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楚王疑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五百零一章楚王疑慮

楚王一個人坐在書房,這幾天他也是十分煩惱。

兩國使臣被刺,如何向秦國與鄭國交待,成了他此次雄心壯志以圖在列國之中重新展示楚國實力與威勢的最大障礙。

處理不得當,將會給楚國帶來前有未有的壓力,也會把楚國帶向一個危險的境界,不僅中興楚國無望,而且還有可能把楚國拖向更嚴重的戰火之中。

可唯一欣慰的是,王禪已經算到了這一點,而且還把這一次變故當成謀算的一部分,也正是分化楚國世族權貴的利刃,讓代表世族權貴的子西三兄弟內部起了矛盾,無法調合的矛盾。

這樣一來,他這個楚國之王,才能真正的逐漸掌控楚國朝堂,成為真正的楚王。

這就像一把利刃一樣,有利也有弊。

而孟贏王祖母對他的施壓,也正好挑起了子西三兄弟的相互懷疑。

子西、子基、子閭對於此事都有嫌疑,而子節卻也有護衛不責,甚至於成為刺客的可能。

看似對楚國穩定會掀起風波,實則讓掌控楚國朝堂的權力,再次向他靠攏。

畢竟要處理此事,並非靠子西一張嘴,或者是子基與子閭任何說辭。

兩個使臣在楚都被害,楚國無論如何都難辭其咎。

那麼他此時也只能等待,等著王禪回來處理。

而剛才子西也來找過他,分析了所有利弊,也把懷疑的矛頭指向了子基,他的親兄弟子基,子節的父親。

而且子西還言明,子基與前太子建有勾結,這一點才是重中之重。

而子建的欲圖似乎也是十分明顯,當年他受鄭國之禍,險些喪命於鄭國,所以他要報復,要攪亂楚國與鄭國的關係,這樣可以有理由出兵攻鄭,先發致人。

而若北方列國與楚國的關係疆化,那麼楚國大軍就會常駐於北方邊境,牽制住楚國大軍,若白公勝此時謀逆,那麼楚都就會成為一個空城,可以輕易攻破,而他這個楚王也會被屠或是被趕下楚王之位。

這一點王禪來時就已跟楚王說得清楚,可白公勝又是清理楚國王族權貴的工具,一把刀,所以他明知會如此,卻還是重用白公勝,當然這也為楚王爭得的賢名,不計前嫌,團結楚國王族,也得到了其它楚國世族大富之家的支援。

這兩個月來楚國國庫透過王禪的策略,已經十分充實,軍備也前所未有的充足,並不缺軍備,若從這一點來說,楚王還是十分樂意順水推舟。

畢竟他也有他的野心,楚國圖強的目的,最終還是要征伐天下,最終能稱霸列國,甚至於一統中原。

而攻伐北方鄭國、衛國以及宋國是楚國開啟北方列國門口的必經之路,現在不發生,將來楚國也會找適當的理由進攻。

現在擺在楚王面前的路,其實並沒有選擇的餘地。

若把此案定在子西身上,那麼會引發楚國內亂,更大更多人的內亂,畢竟子西依然是楚國令尹掌管著楚國軍政大權,若說子西不是代表著世族權貴,其實子西也起到了穩定楚國的作用,所以子西就算他真正的是此次刺殺的幕後主使,楚王也不敢輕易把罪責放在子西身上。

至於子西為何要做此事,楚王也是心知肚明。

子西一直是王禪的對頭,也是楚王中興楚國,還政於楚王的最大障礙,北方四城此時已是風聲水起,在葉公與申公的統領之下,廣收難國,贖回一些流離失所的楚民,實力大強,不可小瞧。

此四城再回巢邑三城的新政實施若一旦成功,那麼就沒有理由不推廣到楚國各地,而這其中大部分已分封給了楚國的世族權貴,子西雖然無子,可他卻擁有最多的封地,達十八個城池縣郡。

若此十八城也實施濟民新政,軍備新政,甚至於賦稅新政,慢慢這些城池的控制之權就會因歸楚國朝堂,迴歸楚王手中。

這一點子西當然不願看到,更不願看到楚國王族在朝堂之中被異姓之人操持。

所以他必須引起楚國與北方列國的敵視,保住他即有的利益,而且也間接破壞了王禪的中興之策,保持著對楚國朝堂的控制。

而且還可以把矛盾轉移到巢邑三城,就好像原本這是王禪設下的一把利刃,此時也可成為子西對付楚王以及王禪的利刃。

畢竟若是少了北方四城對巢邑三城的牽制,那麼自屯自徵兵甲無異於就是自堀墳墓,而巢邑三城就會成為楚男最大的隱患。

總之,子西與子節兩人是有足夠的理由來實施此次刺殺,以破壞楚國端午盛會的。

而且孟贏王祖母也十分願意,並且也一直懷疑就是子西幕後主使,處處把矛頭對準子西,撫江樓是子西的產業,而子西與子節卻找了並不讓人信服的理由未參加此次宴席,也足可證明此事與子西還有子節脫不了干係。

但楚王還是在權衡著得失,不會對子西動手,應該是還沒有到該動手的時候。

至於子閭,雖然也是他的王叔父,可僅是一個司敗之職,負責的也僅是楚都內務,身份與地位都難與讓列國信服,就算是殺了子閭,也難與平息秦國與鄭國的怒氣。

而最後的選擇只能是子基,子基是此次宴請的主客,又是楚國司空,職位只在令尹之下,負責楚國以及楚都的大部分內務,而且依子西剛才所說,若子基與子建勾結,那麼撫江樓的命案也就十分合理了。

刺客在接到子基的資訊之後,在黑翟離開之後行刺,就會十拿就穩,而且並不會刺錯獵殺對像,這也是最為關鍵之處。

在宴席之中,十數人在一桌之上,刺客冒然來刺,又如何分得清楚,若無內應,此事縱是刺客武技再高,也都不會成功。

而且透過此事,也可嫁禍於子西,甚至於子閭。

對於當年子山西與子建之間的恩怨,他也聽孟贏說過,雖然他並不明白,而孟贏也不會把自己當年的關鍵之處說出,但楚王知道子建當年離開楚國與子西有分不清的關係,他們的仇怨或許只有一個人死了才會化解。

而此次刺殺,不僅可以挑起楚國與北方列國的紛爭,而且還可以借刀殺人,若楚國攻鄭,甚至於滅了鄭國,就等於為子建報了當年的仇怨。

而且也牽制了北方四城,為白公勝將來反叛打下基礎。

可楚王不明白的是,為何會是子基與了建勾結,這樣對付他,對付王禪,對付子西子節,他不明白,也想不通此事。

可現在擺在眼前的選擇,也只有把此罪定在子基身上,子基是楚王王族,身份相當,職位還要比兩個使臣尊貴,由此才能夠說服秦國與鄭國。

當然若幕後是子建所為,那麼他顯然沒有料到情勢會到這一步,犧牲子基而化解楚國與列國的仇怨,讓他的刺殺顯得起不了多大作用,最多就是讓楚國與鄭國之間暗生嫌隙,一時之間也不會有戰火之亂。

楚王嘆了口氣,這些事還真是理不清剪不斷,讓他一時之間也弄不明白。

此時外面的宮奴卻匆匆趕了進來。

“稟王上,司空大人與司敗大人在外面求見,不知王上是否要接見兩位王叔。”

“快傳兩位王叔。”

楚王微微一笑,也不明白剛才子西才走,現在子基與子閭就來找他,又會是什麼事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