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半魚半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一章半魚半疑

王禪奔出一段街道,卻覺得腹內空空,看著街邊的小吃攤販,肚子也是餓得慌了。

人從來也不論高底貴踐,若說肚子餓的感覺,都是一樣的。

尚且王禪一夜未睡,不僅身體疲憊,而且少了食糧,精神不振。

若去到宮中,再耽擱一兩個時辰,那王禪自然受之不了。

王禪尋了個寬闊的地方,把馬一栓就吼著:“小二哥,有什麼好吃的,給小爺來幾份。”

王禪雖然與人交往也算彬彬有禮,可若是無人之時,小孩子脾氣也會發作。

而且他自小也長在“小富”之家,衣食不缺。

所以此時餓了,也裝一裝門面,說話的聲音都要大一些。

不僅如此,還有王禪已明白的事理。

若說在這種街邊,主要食客還是一些貧苦百姓,其次就是一些遠遊的商旅。

若說裝得斯文一些,反而吃不到真正好吃的小吃,若說你入鄉隨俗,那麼店家也不會區別對待,而且也會十分友善。

“客館,你一看就是北方的貴客,我們這小店雖小,可也是遠近聞名。

你看小店名叫魚香店,這裡離王宮近一些,時常也有吳國高官來此小坐。

我這簾子都是當朝相國大人的小姐若水姑娘所提寫,在我這裡掛了二十多年了。”

店老板一臉堆笑,也是操著一口江南口音,卻又要別作北方能聽懂之語,所以說起來讓王禪感覺十分好玩。

王禪聽完店老板的說明,竟然與伍家小姐有關,興趣頓時上來了。

未曾想當年的若水,雖然貴為相府小姐,可卻也不忌與貧苦相交,竟然會來這種小店用食。

若說還與王禪真的有相似之處。

其實王禪如此想法,也是自己往自己臉上帖金。

他在虎踞鎮到少有與貧苦百姓相交,只是家門之風,受他娘王彩霞影響而已。

若要說起來,王彩霞在虎踞鎮到是十分受貧苦百姓擁待。

就連昨日去打鐵鋪,斷臂鐵匠要離都對王彩霞十分推崇尊敬。

所以王禪自覺也與此店有緣,心情竟然也欣喜了許多。

(對未來的丈母孃還是心存敬意,所以也想因此討個好彩頭)

“那就給我來一份你們這裡拿手的魚,再給我配兩色小菜,一壺酒。

小子今日到要嚐嚐當年若水小姐所吃之魚,到底有何高明之處。”

“好,好好,小爺就坐著等著,稍候就來。”

店老板邊答應著,邊也就朝火房奔去。

王禪看著飄揚的簾子,上面三個大字“魚香店”,字跡清透雋永,透著一股淡淡的雅氣。

只是年久,字跡已變得有些斑駁,可店老板卻一直未換。

顯然是對提字的小姐十分在意,也十分珍惜。

“魚香,疑傷,魚傷,玉傷”

王禪聽吳地軟語,雖然也能聽懂,可卻還是難與分辨,只得依自己北方口音順著念道著。

心裡總覺得那裡不對,可卻也不想折騰,若說要算,王禪隨時可以伸指一卜。

可這幾日的事讓王禪不願知道,因為知道的太多了,生活反而失了樂趣。

王禪嘿嘿一笑,自顧看著火房內的烹飪聲,而火整個火房都在冒著熱氣,一股熾烈的魚香味從屋裡飄了出來。

王禪不得不掩面吸了吸口水,餓極的人,最怕遇到如此香氣騰騰的場面。

就算是再君子風範,也難控口中之涎,尚且王禪還只是少年人,並非歷經世事的中年人。

一盤魚和幾道陪酒小菜都一齊上來了,還有一壺酒。

魚是一條白魚,有如玉一般,那冒著的熱氣就像流動的凝脂一樣,帶著香氣。

王禪知道,吳都附近有湖名太湖,太湖有三白之說,這白魚就是其中之一,此魚肉嫩,適合清蒸,再溜以自制的油料,可味原汁之味裡,更添一分香軟。

王禪十分急切,就開始吃了起來。

魚在嘴中已難分辨,畢竟餓極之食,入口入腹。

可這香味還是讓王禪有些回味無窮。

吃了幾口,王禪腹內有食,也就自斟一杯,自飲自樂。

看著吳都熙熙攘攘的人群,王禪也是一時有感。

墨翟的理想是讓列國止戰兼愛,從某種角度而言也是仁愛有加,並無不是。

只是依王禪來看,人非草木,雖然也依天地之道而演變,可卻不能依自然之理。

人有貪慾之念,這就是人與草木及山中野獸的區別。

正所味虎毒不食子,也從來沒有虎子弒父之行。

可王禪一來吳都就遇見,先是兄弟相殘不相禮讓,接著是夫妻同床異夢,夫妻反目成分,再其次就是兒子弒父。

只是昨夜在吳王救公子山那一刻,王禪還是倍感欣慰。

於局勢來說,吳王也不希望夫差步當年王僚後塵,這是吳王親手所導演的慘事,所以他一直心有忌諱。

可在刺客欲危及公子山性命之時,摒棄私情只顧大義的吳王還是作出一個父親的護犢之行。

說明人性再惡,卻也有那一絲善良藏在其中。

人性再惡,卻還有天性的良知。

就如同死去的王后,執著而堅強。

就如同南海婆婆,當她知道伍若水是她親生女兒之時,對伍子胥的仇恨,也在那一刻消融。

這就是母性,這就是女人的弱點,任誰也逃不出。

包括南海婆婆還有靜王妃,所做一切無非只是為了自己的孩子。

說起來再惡之行,也能從中找到時一絲讓人憐憫的地方。

王禪再次自飲一杯,回想著已經解決的一切,心裡也有一些成就之感。

伍子胥與南海婆婆本是仇敵,因為伍若水而化解。

但吳王與淑惠王后的仇怨又如何化解?

甚至淑惠王后與趙伯的糾纏又該如何收場,王禪還沒有主意。

更不用說化武、慶忌、要離、專諸那解不開的結。

王禪想到這裡,也不得不長嘆一聲,再飲一杯。

不知道當年的伍若水在此是否也如王禪一樣愁緒滿懷。

“客館,是小店的魚做的不好吃嗎?”

店老板看著王禪自斟自飲,又自顏笑,自顧嘆息,一時之間還以為王禪不滿意呢。

王禪低頭一看,魚吃了一半,丟之可惜,香卻還在。

“店老板,這魚十分香醇,可我聽說很多年前,吳國有人擅長做一種糖醋鯉魚,是吳都一道名菜,難道店家不會做嗎?”

王禪當然也聽得一些吳都的過往,雖然對美食不甚感興趣,可卻也有耳聞。

“不瞞客館,吳都糖醋鯉魚就是本店招牌之菜,只是當年的廚師已故去,而小人也沒有學到其做菜的精華,不敢輕易做出,怕被一些吃過的食客比較,而徒添罵名。

這布簾就是當年若水小姐吃過此魚才留下此名,我們也權當是一個紀念。”

店老板說完,也是十分傷感,看來對當年那個廚師還是十分懷念。

王禪微微一笑,也不想提及店家過往,其實他知道,店家口中之人就是專諸,刺客專諸。

當年專諸以打魚為生,卻因緣際會,習得絕妙廚藝,這才來到吳都謀生,也才與其它三人相識。

而伍若水可能也是因為吃過專諸所做之魚,才與他相識,才留下魚香店這幾個字的。

“店老板,你做的魚也十分可口,在吳都也難尋其右,不必自謙。

只是我一人吃飯,也只能吃此一半,不若你幫我拿個食盒把這剩下的一半裝好,我帶回去吃。”

店老板一聽,心裡也是十分樂意,這說明客人對店裡的魚十分滿意,就回去找食盒幫王禪裝魚。

王禪付過飯錢,提著剩魚,牽著馬,一個人向王宮後院走去。

……

……

吳王用過飯後,也吃好了藥,而孫武與伍子胥也陪同吳王一起用膳。

吳王伸了個腰,看起來也不習慣於躺在椅中,可稍一動作,還是帶起一身痛楚。

再看桌前,卻剩得許多菜。

吳王本就節儉,今日是有兩位重臣一起用膳,所以菜多了一些。

“老吳呀,你看我這魚卻還剩半條,不若你送去給勝玉公主。

昨夜本王責她過甚,想來她一直還在惱怒本王,你就送去給她,讓她把這半條魚吃了吧。”

老吳一聽,也不敢怠慢。

能得吳王分食,對普通百姓來說,對吳國官員來說都是一種榮幸,就算是王族公子、公主都是難得。

這說明吳王對勝玉公主的恩寵。

“王上,我等得王上恩寵,也已吃餓喝足,王上受傷之體,我看我們還是回去,就不敢妨礙王上休息了。”

吳王一看,知道這兩位重臣都一直掂記著吳國國事,也不便挽留。

“那好,有勞兩位愛卿,等老吳回來,就讓他送兩位愛卿出宮。

這個老吳呀,是本王家奴,從小與本王長大,一直侍奉本王。

有的時候比之親人還親,就讓他代表本王芝煩兩位愛卿之敬吧。”

吳王也是十分注重於對臣下的禮節,若說平時,他讓護衛送二人出宮也十分平常。

可現在不一樣,夫差公子若當新的吳王,一切還得靠朝中三位重臣輔佐,所以為子為國,吳王都不敢怠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由此一說,把老吳身份說出,也是對得起兩位重臣。

此時一個宮奴卻也朝吳王走來跪在地上報道:“稟王上,王宮後院門前,有自稱鬼谷王禪之人要求見王上,不知是否應允。”

“哈哈,是鬼谷先生來了,只是他千算萬算,卻也來得有些晚了,快去請來。”

吳王一聽,也目視伍子胥與孫武兩人,讓他們再呆一會兒。

而兩人也想見見恢復了原樣的鬼谷王禪。

片刻之間,王禪哼著小調,提著裝著半條魚的食盒悠然來到王宮後院。

“小子鬼谷王禪拜見王上,拜見相國大人、孫將軍。”

王禪提著食盒只是躬身一揖。

“鬼谷先生恢復原樣,還真是讓本王驚喜,自來吳也快一載,鬼谷先生也長大了,快快請坐。”

吳王說完,孫武在身邊為王禪拉開坐椅,顯然對王禪十分尊敬。

“讓小子來猜猜,這坐椅該是剛才墨翟先生坐的,小子現在還聞得到一股忿忿之意。

讓小子心有愧意,所以剛才路上遇到之時,請得太宰伯大人應允,私自讓那二百吳國甲士返回,不知王上是否怪罪小子。”

吳王其實已知,剛才兵甲回來的時候已經彙報過了,對此他並不責怪,相反還感激於王禪。

畢竟剛才他也是一時興起,想掃一掃墨翟的顏面。

可後來一想,既然自己禮賢於人,縱然政見不一,也不必如此舉兵相送,倒讓人會覺得自己氣量小了。

“本王並不怪罪,是本王一時氣狹,才出此多餘之舉,還望先生勿要怪罪。”

王禪一聽,這才坐下,把食盒放於桌上。

“鬼谷先生,剛才王上還說鬼谷先生千算萬算,卻算不到此時已過午膳時間,我們已陪王上用過膳了。

孫武還是關心王禪,於此一說也是提醒吳王。

既然已用過膳食,既然禮賢下士,也該先給鬼谷王禪先吃過,有事再說也不遲。

“對對對,還是孫愛卿提醒得對,來人哪,為鬼谷先生再置副午膳,本王不能虧待於鬼谷先生。

讓鬼谷先生餓著肚子與本王相對,實是不公。”

一個宮奴一聽再次應召而來,正準備走之時,卻不想王禪嘿嘿一笑道:“民以食為天,小子也只是凡夫俗子,餓了當然要吃,有勞王上及孫將軍關心,小子在來王宮前面的小店已用過午膳。

就在伍相國若水小姐所提字的魚香店吃的,這裡還剩半條魚,太湖白魚,香味醇厚,十分不錯。

“原來鬼谷先生還是早有謀算,正好今日我們也是從那小店送了三條魚來,剛才本王所剩半條魚也著宮奴送給勝玉公主去了。

昨夜本王對她動怒,實有失父親的之愛。

玉兒自小就喜歡吃那魚香店的蒸魚,想來她一定會原諒本王的。”

王禪再次聽著吳王江南口音。

“魚傷,玉傷。”

王禪臉色一變,忽然站起身來,掐指算著。

(掐指一算,讀者們不要認為是一種迷信所為,其實手中三指,一共九道骨節,去除中指中間一節,正是八卦佈局,所以懂易理術算之人,可以透過中間三指來卜算卦理,影視劇裡常見。)

“不好,魚傷,玉傷,半魚半疑,勝玉公主有難,快!”

王禪話才說完,人已如風一樣向勝玉的府邸奔去。

吳王與孫武還有伍子胥一聽,大吃一驚。

“快抬我去玉兒府邸!”

孫武與伍子胥也不猶疑,名抬一邊,抬著吳王就向勝玉公主府邸奔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