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晉衛、燕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現在高句麗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司馬季還是沒忘記自己的大本營,剛回來沒顧得上,現在真應該好好考慮這個問題,畢竟南征都結束了,自己家門口的麻煩卻沒有解決。

顏嚴一愣然後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苦笑道,“是顏嚴的失職,殿下回來之後沒有問起,顏嚴也給忘了,高句麗老王已死,新王登基是為烽上王,不過烽上王喜歡建造宮室,而且和慕容氏有所不睦,去年雙方就已經有了衝突。慕容揚言要給高句麗一個教訓,不過因為慕容運不在,所部的精銳騎兵跟隨殿下去南征,所以沒有爆發更大的戰事。”

烽上王?司馬季瞭然的點頭,這位高句麗的新王倒是和他愛好一致,喜歡玩工程,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呸呸,關注點不是這裡。

真是可惜了,如果不是自己南征,還在幽州的話,肯定能利用上慕容氏和高句麗的衝突,但機會過去了就是過去了,也不需要等待再次降臨,既然慕容已經揚言要給高句麗一個厲害,這正是一個好機會。

見到司馬季的臉色變得陰沉,顏嚴默不作聲的退到一邊,這時候的燕王不喜歡被打擾。

只是愣了一陣,司馬季就回過神來,不再提及高句麗,而是吩咐道,“互市對封國的好處你也看得見,不能在繼續對互市採取放任的態度了,這件事燕王府要起到主導作用,應該設立一個專門的部門來管理這件事,本王議,設立一個幽州採買部,用來瞭解塞外的情況,裡面的人以塞外人為主,不管原來是鮮卑、匈奴還是哪裡人,挑選信得過的人,已經在封國定居下來的人招收。”

“殿下是要把塞外摸透了了麼,臣下馬上通知主簿去辦。”顏嚴作勢就要離開。

“是讓你去辦,不要假手於人。”司馬季不慌不忙的攔下了顏嚴耳語一番道,“此事極為重要,需要眾多瞭解草原各部落的人,所有成員不論男女,都有在燕國暢通無阻的權利。等同於燕王府的家臣,就算是許猛也不能對此進行干涉,你明白麼?”

“至於男人稱為晉衛、女人叫燕子!去辦吧,從封國之內的胡人和對塞外瞭解的佃戶當中挑選,告訴他們,本王可以去了他們的賤籍。”司馬季雖然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但他沒有將燕國的賤籍廢掉,因為晉朝還沒廢,他不能多出來一點動作,但把水攪渾還是可以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幽州採買部,就是專門收集塞外情報的部門,當然要是直白一點,也可以叫對外情報總局。這種部門的名字越平常越好,當然也有人喜歡給自己起一些高尚的名字,解放這個,愛國那個,或者共和或民主什麼的,也許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如果只是殼子的話,為什麼不能顯得人畜無害一點呢,男的叫晉衛、女的叫燕子多好,一個是晉朝的國號,另外一個是燕王的封號,很容易產生歸屬感。

當然要按照司馬季的想法,以後幽州採買部這種部門肯定不止一個,不過目前只適合建立一個對外的部門,他又沒有輔政,不太適合直接建立對內的部門,一旦被發現就是全天下士族的敵人,要知道晉朝的中央集權可沒有其他王朝強。

等到幽州採買部運轉了幾年之後,提供了足夠多的經驗,到時候再建立對內部門也不晚。對外部門的難處就在於人員的培養,對內這種問題就會少很多。

不著急建立對內部門的原因,除了風險還在於,兩件事之間的關係。八王之亂幾乎是無法阻止的,這是朝廷的結構性矛盾,有一個超絕的情報部門也沒用,至於後來被胡人反客為主麼,這倒是可以試試阻止。

“張達,你過來!”司馬季招呼不遠處的護衛頭子,等到對方等候的時候,輕聲道,“你幫我給慕容大都督帶一封信,就說燕王在薊城又要事相商,能夠來一個能做主的人那是再好不過了,如果不忙的話,我希望現在就動身。”

“殿下有命,張達豈敢不從?”張達伸手抱拳,直接就是領命而去。

司馬季雙手掐腰,施施然的去了一間庫房,又把王朝地圖拿出來,進行進攻推演。慕容氏和高句麗的敵對,在司馬季看來,這簡直就是天賜良機。不抓住簡直是對不起上天,甚至都會遭到報應。

燕王決定抓住這次機會,以目前的態勢,如果有了慕容氏的幫助,對司馬季而言簡直就是天助我也。能拉攏外援的情況下,絕對不能自己出兵。

這個道理已經被歷史證明了很多次,烏孫親漢之後,把西域攪得不在安寧,極大破壞了匈奴外來武器的穩定,更不要說匈奴攻烏孫那次遭到暴雪,死的人比烏孫軍隊還要多。

如果要是打一次高句麗,那司馬季要做的就是上疏朝廷,高句麗不聽話,然後出兵就可以了。如果是打著滅了對方的主意,最好還是能得到鮮卑人的支援。

東北的地形是這樣的,北上必須經過遼西走廊,遼西走廊的道路情況麼,很差,不是一般的差!平地寬度在十公里左右,開拓遼西走廊通道始於遼而發展於金。契丹建立大遼國後,侵佔了燕雲十六州直逼黃河,遼西已成遼國腹地。遼軍從中原俘獲大批漢人,安置於遼西。漢人從事手工業生產,開荒種地,建立城池。遼西走廊土地的開墾,促進了道路的開拓。

而過了遼西走廊進入東北之後,裡面就是別有洞天。整個東北一百萬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中間是東北平原,然後是三面環山,北面則是黑龍江。

被山河環繞的東北就像是一個大漏斗,這個大漏斗的底部漏水的地方就是遼西走廊。一旦透過了遼西走廊,就是廣大的東北平原。

如果從南部自己出兵,就算是勝利了,高句麗也可以北遁,很難一次就滅了高句麗。如果有另外一部可以夾擊高句麗,就能大大降低這個風險。

“先別想打贏之後的事情了!”在即將歪歪設立新州之前,燕王總算止住了天馬行空。現在首先是要知道慕容氏的態度,以雙方剛剛結束的合作關係而論,應該不會等待太長時間。

要不說徵徭役造船是多麼有先見之明的決策,司馬季都佩服自己,簡直是一舉兩得。封國百姓的辛苦是值得的,就算是現在不辛苦,以後也會辛苦,遲早的事躲不過去。

本來司馬季離開洛陽的想法,是聯絡拓跋氏問問對方的意思,能不能配合晉朝堵住河套以北,讓晉朝一次滅了河套的抵抗力量,進而恢復河套。

但現在比較了一番之後,還是慕容氏應該在優先考慮,比起別人的事情,燕王自己的事情當然要重要得多。

近萬名佃戶還在伐木取材,大殿中司馬季已經定下了開春之後的工程,在炭火的簇擁之下,迎來了塞外的客人,鮮卑大都督長子慕容翰。

慕容翰一行風餐露宿,接到父親的命令之後馬不停蹄的來到薊城,本來應該很細膩的臉上還有風霜之色,要知道他才十四歲。

“一路上風餐露宿辛苦了,你還這麼年輕。”這話說的司馬季自己都彆扭,他比對方大不了幾歲,還要裝作一副長輩的口吻安慰道,“可曾用飯?”

“大王詔令,翰不敢怠慢,現在還尚未用飯。”慕容翰實話實說,但仍然表現出來了足夠的禮貌。

“一起用飯吧,本王有一件大事和慕容氏相商!”司馬季招手讓人上飯,邊吃邊聊,乃是傳統美德。

時間不長,兩人都用飯完畢,司馬季詢問道,“聽說本王南徵期間,慕容氏和高句麗爆發了戰事?結果如何?”

“大王明鑑,我部損失數百人。高句麗也沒有得到便宜。”慕容翰好詳細說了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高句麗也倒黴,正好趕上了慕容的出生的兒子夭折,慕容竟然認為這是高句麗帶來的禍端。

這玩意說出去誰相信呢!司馬季保持著淡然的微笑,燕王都有些不太相信,不過戰事出現是真的,慕容秣兵厲馬要開戰也是真的。

“慕容氏可有把握,這麼說吧,賢侄實話實說,自認為慕容氏和高句麗的軍力孰強孰弱呢!”司馬季平淡的看著慕容翰問道。

“大王,我部軍力如若是數量上來說,可能不如高句麗,但也不會差太多。軍力在伯仲之間!”慕容翰倒是沒有直接在司馬季面前吹水,表面上確實是這樣的。

不過司馬季知道歷史上慕容氏確實暴揍過高句麗,明白慕容氏的戰力在高句麗之上,但仍然做出來一副算是說了實話的表情,沉吟道,“既然在伯仲之間,打起來誰贏誰輸說不好的,如果沒有本王的幫助,勝負難料啊。”

慕容翰聞言就好像是被天上掉餡餅砸中了一樣,很是驚喜的看著司馬季道,“大王的意思,有意教訓一次高句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青山鐵杉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