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列陣迎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夫君現在的處境,如果三韓擊退了晉軍的入侵,說不定就對夫君下手了。要知道多年以來夫君的部落越來越強大,其他部落心中忌憚,晉軍若敗,難免其他部落不會聯手打壓我們,可晉軍此番來襲必是一場惡戰。雖然平州大軍人數不多,以三韓部落的聯盟人多勢眾也不一定能贏,不如早做打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進退兩難啊,我們都不知道燕王到底是不是一個言而有信的人。”責稽王嘆了一口氣,現在責稽王的處境其實非常尷尬,和晉軍聯絡調轉槍口對付三韓,並非是一招好棋。反過來站在三韓這邊對抗晉軍,卻勝利機會渺茫。

好歹是一個王,責稽知道有舍有得的道理,凝重的開口道,“那就聽夫人一次,大晉畢竟很遠,三韓確實眼前的敵人,收拾掉這些敵人,不然睡都睡不著。”

“至於聯絡晉軍的事情要找一個可靠的人,妾身邊還有幾個從家帶來的僕人,相信應該可以勝任這項工作。”寶見到責稽王已經做出了選擇,點頭道,“一旦夫君做內應,三韓部落更是沒有一絲的希望,看在這點上燕王也不會對我們太過分的。”

如果不是處在這個關鍵時間上,責稽王根本不會這麼選擇,百濟到了他手中已經傳了七代,在三韓當中正是如日中天之時,在經營個幾十年未嘗不能統領三韓。但一個勢力在群體當中過強,就會引起其他勢力的警惕。

現在的百濟在三韓當中,就有點戰國後期秦國的地位,三韓當中合縱連橫也在上演,只不過責稽王和帶方郡結成聯盟,一邊對晉朝示好,一邊積攢實力等著有朝一日兼併其他部落。

只是朝鮮半島就這麼大的地方,並不像是中原廣大,百濟這個朝鮮半島的秦國,還受到晉朝若有若無的影響,如果一直平靜下去百濟未嘗不能得償所願,可惜司馬季恰好出現了,逼得責稽王不得不進行二選一的決策,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原來,責稽王是上任帶方太守的女婿,怪不得了。”這幾天司馬季一直在做準備,渡過南漢江開戰,還沒準備完畢就等到了意外收穫。竟然是百濟的責稽王使者。

責稽王和帶方郡的關係他真是一點都不瞭解,但也沒有多驚訝,現在可以重新瞭解。這些邊疆的州郡和部落首領結親家,也不是多麼不能理解的事情。

漢唐自己都和親呢,地方官員有樣學樣很正常。百濟第一代王的夫人,就是三國時期遼東公孫度的宗女。司馬季這才像是想起來什麼問道,“樂浪郡和東部落是不是也有些關係?”

“似乎東部落的幾代首領,都和樂浪的官員結過親。本將也只是聽說,並不知道實情!”何龍領東夷校尉,對這種風聞也有所瞭解。

“看看我們的地方官員多聰明,山高皇帝遠,都偷摸的開始合縱連橫起來了。”司馬季的面上無悲無喜,但話中有些帶刺,任何一個人都能聽得出來。

他記得段氏鮮卑,就是被八王之亂當中的幽州刺史引到中原的,如果段氏鮮卑不進入中原,慕容氏稱雄塞外還沒這麼容易。反正八王之亂是必然的,司馬季到時候一定做到公平,在每個鮮卑部落都徵兵,要麼全來要麼一個不要,絕不能打破塞外的平衡。

“那,大將軍,我們能夠相信責稽王麼?就怕這個人是詐降。”何龍還是有些擔心的開口道,“如果是詐降,在戰事的關鍵時刻,很可能會導致勝敗。”

“所以這件事我就當沒聽到,是不是詐降,責稽王會在戰場上表現出來。我們也不用告知下面的將校,就當三韓一體,給我打就完了。”司馬季哈哈一笑道,“本王就怕硬碰硬的對手,能夠集結兵力面對面的對抗,本王很欣賞三韓部落。”

不愧是北方民族勇氣可嘉,司馬季就喜歡這樣的敵人,幾戰下來就解決問題多好。

“休息一日,留下三千步卒防守大營,其他大軍隨我南下。也是時候了,別讓他們等太久。”司馬季捏著脖子道,“萬一人家集合完畢來個沿江對峙,咱們就不好渡河了,到時候還要繞道,得不償失,去傳令告知將士們今天晚上睡一個好覺,明日拔營。進入南岸之後列陣,希望他們敢來。”

接著,司馬季就傳令,大軍立即南下,而公孫續讓何龍率領一萬兩千精銳,渡江列陣,雖然何龍也想是不是留守的防禦力量不足,但是他知道,尊令是武將的第一要素。就這樣,司馬季命令何龍率領平州軍精銳,外加張達李山的五千女真精銳,一共是一萬七千兵馬,劉毅三千步卒守護大營,司馬季這麼做的目的,自然是給自己留條後路,還有就是這條路也是平州軍的補給線。

兵貴神速,當天司馬季就下令整軍,並且讓劉毅留在了大營,除了劉毅有些衝動之外,這是他的弱點,也是他的優點。所以,司馬季就特別囑咐不是確認勝利的訊息,或者是沒有見到同級將校,不允許劉毅開啟城門,更不允許他出城迎敵,和發兵南下,如果大營無恙,那麼劉毅就是大功一件,如果劉毅擅離職守,那麼定斬不饒。

第二天白天一片風平浪靜,司馬季挑選了一處河道開始渡江,江面舟船來往不息,登船的士卒全部凝神戒備,防止半渡而擊的事情出現。

但是一直到大軍渡江成功,這種情況也沒有出現,司馬季覺得可能是三韓部落眾多,聯合抗敵的步驟還沒有完成,這倒不是不能理解。鬆散的部落聯盟是沒有效率優勢的,現在很可能還沒有整合出來力量。

“東北大星橫貫星空,乃是妖邪作祟,此戰剪除妖邪。幾十年前,東夷校尉府出兵一萬八千人就打的高句麗國都破滅,一年前我們滅掉高句麗,本王相信,我大晉將士以一當百,現在進發,祈禱大戰來臨。本王一戰就讓三韓知道,誰才是這個天下的主人。”司馬季抽出長刀指向南方,“列陣前進。”

與此同時,三韓部落當中的大部分部族也在集合人馬,已經有人得知晉軍渡江了,如果不是他們在互相傳信的時候浪費時間,絕對不會放過半渡而擊的機會。作為直面晉軍的馬韓部落,他們首當其衝讓婦孺撤退,男丁則加入到聯軍的行列當中,準備和晉軍決一死戰。

既然是生死存亡之戰,幾乎做了吉祥物多年的馬韓王,終於體會到了大權在握的感覺,在這種時候馬韓王的權威被所有部族尊重,起到了一個凝聚人心的效果。雲集起來的三四萬馬韓士卒,自帶著刀槍弓箭來到馬韓王的領地,準備投入作戰當中。

“晉軍人數有一萬多人,我們的勇士則有對方的三倍,完全可以擊退他們。”馬韓王豪情萬丈的對著趕來的各部首領道,“明天各部首領帶領本部人馬,跟隨本王北上,滅掉晉軍,活捉晉軍統帥。”

三天之後,在一片開闊地當中,兩支大軍迎頭相撞,晉軍軍陣齊整,刀槍林立,馬韓部落一方則人多勢眾,看上去人數至少是晉軍的兩倍。

“三韓一起上,本王還可能顧忌一二,一個馬韓跳出來就是找死。”司馬季嘴角含笑的看著對方彩旗飄飄的軍陣,老神在在道,“有勇氣,本王已經決定了,把馬韓王的腦袋送到洛陽收藏,讓他和王莽作伴,不算辱沒他。”

“搖旗、擂鼓、軍陣聚攏給我把馬韓的軍陣衝破。”司馬季揮手傳令,隨即晉軍大陣緩緩執行起來,盾牌手在前,長矛在後、弓箭手居中。至於女真重箭營、則在平州軍騎兵的後面,形成一個稍小一點的軍陣,看起來就像是故意弄成一大一小的軍陣,勾引馬韓部落過來衝擊一樣。

果然,隨著晉軍軍陣的開動,馬韓部落的集結地也變的有些不安靜,不少部落勇士摩拳擦掌,馬韓王認為士氣可用,大聲吆喝了一圈,意思是衝擊平州軍騎兵和女真重箭營的軍陣,因為他們認為騎兵的威脅最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青山鐵杉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