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道觀題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管你老母怎樣,好生把仙長的坐騎照料妥善,不得有任何疏漏,不然拿你是問!”

宋捕頭淡淡說道,語氣中自帶一股威嚴,嚇得身邊的捕役哆嗦了下。

之前他為了將功補過,親自犧牲小嘴為縣尊老爺吸取毒液,就已經讓縣尊老爺大讚他忠心耿耿,後來又被仙長指名點姓吩咐辦事,那就更得縣尊老爺看重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今任誰都知道,他是縣尊老爺身前的紅人,更被仙長看重,連縣丞看了他,都要親熱喊他一聲“宋老弟”了。

宋捕頭只覺得自己人生輝煌時刻來了,內心得意非常,走路都感覺像仙長的那只神鴨了,一搖一擺的。

當然,他也很清楚自己目前的一切來源於哪兒,只有不忘初心,緊跟仙長的步伐走,才能維持所有的現狀,以及更美好的未來。

所以,任何與仙長有關的事情,他都要親手抓,親手辦,親力親為、竭心盡力,一定要做好,不出絲毫紕漏才行。

在連續十二個時辰不間歇之下,道觀的修繕工作極快,短短幾天功夫,基本煥然一新。

楊子謀考慮過把整個道觀推到重來,但一來這點銀子還不夠達成他心中的想法,二來池錚也說了,只是簡單修繕一下即可,不必多費勞力。

他不敢違背仙長的命令,於是只得作罷,光是修繕一下那就簡單多了。

三天的時間,道觀就修繕的差不多了。

楊子謀親自上山來看,摸了摸鬍鬚,滿意地頜首。

縣丞、主簿等縣衙高層陪伴左右,他們之前錯過了與仙長會面,很是懊悔,如今一有機會,就立刻抓住。

宋捕頭無奈,只得擔在最後了。

“可以。”

楊子謀覺得還行,縣丞在旁笑道:“就是差了一物。”

“哦,差了什麼?”楊子謀好奇道。

“差了名字。”縣丞思索道,“這道觀之前是有個名字,叫做‘清正觀’,但現如今作為仙長道觀,卻不能這麼叫了。”

“是差個名字,可這名字也得仙長來取了,我等俗子豈能代勞。”楊子謀遺憾道。

這時,宋捕頭有機會插嘴了,上前一步,“縣尊大人,縣丞大人,小人之前聽仙長吩咐,這道觀已被仙長取了名字,只待道觀修繕完畢,即可提字上去。”

“哦,還有這事?”

縣丞看宋捕頭眼神都更不一樣了,仙長對這人還真是用上手了。

“仙長取的是何名?”楊子謀不敢怠慢。

“名為‘方寸觀’。”宋捕頭答道。

“方寸觀?”

楊子謀琢磨了下,撫掌道:“好名字,好名字啊。”

縣丞等人也贊稱:“果然好名字。”

“方寸之間,寬窄自如,仙長取名‘方寸’二字,是寓意方寸雖小,卻有容乃大,誰能想到,就這小小的方寸之山上,竟有仙長這般神仙人物?”

楊子謀感慨萬分,不愧是神仙似的高人,就這取的名字,都顯得道蘊十足,他又想起了個問題:“仙長說沒說,是誰來題字?”

“仙長說,匾額題字請縣尊大人相題,其餘就不必再管。”

“本官來題字?”

楊子謀既有自我懷疑,也有驚詫與亢奮,隨即調解下了呼吸節奏:“此話當真?”

“縣尊大人,小人哪敢假傳仙長旨意啊,此話都是仙長說的。”

宋捕頭連忙“叫冤”。

楊子謀也不覺得宋捕頭敢“假傳聖旨”,要敢曲解仙長真意,宋捕頭有幾條命都不夠殺的。

“那好,來人,給本官備上紙墨。”

楊子謀精神振奮,大袖一揮。

這就是宋捕頭的聰明之處了,既然得到了仙長的囑咐,他自然第一時間就在此地常備了紙墨筆硯了,馬上叫人拿上來。

楊子謀深吸口氣,屏息凝神,一口氣寫了“方寸觀”三個字。

但他看了看後,又不滿意,連續寫了十遍,他才取了最後一張成果。

“哎,本官何德何能,豈能配上仙家題字?”

寫的時候是很亢奮,可寫完之後,楊子謀忽然心虛了起來,總覺得有一種皇宮殿堂,聖上不題字,居然要讓他來題字的感覺。

而且一個敢喊,一個敢寫!

喊的人無所謂,寫的人那就真的越想越心虛擔憂了。

“此事會不會不妥?”

寫完之後,面對眾人吹捧,楊子謀反而有點沒信心。

“縣尊大人,既然是仙長囑咐所託,那應是無礙,何況縣尊大人的字剛柔相濟,牽絲勁挺,實乃上佳的好字啊……”

眾人都這麼說,那麼楊子謀信心提了起來一點。

“都是承蒙仙長看重啊……”

不過池錚不在,眾人吹捧了一陣子,還是有些失望沒見到真仙,過了一會兒,都陸續下山,畢竟還有事情要忙。

楊子謀下山乘轎回到衙門,剛坐起來喝了一杯茶,就聽到外面衙皂急匆匆過來稟報:“大老爺,不好了,不好了。”

“出什麼事了?”

楊子謀見不得衙門內的人慌慌張張辦事,立馬不悅。

衙皂卻沒理會他的不悅,慌張道:“有、有,不是,是寧王來了。”

“什麼,你說清楚?什麼寧王來了?”

楊子謀聞言大驚,猛地從椅子上起身,差點打翻茶杯。

“就是,就是北地的寧王啊。”

“北地的寧王?他、他怎麼來這兒了?”楊子謀一把抓住衙皂喝問。

衙皂委屈道:“小人也不知,是寧王的侍衛入城了,就在衙門外等候著呢。”

“快、快,讓他進來,不,本官親自去。”

楊子謀顧不得再說其它,急忙去大門迎接,那名侍衛在外面等急了,看到楊子謀來有點不耐煩,好歹保持了表面上的禮儀。

再一出示玉牌,基本確定了對方的身份。

楊子謀哪兒還敢說其它,立馬通知縣丞與主簿等人,但都來不及等他們,叫上一批衙皂,自個兒備轎去往渡口碼頭。

原來的碼頭處已被守候在此的士卒與侍衛佔領,眾多腳伕和生意人都被攔開,遠處停乘的大船,足足有四五艘,光看外表與旗幟就知曉不是一般人等。

當楊子謀趕到的時候,正主已經坐在豪華馬車內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