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補足短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天傍晚,獨立團正在夕陽的餘暉下訓練。

這段時間獨立團白天在七嶺山上挖洞建廠,閒暇以及收工回村時才找抽空訓練。

不過訓練其實沒多少內容,就是熟悉春田步槍的操作。

正常熟悉步槍的操作,那都需要打上幾百發子彈找點手感。

八路軍就沒這麼闊氣了。

他們的訓練就是一遍又一遍的模擬子彈上膛,然後抵肩瞄準靶子,嘴裡發出“叭”的一聲槍響,接著就做戰術動作再打下一發。

這沒辦法,子彈金貴,平均每人只有25發,哪裡是訓練能打得起的。

據虎子說,八路軍的習慣是只有上戰場前才允許打幾發實彈,之後就得一邊打鬼子一邊練了。

也難怪八路軍在戰場上總體素質比不上鬼子,鬼子那一個個都是用子彈喂出來的。

不過這對獨立團似乎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拉栓式步槍都差不多,何況這“中正式”、“三八大蓋”、“花旗中正式”全都是仿製毛瑟步槍,戰士們早就熟悉了。

王學新倒是試著打了幾發子彈。

槍況很好,槍聲清脆且偏移量小,三百多米外不用瞄準鏡也能精確命中。

M1這種半自動步槍的好處,就是既可以當作步槍用,危急時需要火力輸出時也可以短時間打出多發子彈。

區別只是扣扳機的速度慢與快,這個可以自己看情況控制。

王學新試槍時就把一眾部下給驚到了,他們一個個都圍了上來,一臉豔羨的叫道:

“連長,這啥槍啊?跟咱們的都不一樣!”

“對啊,這都不用拉栓,這槍好!”

“啥時候給咱們也弄上一支唄!”

……

這時知道內情的謝寶慶就上來了:“去去去,一個個都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這槍是洋鬼子送咱連長的,全軍就連長這一支,就你們也敢跟連長爭?”

這麼一說戰士們就全都不說話了。

八路軍的確不搞特殊化,但這並不代表大家都得一樣。

這批軍火都是王學新從洋鬼子那換來的,何況這槍還可以說是孫爾威憑私人感情送的東西,別人當然沒道理眼紅。

用李雲龍的話說,就是:“誰要是眼紅,你他娘的也搞幾條生產線幾萬支槍來,別說幾萬支了,能搞幾百支來,我李雲龍求爺爺告奶奶都把這槍給他送去!”

李雲龍這是打著一手好算盤。

M1步槍雖說是目前最先進的半自動,但怎麼說也是制式步槍,目前造價100多美元一支(狙擊型貴些),大概抵春田四支,李雲龍卻想用幾百支來換。

蘇欣這段時間也是一天到晚在山上跑……這小丫頭工作上的認真勁那是沒話說,連著中午都沒回村的。

其實戰士們中午都沒回村。

這是因為從村裡出發到七嶺山就得一個多小時,中午要是回村吃飯,一來一回路上就得多耽擱三小時,一天下來幹不了多少活。

於是炊事班那就是早上做好飯讓戰士們每人用飯盒帶著,中午就在山洞裡將就著吃一餐,稍事休息後接著幹,直到下午天黑前回村。

因此王學新與蘇欣雖然都在三家店,接觸的時間卻不多……王學新一直都在村裡守著電臺負責與孫爾威聯絡。

李雲龍因為擔心漏了什麼,還給王學新配了四個電臺兵一個通訊員,輪流守著電臺一刻都不放鬆。

甚至連王學新都被電臺給“綁”著了……離開前必須報備,而且不得出村,以便通訊員能隨時找到王學新。

不過蘇欣總能找些機會來找王學新。

比如……

“小王同學,生產手冊裡這幾個單詞沒看懂,你幫著問問?”

“小王同學,這寫的零件以前沒見過,具體型號是什麼?”

“小王同學……”

……

有些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王學新不相信蘇欣不會。

不過說實話,除了這些藉口,蘇欣還真沒理由往王學新的宿舍跑。

今天蘇欣的藉口就是與王學新一起訓練。

這個“藉口”很合理,因為這時代大家都有可能上戰場,基礎軍事訓練是必要的。

問題是步槍這玩意八斤重,拉栓時還需要單手撐著,尋常男同志都有些困難,何況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蘇欣。

“小蘇同學!”王學新對正吃力的拿著槍趴在地上做戰術動作的蘇欣說:“女孩子家就別想著打長槍了,盒子炮練一練就成!”

“那可不行!”蘇欣不服輸的一揚頭,回答:“我是六分廠廠長,要是自己生產的槍自己不會用,怎麼知道哪些是合格的哪些是不合格的?”

這話懟得王學新啞口無言,蘇欣的確有必要多瞭解這步槍。

然後蘇欣像是想起什麼,一咕碌就坐起身來並把槍立在地上,說:“小王同學,我想到我們廠的一個短板。”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什麼?”王學新疑惑的問。

蘇欣從腰間子彈袋裡掏出一枚子彈在王學新面前一晃,說:“我們到時候能生產步槍也能生產子彈了……難道還用黑火藥做發射藥?”

王學新愣了下。

蘇欣這話說的是,用黑火藥做發射藥有諸多缺點,比如打幾發子彈就要清理槍管,再比如嚴重影響射程還有很多煙霧等等。

這如果是在以前,倒是無所謂。

反正復裝子彈質量差,用黑火藥再差一點也沒什麼大不了。

但是現在……

其它東西都是花旗國生產線生產出來的精良裝備,還能裝填黑火藥?

王學新之前沒有在意,是因為八路軍也能生產無煙火藥,在技術上不是問題。

生產無煙火藥的技術並不困難,它就是把硫磺和硝石點燃,產生的硫類氧化物氣體與水融合就製成硫酸、硝酸等,進爾就可以製成硝化棉也就是無煙火藥。

問題在於八路軍沒有裝置,而是用水缸取代鉛室,於是產量很低無法滿足需求。

王學新想想覺得也對。

如果只是購買裝置而不需要技術,應該花不了多少錢,為什麼不從孫爾威那購幾套裝置來補足這個短板呢?

反正帳戶裡已有些餘額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遠征士兵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