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虛實相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虛實相生

清晨的陽光,照在一片枯黃的草地之上,露珠閃著陽光,一片片白霜冒著熱氣,讓人覺得這裡清冷異常。

可這裡已經修整得十分平整,卻依然還保持著十分自然的樣子。

十幾個軍營的帳篷蓋著枯草,掩在枯黃的草色、泥土之中,讓人分辨不出。

遠遠望來,這裡只是一處荒坡,背後是一看密林,邊上一條小溪緩緩流過,再繞過山野之腳,在山下形成一個碧綠的水池,與江南其它山野並沒有區別,更看不出有什麼異樣。

可這裡卻駐紮著一隻幾千人的吳國精騎。

其它吳國鐵甲皆隱身在其它各處,並沒有統一安置在一起,分散佈置,虛實相生。

這一直都是孫武演兵的精要,兵出必奇。

虛實相生,從來也不會讓人摸清楚自己真正重兵駐守的地方。

而夫差則就駐紮在此,此地可通視吳越邊界,但卻掩在山中,讓越國探子不知虛實,也輕易不敢靠近。

今天是演兵日,夫差與孫明將軍接連帶領讓不同的兵甲進行對抗。

兩人分別帶著小股的兵甲,依不同的陣形演練。

雖然場地有限,卻也有突襲,有固守,有圍殲,有誘敵,有正面對抗。

一時聲勢巨大,一時又悄無聲息。

正是一時讓人看不出明堂,卻一時又會讓人嚇得膽怯。

當然演兵之時故意如此,是想讓越國駐軍,時刻保持著一種緊張的狀態。

讓越國軍甲也摸不透吳國兵甲的意圖,也不知他會不會忽然之間就殺將過來。

這也是邊境駐軍的一種手段。

由此可見,夫差也已學會孫武不少兵法要旨,只是實戰經驗還要欠缺許多。

“化大哥,你覺得我如此駐軍,時而騷擾,又時而隱藏,對越國軍甲會不會有影響。”

演練結束,太陽也升了起來,整個山野變得十分通透,而夫差也有些得意的問著身邊的護衛化武。

化武一笑,整個整衣冠。

他一身青裝,並未著軍甲,自投入邊伍以來,也只是作為夫差公子的護衛而已。

所以並未著吳國軍甲,只是普通的鄉農樣子,只是手中一把鐵劍代表著身份。

這段時日與夫差公子在一起,兩人相處到也融洽。

夫差與其二個哥哥的區別其實也就是富家門伐與貧民的區別。

夫差一直與軍中甲士在一起,而這些甲士一般都出身低踐。

有的依然還是大富權貴之家的奴僕,只是代主家從軍而已。

而大部分都是吳國百姓,一些抽調的農夫。

(在春秋末期,雖然歷史上還是定位於奴隸社會,能稱霸的列國也在試行改革,前面章節也有論述,就是廣收一些流亡無籍的奴僕,分給土地,讓他們安家。對大富權貴那奴隸主也開始限制,解放一些奴隸成為有效的勞動力及兵源。)

所以夫差自小就與這些人在一起,時常演兵練兵,對吳國百姓以及身份低賤的奴僕十分瞭解,也並不時刻把身份放在嘴上。

只是練兵、演兵之時從不苟且,十分嚴格。

隨時都依孫武將軍制訂的軍法軍規管理,可平時與吳國兵甲並不生分。

現在與化武在一起,也並不抬舉自己吳王公子身份。

“將軍演兵自然有其道理,化武不懂兵法,只有一身粗力,尚不敢妄回評論。

不過越國范蠡並非不懂兵法之人,他知道此時吳國並不會真的出兵。

所以這種恐嚇之法未必有效,但能讓對手摸不清自身的實力,這該是一種藏拙的法子。”

化武並不肯定夫差的演兵,卻也不否認這是一種有效的戰術兵法。

可若對上越國范蠡,似乎效果並不會明顯。

因為范蠡能把握住吳國國內的動態,知道出兵並非一件小事,動之國之根本。

而此時吳國內憂之下,還不具備出兵攻越的條件。

“化大哥說得有道理,此法若在雙方對敵之時施展,可以小見大,讓敵方不知道什麼來襲擊。

可現在吳國對峙還不會真的兵戎相見,所以范蠡並不會因此而有懼意。

正所謂演兵千日,用在一時,現在如此演兵,將來與越國一戰,他們也就難與摸清吳國的意圖了。”

夫差此時只是普通吳王公子,一員偏將,所以說話也十分低調,至少也能聽進外人所說。

而且夫差也深諳兵法要旨,雖然現在如此演兵起不到作用,但開戰之後,越國兵甲往往會忽視,反而會中了吳國奇兵襲擊,這就是夫差這樣演兵的目的。

“夫差將軍是此次駐軍的先鋒軍,在整個吳國大軍前面,偶爾施展一些軍威,也是應該的。

但不知山中還藏著多少吳國鐵甲,這冬寒冰凍,這些兵甲也多受了苦,不知到時會不會影響到作戰能力。”

化武一直並不喜多問,此時也是夫差提起,這才有意提及,也是體恤吳國兵甲。

在未征伐之時就得藏在山中,受盡冬寒之冷,心中也生出體貼之意。

“化大哥體貼貧下,也讓在下心寬。

不過化大哥放心,孫將軍帶的兵,從來也不會自找苦吃,隨時都能保持著充沛的戰鬥能力。

我作為先鋒官,只是在此虛引為實,讓越國鐵甲以為吳國兵甲都藏在山中,其實並非如此。

不過化大哥既然說及此山,你可知此山叫什麼名字?”

夫差只說了一半,也不便透露孫武行軍布軍之法。

畢竟這是軍中秘密,任何人都不得在外透露,夫差當然懂,所以插開話題來說身後的山峰。

“此山叫雁過峰,與越國忘歡峰齊名,都是難得的奇峰險境,景色也十分秀麗。

將軍既然選此山駐軍,自然對此山十分熟悉。

此山看似平坦,實則山中溝壑深深,林木森森,並非如其外形一樣,像一隻平飛過的大雁。

此山一年四季之中都有野獸出沒,奇珍異獸較多。

這附近這些小村莊,農閒之時,大都會以此山為生。

入山中採集草藥,也可打獵出售,也可算是靠山吃山。”

化武邊說,邊轉身看著身後的山峰。

此時清晨,山一半隱在霧氣之中,一半則顯露真容,到是一處修真的好地方。

“化大哥,我知道你這些日子一直憂慮,難得今天天氣晴朗。

昨夜我聽得這山中有狼出沒,不如今日我陪化大哥去山中走走。

若能打得些野味回來,也可以給兵士們回個菜。”

“將軍若是有興致,化武一定陪同,只是此時山中寒氣太重,將軍還要多準備些物什,以及解毒防毒蟲之藥。”

夫差一聽,對著身後的副將大聲叫道:“快把我打獵的工具拿來,本將今日要進山中巡視地形,就由孫明將軍負責將士安全。”

夫差說完,此時一個兵甲已經把戰馬牽了過來。

馬上弓箭,繩索,鉤鏈皆一定俱全,看來夫差其實早就準備好的。

化武當然也清楚夫差為何興致如此之高。

昨日已有兵甲傳來吳都訊息說公子波被刺殺身亡,雖然公子波是他的大哥,可於夫差而言,並不相熟,如同路人一樣。

一是因為當年他們母親之事。

二是靜王妃遠離吳宮,不再受吳王寵幸,也少有來往。

而公子波與公子山被王后撫育,視為己出,儼然已成為太子之爭的最佳人選。

而夫差此次遠離吳都,也知道王禪及吳王如此安排的苦心。

若他還在吳都,那麼就會捲入公子波與公子山的爭鬥。

若他不在吳都,兩人都會無視他的存在,先讓兩人鬥個你死我活,這才有機會。

可這一段時間以來,夫差也是憋著一口氣,心裡實難放下。

現在知道公子波已死,雖然也有些悲傷,心中的氣反而順暢了許多。

這一點化武當然看得出來,也知道夫差想出去透透氣,所以也不反對。

一共四匹馬,只帶了兩個隨從兵甲,但也都全副武裝。

這是化武提出的要求,原本夫差並不願意再帶兵甲。

一是對自己的武技十分自負,並不怕普通江湖刺客。

二是想著爭鬥在吳都,不要這軍營,自己不是太子之選的熱門之人,所以他無需防範。

三是這整個山邊都有吳國軍甲,隨時盤問著過往的行人,以防奸細混入,山中該十分安全。

可化武作為現在夫差的保鏢,卻也十分沉穩,並不會輕易冒險。

特別是在此關鍵之時,找了兩個手敏捷的人跟隨。

若在山中遇到危險,憑此二人的身手,該很快可以通報這附近的兵甲。

而夫差也知道化武是化蝶的父親,而且是鬼谷王禪親自讓孫武安排於軍中保護於他安全的,他也不便反對。

四個人騎上軍馬就朝著山中奔去,一路之上到也十分順暢。

只是走了約半個時辰,也慢慢進入了山之腹地,四周迷漫站濃濃的霧氣,一時之間剛才還是晴天朗朗的,現在似乎變了一個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夫差將軍,還中小心一點,我們不必走得太急。

剛才我們還聽得見兒兒狼叫之聲,現在卻什麼聲響也沒有,狼群多結伴而行,十分狡猾。”

化武邊說這抽出背上的弓箭,一隻手兒持弓,一隻手已抽出一隻箭矢,隨時準備應付山中之狼。

後面兩個兵甲也下意識的抽出弓箭,不敢大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