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電晶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學新沒有直接給出圖紙,因為他認為這會讓圖靈心生懷疑。

王學新問了三個問題。

“圖靈先生!”王學新問:“電阻可以用矽製作嗎?”

圖靈想也不想就回答道:“當然可以,矽的導電性介於導體和半導體之間,這沒什麼問題!”

“矽可以製作電容嗎?”王學新又問。

“可以!”圖靈很肯定的回答,接著他臉上就帶著些疑惑:“你問這個做什麼?”

王學新沒有回答,他緊接著又問了一個問題:“既然電阻、電容、二級管、三級管都可以用矽製作,而一個完整的電路又只需要這些,那為什麼不把它們全部在一塊材料上製作完成呢?”

圖靈一愣:“在一塊材料上製作完成?你的意思是,在一塊材料上把所有器件刻出來?”

王學新點了點頭。

圖靈馬上就明白了這個想法的意義,他驚叫起來:“上帝,團長同志!這真是一個天才的想法,把所有元器件刻在一塊材料上,這就是把一塊材料當作幾個元器件用了,這,這……這如果能成功的話,就能把成本縮小到幾分之一!”

王學新只是笑了笑不說話。

其實這能節省下的成本何止是好幾倍!

這時代10美元只能買到一個電晶體,現代同樣是10美元,就能買到整合在晶片上的兩千萬個電晶體。

如果把這兩千萬個電晶體按10美元的價格出售的話,其價值就是2億,而且還是美元。

不過王學新當然不會跟圖靈說這些,這是時代的局限性,圖靈很難想像將來會有這程度的發展,就像積體電路的發明者基爾比也想像不到自己的發明會造成如此巨大的變化一樣。

得到王學新這個建議後的圖靈,馬上就一頭扎進他的試驗室……他急著要把王學新說的變成現實,於是就沒空理王學新了。

王學新也不介意,科學家大多都這樣,他們滿腦子想的都是他們的理論和資料,沒有多少交際的空間。

接著王學新順便去了對面的兵工廠一趟。

有時王學新都不太分得清兵工廠和研究所了。

按王學新最初的想法,是研究所專職搞研究並培養研究人才,兵工廠就負責生產武器裝備。

但發展到現在,就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也就是研究所裡擺滿了武器裝備,兵工廠裡也隨處可見研究人員。

王學新仔細想想會出現在情況其實並不奇怪,因為此時是戰時,研究所絕大多數都在研發武器裝備基本沒有民用方向的……就算有民用利益也暫時不考慮,比如激光測距儀就有很大的民用價值。但現在這時候軍用都不夠哪還會去搞民用的。

於是研究所自然而然的就跟兵工廠融合在一起了。

比如現在,當王學新在工廠裡找到蘇欣時,她正和蘇禮國、陳傑風幾個人在數控機床前一邊看著圖紙一邊生產。

看到王學新上來,蘇欣就迎了上來問了聲:“你來了啊?”

王學新“嗯”了一聲,看了疲憊的蘇欣一眼,回了句:“蘇廠長,辛苦了!”

蘇欣眼圈一紅,輕輕的點了下頭,眼裡盡是幽怨,不過很快就抬起頭對著王學新笑了笑,回道:“不辛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然只是一個眼神交流,對話也很平常,但王學新卻能理解蘇欣的心情。

蘇欣這是怪王學新這麼長時間都沒來看她了,這下要是能敞開了說,她準會生氣的瞪起了眼睛:

“小王同學,你已經有半個多月沒踏進兵工廠了吧?”

“兵工廠是後孃養的還是離你很遠?就這麼不受你待見?”

“怎麼說這兵工廠也為國家為部隊輸送了那麼多的先進裝備,關注下有那麼難嗎?”

……

蘇欣永遠不會說“你就不能來看看我”這樣的話,她會找一大堆藉口。

所以她才感到委屈,但她同時又能理解王學新……

“這一仗才剛打完呢!”

“人家不是忙著嗎?”

“這又是研發裝備又是指揮的,還得應付鷹醬毛熊那幫人!”

“自己都知道這些,怎麼還能怪他!”

……

然而,這越發讓蘇欣感到委屈,因為她就連生氣的理由都沒有,還得自己說服自己。

不過,王學新只嘆了口氣,帶著些許苦澀朝蘇欣笑了笑,蘇欣就感覺一切都煙消雲散了。

“團長!”

“團長!”

……

蘇禮國幾個人也圍了上來。

王學新看了看正在執行的數控機床,問:“現在情況怎麼樣了?”

蘇禮國回答:“其它的沒什麼問題,鐳射近炸引信已經試驗成功了,精確度比無線電近炸引信更高,問題就在於它需要用數控機床來保證精度!”

這些王學新是知道的,他問了一聲:“一臺數控機床需要多少個電晶體!”

這個問題就要由負責這專案的蘇欣來回答了,她說:“理論上一共需要兩千多個!”

(注:第一臺數控機床於1952年研制成功,一共用了2000多個電子管)

王學新被這數字嚇了一跳。

圖靈的一個計算機只需要800個,而一臺數控機床卻要2000多個。

不過想想又覺得不奇怪,圖靈的那個計算機只是能滿足基本的運算需求,也就是說圖靈只是用來做實驗的,沒有希望它能做什麼。

但蘇欣的這個數控機床卻是實實在在的可以做事的,其中不僅有計算單元還有控制單元反饋單元等等。

蘇欣補充道:“能用電子管代替的我們都用電子管代替了,但至少還需要七八百個電晶體……”

王學新明白蘇欣說的,用電子管取代電晶體雖然降低了成本,但必然就存在安全性可靠性不足的問題,工作時只要有哪個電子管燒了、壞了,就足夠蘇欣和技工們忙上一陣子了。

蘇禮國又上前說了句:“團長,我們發現激光制導也同樣存在類似的問題,要想保證精度就要用數控機床生產。所以,我們現在很缺電晶體,應該說緊缺,可我們現在每天還要給鷹醬2000個電晶體,這是不是可以緩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遠征士兵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