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九章趙氏孤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趙氏孤兒

“師傅,師兄,你們不必聽他瞎說,他的師傅是大周守藏室的史官,雖然說世人尊稱之為聖人老子,但也只是普通人而已。

至於玄女娘娘,世人皆知她不會入世,就算入世與他又有何關係。

他這是在沽名釣譽而已,這也是鬼谷王禪一貫的手段。”

呂子善見兩人有些相信,此時竟然竟然急不可奈的汙衊王禪。

山山在一邊聽著想為王禪解釋,可王禪卻揮手阻止了他。

而琴歸聽著,對於王禪所言是十分深信,一臉崇拜的看著王禪。

“算了,這些事說你們聽了,反而有損本公子形像,既然如此那本公子就來問一問許由真人,你真的知道呂子善的身世嗎?”

王禪此時也不想哆嗦,他覺得跟眼前這些自負仙人的修道之人在一起,甚至不如與修魔之人在一起乾脆爽快。

這些人都自負身份高,眼高於手,不會把混跡世間之人年城眼裡。

剛才王禪之所以說那些,完全也是因為許由故意想抬高呂子善身份以圖壓制王禪,以此來掩飾呂子善所做的不仁之事。

這種會倆王禪可非是第一次過,只是這一次是在受人尊敬的仙人面前而已。

對此王禪慢慢也是感覺到十分失望,對許由真人與堯帝如此護短之行,已慢慢少了剛才少了剛才那種尊敬之情。

至於說呂子善說到他的師傅聖人老子,王禪就更不屑於與他一說了,在王禪認識的人中,一部道德經已是世間無二,沒有任何人可比,更非是誰都能領悟的。

“剛才子善已經說過,一百年前他作為當時趙氏孤兒的誘餌,由趙氏的一些護衛護送到龍山試圖穿越龍山送往秦國,他是公孫家族子嗣,這難道有什麼不妥嗎?

而且至於子善的前世為人,我怕也不需要你知道吧。”

許由真人還是一樣傲慢,比之他見過的其它任何人都要傲慢一些。

不過王禪當然也知道呂子善的前世是誰,對於許由如此傲慢似乎也習慣了。

一直在山中修行之人,自然看不起入世之人,他們覺得修行只有在山中才能修行,卻不知真正的修行無須特別選擇,在世間修行而不受影響,這才是真正的大修行。

就像扁鵲一樣,本是玄武身份,卻以一個普通醫師的身份行走列國為百姓解困,這一點要高過這些自以為是的神仙。

“難道說光憑一塊牌子就確實他就是公孫子善,那在下就太看不起許由真人本事了。”

若說傲慢王禪不會輸與任何人,此時說話也不再客氣,甚至是帶著挑恤。

“哼,我的身份不用你來論道,有什麼事就直說,而且你如此無禮,若是說不清楚,今日你既然來了,本人絕不會讓你汙我師傅與師兄之後還會放你回去。

晉陽城大戰只是一道開味菜,你我勝負未分,你竟然敢請我師傅師兄出山,看起來你是全然不把我仙山之人放在眼中,自以為是,高高在上。

本公子若不好好教訓教訓你,你還真以為天不大地不寬呢,世間有本事的就好像只你鬼谷王禪了。”

呂子善此時代二人說話,同時也在挑拔著許由與堯帝對王禪討厭之情。

而且今天對於他而言還真是一個好機會,若能除了王禪,那麼他所做卑鄙的事,也無人會說起,更不足為懼了。

“不錯,我等雖然並不算聰明,可也不愚蠢,此事老夫不需要驗證,也符合當時的情形,更不會聽誰來說教,而且縱然是你來說教,怕也不夠資格。

所以對於子善與趙氏的恩怨老夫不會干涉,更不會聽誰胡說八道以汙我仙山之名。”

許由再次護短,到讓一邊的堯帝有些不好意思,反而微微一笑道:“師傅,不如聽他說一說又如何,想來他派人請我們出來,不會沒有理由,若是徒然多幾個對手,想來他並沒有這般愚蠢。”

“堯帝說得是,當年若是你把天下共主之位傳於這位許由仙人,我看他未必能治理好天下,因為他根本不懂天下如何治理,因為他只是井底之蛙而已,知其一而不知天下。”

“你如果再不說,老夫就不客氣了。”

“你不客氣,本公子也不會客氣,你覺得嚇得到本公子嗎?

只是本公子要讓你知道自己的愚蠢還有固執,以及不明是非,胡亂護短是多麼愚蠢。

當然此事本公子也不會不管,無論你來也不來。

現在本人就告訴你,呂子善非叫公孫子善,而應該叫做趙子善,是當年趙氏子嗣。

他此次出世所為,實是有違天道之行,剛才屠殺趙鞅,更是滅嗣之行。”

王禪此時還是說清楚,三人一聽,面面相覷竟然都笑了起來,尤其是許由真人,笑得十分狂妄。

可王禪似乎已知道他們會如此狂笑,因為他們並不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自視過高。

“荒唐,還真是荒唐,當年趙氏孤兒只有趙武一人,世人皆知,你竟然用如此荒唐的話來搪塞我師傅、師兄,你這是把我師傅與師兄真的當成傻子了。”

“是嗎,你們不是傻子,那當年公孫氏與程氏必然是傻子了,他們在一個三歲的娃娃身上放了公孫子善的牌子,這又何來把你當誘餌之說。

若是遇上當時其它兩氏追擊趙氏孤兒的人,他們會認為你就是公孫子善,還是趙子著呢,那於趙氏孤兒趙武有何益處?

這一點連普通人都能想到,你覺得你的公孫先祖會比你更笨一些,他們又何必故弄玄虛呢?”

王禪的話說完,三人也是臉上一驚。

“呂先生,鬼谷先生所言正是,剛才我就有此懷疑,若說百年前你是公孫家的子嗣,用你做誘餌來吸引追擊,那麼又何必在你身上放下真正的身份,這樣追擊之人一看就知道上當了,而你自然當不成什麼誘餌了。”

琴歸雖然不諳世事,可卻通透無比,剛才其實已猜出大半,只是不敢肯定,此時聽王禪一講,心裡所想已然驗證了。

“姑娘說得確實有些道理。”

許由此時卻也不得不承認,如此低階的錯誤任誰也不會犯,更何況於當年的公孫氏與程氏了,這就好比此地無銀三百兩一樣,掩耳盜鈴,自取其辱。

那麼若此時還有人相信就是後人的愚蠢之行了,只是許由雖然瞬間悟出此理,但剛才的話卻只是向琴歸承認而不是王禪,足見其胸懷也並不坦蕩。

“趙武逃往齊國,後來晉王本已知道趙氏絕後,可為何多年之後又會問起趙氏餘孤呢,難道說當時的晉王也如同你們一樣愚蠢嗎?

你們可知其原因,又想不想知道真正的原因?”

王禪此時又從當時晉王說起,其實此事他當時就求證過扁鵲與趙鞅,可他們並不知道原因。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有屁就放,我師傅與師兄可沒有心思來聽你胡扯。”

呂子善此時心裡矛盾萬分,因為他非是一個真的愚蠢之人,他知道王禪所言這是事實,既然要讓他做誘餌又為何要指明真的身份,這實在是一種愚蠢的行為。

“因為當年晉王知道他的姐姐所生其實是一對兩生兄弟,一個取名子武,一個取名子善。

後來趙武去了齊國,為掩飾身份把中間的子去掉,成了後來的趙武。

當時公孫大夫與程大夫救出了兄弟兩人,趙武被安排去了齊國,另外一人被安排逃往秦國,他們身上都有一塊牌子,趙武身上的是公孫子武,你身上的是公孫子善。

若說你們任何一人被追上,追殺之人都會覺得是誘餌,看到此牌都會認為是公孫氏的子嗣,並不會真的殺了兩個孩子,所以才會真的讓你們兩人得以儲存。

可實際上你們兩人都是趙氏子嗣,無論有什麼意外,若有一人能逃出,當也算是為趙氏留下了血脈。

而當時程大夫的孩子已被當成其中一個斬殺,世人皆以為趙氏絕後。

對於你與當年趙武而言,這才讓人更加迷惑,不會認為你們就是真的趙氏孤兒,反兒會認來你們是公孫氏的子嗣。

可晉王當年對於他的姐姐所生之子當然明白,知道那時只殺了一個,還有另一個存在。

後來因為世族之亂,他心裡有愧才會故意問起當年參與此事的其它趙氏家臣。

就是因為他知道,其實趙氏非是趙武一個孤兒,還有你趙子善活著。

當然,趙武在齊國之事後來大家也都知曉,可你因為被許由仙人帶走,所以他們覺得你已經被山中野獸吃了,所以就沒有尋找,更沒有留下半分痕跡。

所有人也權當你當年就死了,這才讓世人遺忘了你,遺忘了趙氏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孤兒。

這裡有一份趙武的生辰八字,還有一份當年藏於晉宮的記載,你們可以自己看看,非是本公子在胡說。

既然你們道法了得,得道成仙之人,又精通卜算,難道就算不出自己的生辰,算不出你們兩人的命數嗎?”

王禪此時從懷中掏出兩冊竹簡拋給許由,語氣冷冷。

許由接過來一看,心頭還真是驚得無語。

趙武與呂子善是一胞雙生兄弟,雖然出生一樣,可他們的命數卻並不一樣。

這就是命理的變數所在,若說同時辰生的人多了去了,為何每人的命不一樣,這其中其實還有許多關鍵的東西在裡面,非是一言可以說清的。

更何況當時兩人,一人向東逃亡者,最後回到晉國成為王候將相之身,另外一人向西者與道有緣,成為仙山百年甚至千年難遇的良才。

當年許由之所以會收養呂子善並收之為徒當然是觀其相,而測其命數,所以對呂子善十分寵愛,甚至於不惜護短。

此時呂子善臉上也是陰晴不定,內心的糾結讓他時陰時晴,而且也顯現詭異之色。

剛才聽趙鞅說了公孫氏的歸宿,他心裡已然不敢承認卻又不得不承認。

可現在聽王禪說得如此確鑿,並非是虛言,任何人聽了都不會再認為王禪是胡扯了。

那麼呂子善這一輩子如此仇視於趙氏,簡直就是一個笑話,因為他不是呂子善,也非是公孫子善,而是趙子善,是當年下宮之亂的倖存者,是趙氏孤兒,趙氏子嗣,趙武的同胞兄弟。

趙武回晉後再興盛了趙氏,甚至超過了趙氏先祖所有的榮耀。

可他修行百年之後出世,又險些滅了趙氏。

當然若不是得王禪,那麼趙氏又會步百年前下宮之亂的後塵。

而剛才他所殺的人趙鞅算起來是他的侄孫兒,卻並非什麼他的仇人。

這些情形連續反轉著,讓呂子善整個人都難與接受。

“不可能,不可能的,你在胡說,我不是趙氏孤兒,我不是趙子善。”

呂子善此時抱著頭極為痛苦,原本他十分整齊的髮髻,此時也是被他抓得零散。

琴歸與山山都只能聽著看著,因為他們也是想著呂子善所做一切,所有對於趙氏不利的一切。

從開始促成範氏與中行氏以及邯鄲趙氏聯手,再截留鄭國所獻五百戶。

再有意安排陰陽兩真人去了範氏讓他們覺得有能力攻伐趙氏,甚至是吞併氏開始。

直到利用趙氏削弱範氏、中行氏,最後再聯合韓氏與魏氏消滅兩氏,做收漁人之利。

更直接謀劃了晉國大朝會上試圖斬殺趙鞅的詭計,只是當時的董安於代替了趙鞅赴死,這才免於早死。

後面又策劃了智遙謀害晉王的陰謀,嫁禍於趙氏。

而現在又利用智氏與韓魏兩氏來攻伐趙氏,欲圖直接滅了趙氏,重現當年下宮之亂,斷了趙氏子嗣。

這一切皆源於呂子善認為當年趙氏把他當成誘餌是不仁之舉,趙氏是沽名釣譽,徒有虛名,只會利用家臣自保。

所以呂子善要滅了趙氏。

可到此時,反而是他一直不屑,一直也試圖謀害算計的鬼谷王禪打敗了他,保住也智氏,若不然呂子善死後必然會成為趙氏的罪人,就算進了地府,也會受其趙氏先祖唾罵。

此時的呂子善即不願承認自己的身份,更不願承認是鬼谷挽救了他趙氏一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