。如今既然沒辦法收購電話公司,那這些資金就拿去炒樓好了,正好這一兩年地價整體向上。”

“說到炒樓,林生可是先行者。”

沉粥聽了道:“在去年的時候,林生讓和記黃埔貸款二十六億多港幣購買大廈商鋪物業,後來不管是金門大廈還是聯邦大廈的出售都大賺一筆,其它物業也都升值了。”

“要是現在將那些物業出售的話,和記黃埔起碼能獲利十億港幣,只不過看林生的樣子,暫時和記黃埔還不會出售那些物業,還要捂著,就是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開始出售了。”

匯豐為此給了和記黃埔大量貸款,說來也賺了不少。

李嘉成說道:“從這點可以看出來,林佰誠對地價目前是看好的,認為還會繼續漲,所以才捂著不出售。這一次,我倒是希望他的判斷是正確的,地價會繼續漲,這樣我也能跟著賺一筆。”

沉粥出聲提醒:“有一點我要提醒你,關於香江的前途歸屬,華國和國內肯定會進行談判,到時候香江前途未卜,地價肯定會受到最為直接的影響。只可惜具體的時間無法確定,否則你就可以在訊息發酵之前逃頂了。”

“其實有識之士都知道談判早晚會發生,只不過正如大班你說的那樣,不知道哪天會到來罷了。不過,我想談判肯定不會突然發生,會有醞釀,到時就要看誰的眼光準了。”

關於香江的迴歸談判,香江各界人士其實都有預測,畢竟如今距離香江租借期限已經不到二十年了,華國又突然對外開放,香江的迴歸問題自然就會被討論,以及付出行動。

一旦華國和英倫就香江迴歸展開談判,香江前途未卜,加上華國的體制問題,有錢人肯定會擔心香江的前景,到時肯定會有很多人選擇移民離開香江,香江經濟必然受到衝擊,其中地產受到的衝擊最嚴重。

很簡單的道理,有錢人準備移民離開香江,肯定會把香江這邊的資產換成現金,房產肯定是其中之一,大量房產待售,加上少了一大批購買房產的有錢人生力軍,房價不大跌才怪。

不是人人都是林佰誠,林佰誠是重生人士,來自未來,因此他知道香江肯定會迴歸,將來國內的經濟會發展的越來越好,所以他的立場非常堅決,知道應該怎麼做。

但站在這個時代的角度來看,英倫還有著大英帝國的名頭,是世界強國,儘管和美蘇沒法比,但比華國強多了。華國剛剛改革開放,經濟非常差,和香江都沒法比,更何況說跟英倫比了,差距只會更大。

一個國家經濟差,軍事自然強不到哪裡去,因此在很多人看來,英倫更為強大,華國實力較弱,到時候就香江迴歸的談判,華國有不小可能選擇妥協,迴歸之期還早。

正是出於這類的想法,很多人甚至覺得華國和英倫就香江迴歸的談判不會鬧得太大,兩國高層直接達成協議,否則香江現在的經濟就不是向上走,而是處於震盪中了。

一些有錢人,也不會還留在香江,而是直接移民跑路了。

“我相信李生你的能力。”

沉粥笑著說道,這何嘗不是一個測試機會,要是李嘉成在這次危機中損失慘重,那也別談以後了,匯豐不會跟一個失敗者進行深入合作,也不會期待從一個失敗者身上賺到錢。

至於說李嘉成對電話公司的收購失敗,那是非戰之罪,可以理解。

“感謝大班的賞識,我不會讓大班和匯豐失望的。”

李嘉成自信一笑,這個時候他只能自信,不管他心中到底有沒有自信,他都要表現出這個態度來。

“大班,關於炒樓一事,到時候還需要匯豐的支援才行。既然要做,那就做把大的,我準備到時候將買到的物業拿到匯豐進行抵押,然後貸款繼續購買物業。”

“這種事不能多次進行,而且貸款資金是有上限的。”

沉粥一聽就明白了李嘉成的意思,無非就是買到物業後把物業拿到銀行貸款,然後再用貸款拿到的資金繼續購買物業,然後再把物業拿到銀行去貸款獲取資金購買新物業,如此循環反覆。

只不過這樣一來的話,其中的風險就太大了,一旦房價崩盤大跌,到時不僅李嘉成會損失慘重,就連銀行也會跟著出現鉅額虧損。

“感謝大班的支援!”

李嘉成沒有討價還價,對此他並沒有感到意外。

這一次,李嘉成決定稍稍冒險一點,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他想多賺一些錢。幾次想要收購的企業都被林佰誠搶先,而且他還競爭不過林佰誠,根本原因無非是林佰誠比他有錢。

要是一直這樣下去,李嘉成和林佰誠的距離只會越來越大,直到被林佰誠碾壓,那時他怕是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李嘉成不想像溫水煮青蛙一般的死去,所以他必須冒險一搏,讓自己的身家爆發性的增長,只有這樣才有生存的可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