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朝貢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鴨綠江上,桅杆如林。

吃水很重的運輸船,在鐵力馬的拖曳下,噼開河面,逆流而上。

桓都縣很快到了。

高昭望站在船頭,仔細眺望。

桓都縣是桓州的理所,高句麗舊都,去年九月為夏人攻克。隨後便分兵大掠各處,囤積糧草、薪柴,做好了過冬的準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冬日之時,渤海西京留守張定保率數千人,乘坐雪橇、爬犁來攻,被兩千府兵打敗,隨後撤走,整個冬天再無戰事。

開春之後,大夏秦王邵承節帶著大批人馬趕來,利用鴨綠江轉運糧草,從桓州出發,北上攻神州,也就是渤海西京——轄神鹿、神化、劍門三縣,有渤海宮殿。

作為朝廷新設的樂州長史,高昭望奉命,率五千浿北子弟,押運糧草北上,加入對渤海的征伐。

他們這一路,如果沒意外的話,大概就是攻取渤海西京、東京、南京、中京諸地了。

至於主力部隊,則直取渤海上京,夏人謂之“斬首戰術”。

從用兵方略看來,夏人似乎不打算與渤海各地方勢力多做糾纏,而是試圖先打掉其中樞,令渤海國形不成一個整體,再慢慢收拾地方勢力。

這個方略是正確的!高昭望慢慢思考著局勢可能演變的方向,直到船隻靠了岸。

碼頭附近數里範圍內,盡皆戒備森嚴。

高昭望四處找尋著自己子侄,沒看到。稍一打聽,他知道他們已經跟著秦王北上,攻神州去了。

他微微有些嘆息。

五千浿北子弟,一旦進入到殘酷的攻城戰階段,不知有幾人能活。唯一聊以自慰的,大概就是渤海人意志不堅,精兵強將損失過重,容易攻取。

碼頭附近有大量民夫在忙活著,絕大多數都是渤海人,也有少量從安東府過來的。

高昭望仔細聽了聽,似乎都是河北口音。再看他們桀驁不馴的模樣,猜測他們或是魏博之人。

這些人似乎都是民夫頭頭,每個人都管著少則七八個、多則十餘的渤海夫子,不斷裝卸貨物,甚至是準備糧草。

“此物莫不是豆豉?”高昭望走到一處空地上,遠近數百個罈子,在陽光下晾曬。

“高長史來矣。吃豆子吃得都快澹出鳥來,還是浿北大米最香。”營州軍校周繼英遠遠打著招呼,走了過來。

高昭望看著他身上一套亮燦燦的鎧甲,有些吃驚。

“周隊頭……”高昭望見過他一面,立刻行禮。

“已是周副將了。”

“高長史莫要亂叫。”

“親手斬殺賊將一員,簡在帝心,立升副將,官人莫要叫錯。”

周繼英身邊的幾名軍士大聲說道,彷彿與有榮焉。

高昭望有些吃驚,連忙詢問情況。得知有渤海偏師抄小路偷襲桓州,欲燒燬夏人的積儲,為遊騎發覺。駐守此地的營州州兵大舉出動,於山嶺間大破賊人,周繼英一馬當先,斬殺賊將一員,立下了汗馬功勞。

報上去之後,因為聖人第二次聽到“周繼英”這個名字,於是大筆一揮,升其為副將。

沒辦法,命好!

“瞎嚷嚷什麼?”周繼英回頭斥責了一句,又看向高昭望,道:“高長史還是喊我‘周大郎’更親切一些。”

“周將軍說笑了。”高昭望搖了搖頭,道:“此為豆豉?高麗豉還是唐甘豉?”

“自是高麗豉了,還挺好吃的。本地人喜歡做這東西,西京特產。按秦王將令,徵發一批,送往前線。”周繼英說道。

高麗豉與唐甘豉大同小異,都是在做好的豆醬內,加入發酵的米麥,再摻以瓜、茄、紫蘇、生薑之類可成。兩者唯一的區別就是這些輔料的不同及多寡了。

唐甘豉的做法後來漸不可尋,但在日本卻有明確記載。鑑真和尚東渡之時,帶了不少唐甘豉以為船糧,後來在日本流傳開來。並在開山大和尚(鑑真)月忌時獻於位前。

“西京盛產大豆。”高昭望回憶道:“昔年逆朝貢道至中京、上京,沿途多見豆田。西京本多山,但渤海人依然在山中墾田,遍植大豆,可見真的愛煞此物。”

所謂朝貢道,指的是渤海至唐朝貢的路線。

“鴨綠,朝貢道也。”自江口乘船,舟行百餘里,然後再換小一點的船隻,朔流而上五百三十裡,至丸都城。又朔流二百裡,至神州。

神州在今吉林省白山市臨江市,也是西京鴨綠府的府治所在地。這裡是一處水陸轉運樞紐,物資、人員在此上岸,然後走陸路前往中京、上京,故十分繁榮。

“管他愛什麼!”周繼英笑道:“豆子也收了不少,做成豆餅發走了,馬兒愛吃。西京這地方,滿眼都是山,以為窮困無比,但細細搜刮一番,油水卻也不少。乾果、山野貨、魚蝦、豆子、稻麥、牛羊之類,和中原差異很大,但真的不錯。秦王也甚為滿意,督促我等繼續搜刮糧草。”

高昭望聞言苦笑。

西京固然不算窮,但也談不上富。之所以老百姓家裡有點積蓄,主要還是人太少了,沒那麼多人跟你爭搶。按照夏人的話說,就是“人均資源豐富”。但再豐富,被這幫如狼似虎的軍兵一搶,估計也窮得底掉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受損的是渤海人,關我高句麗人屁事?

“對了,西京、東京、南京地界之內,有許多靺鞨部落,百餘年前渤海人內遷安置的。”高昭望似是突然想起,提醒道:“雖說渤海人謂之‘熟部’,與北邊的‘生部’相對,但兇悍桀驁,野性難馴,還是要小心一些。”

“搶都搶了,說這些作甚?”周繼英見他大驚小怪,有些沒好氣地說道:“高長史不妨看看那邊。”

高昭望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卻見一大群靺鞨人趕著黑壓壓的豚豬到草地上。而草地之上,已經有人在宰殺了。

豬皮被收走,製作甲具,內臟便留在本地,充作駐軍補給,肉則做成脯,裝船發往神州前線。

“他們——沒反抗麼?”高昭望驚問道。

浿北也有靺鞨部落,一直讓他們頭痛。不納賦稅,還時常劫掠,簡直就沒一個良民。小孩生下來就好勇鬥狠,長大了更是不得了。浿北諸郡一直眼不見心不煩,當他們不存在,雙方相安無事即可。

如果非要從中原挑一個群體與之對應的話,那麼只有“蔡賊”了。

蔡賊平時種地,手頭緊了就出去搶劫。向北是洛陽、汴州,雖然富庶,但軍事實力強大。比如宣武節度使常年養兵十萬,你去和他們打不是找不痛快麼?於是蔡賊大量出現在襄陽、鄂嶽、江西、淮南一帶,四處劫掠,悍勇難制,以至於唐廷不得不聯手各鎮,組建專門的部隊圍剿,這才稍稍遏制住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這些人和蔡賊太像了。

“反抗有何用?”周繼英像是聽到了什麼好笑的事情,道:“已經挑了幾個小部落了,敢不納貢,就要有死的覺悟。不過這些人確實挺狠,兄弟們費了一番手腳,才把他們制服。”

高昭望聯想到來的路上,從船頭看到不少順水飄下的屍體,頓時不寒而慄。

中原禮儀之邦,盛產的卻是兇狠無情的武夫,唉。

“朝廷好手段。不過對付這些愚昧兇頑的蠻人,還是得施以懷柔之策。就算搶光他們的部落,也得不到多少東西,說不定還是虧本的呢。”高昭望乾笑了兩聲,終於談起了正事,只聽他說道:“我從浿北運來稻麥三萬斛,還請交割一下。”

“這你得找杜府尹了。”周繼英說道:“他就在城裡。”

“好,老夫這就去尋他。”高昭望拱了拱手,說道。

就在此時,數騎從城北馳來,高聲喊道:“大捷!大捷!威勝軍攻城旬日,屢挫賊軍。六月初六,賊西京留守張定保開城請降,神州克復。”

高昭望下意識停住了腳步,又默默聽了兩遍,確定沒錯之後,連連感慨。

渤海是真的不行了,日暮西山,一副敗亡之相。

西京下轄四州,即神州、桓州、正州、豐州。

桓州去年就被攻克,神州剛剛被佔領,只剩正州、豐州了。

正州位於桓州西面,夾在沉、桓之間,兵微將寡,一時間沒人去料理。這時候是不是該降了呢?反正去年夏軍過境的時候,他們壓根沒阻攔,估計差不多了。

豐州還有一番爭奪,畢竟這是中京顯德府的門戶,不可能輕易丟棄。但也就只能稍稍拖延一下罷了,最終結局不會有什麼兩樣。

周繼英也在一旁聽到了,連連大笑,暢快不已。

“將軍可是要北上了?”高昭望也不急著去找杜光乂了,問道。

“不會。”周繼英嘆了口氣,道:“西京的賊軍已經覆滅,但南京南海府總有兵馬西進窺伺,我怕是走不了。”

“將軍,南海賊兵孱弱……”高昭望心中一動,說道:“若遣一支偏師東進,配合我浿北兒郎,或能攻取之。”

“浿北已經貢獻了五千鄉勇,還要出兵,很拼嘛。”周繼英笑道:“這得秦王定奪,你和我說是沒用的。”

高昭望自失一笑,道:“老夫明矣,這才奏報秦王。渤海已是冢中枯骨,此時不抓住機會立功,將來只能追悔莫及。”

說罷,行禮離開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