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王副市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啊,陳廠長掉下臺去了……”

“阿,陳廠長暈過去了,頭在流血……”

“市裡的車過來了,啊,是市領導王副市長……”

人群中突然傳出莫名的尖叫,然後就見陳廠長掉下高臺,然後頭破血流的,好像不省人事。而恰到好處的,市領導的車也到了,王副市長一下車就正好看見這一畫面。

“你們都讓開,這是做什麼?罐頭廠是市裡改行先鋒的第一站,陳廠長也是黨政一體的先行試行人員,你們對廠黨高官這樣,是對我黨的不滿,還是有什麼意見?如果有什麼意見,請文明按程序的向市裡反應,而不是用這種暴力行為反抗常的領導,都讓開,馬上打10……”王副市長一臉的怒容。

而邊上恰到好處的又有人馬上去打電話,去外面找救護車。

不知是不是錯覺,賀子龍眼尖,好像看到,剛才陳廠長好像是自己掉下去的,而且手保護了頭部,怎麼就會暈過去?而且那頭破血流的,怎麼總感覺那血也不自然?

不過,賀子龍也知道在這種情況下,還是少說話為妙。

聽到,罐頭廠是市裡改行先鋒的第一站,陳廠長也是黨政一體的先行試行人員,賀子龍倒是有種晃然大悟的感覺。原來如此!

沒錯,根據他所知的情況,在重生前,九十年代實行了廠長兼任黨.高官。黨政一把抓。但細定於哪個城市,哪個時間推行開的這個安排,卻各不相同。

看來在魔都是這個時間點了!

但,工人為工廠真正的領導人,廠長只是管家,這個觀念執行了二三十年,突然就說他們不能當家做主一樣。只怕會搞的太突然,別說下面受不了,上面的觀念也沒完全下定決心。

所以,陳廠長這是真用苦肉計啊。拉出市領導來背書,幫自己立威,慢慢的過渡過去後,他就能有話語權了。

不錯,看來他們這裡的生產線,也是為了試點原因,給安排下來的。

原來如此啊!

要說圍觀在這裡最淡定,並且也不動手,動嘴的那幾十號人,除開賀子龍這些,那就是一群特殊的工人了。也不能說是工人,而是臨時工。

這不,他們就看個熱鬧,甚至莫名的有人恰好的說話,大叫,好像也是出自他們當中的一些人。賀子龍想了想,笑了,看來陳廠長有意拉攏一下臨時工,成為自己人。

不過,這個想法也不錯,只少臨時工工都是肯做實事的人。

示個例子,就像賀子龍以前認知的家鄉有個國企在工廠。

有編制的工人,打掃衛生,三十多人掃一個不大的院子,看各個幹的辛苦,但過了半天,硬是沒掃完。掃一會歇一會,聊一會天,一會走幾個,一會又走幾個。

這企業一共有160多人,一線上一個工人都沒有。什麼,你說沒工人,一線上面誰在工作幹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呵呵,臨時工啊!

都是什麼人幹呢?都是農民工。

當然,這個農民工和後世的農民工概念不同。真的是臨時,不像後來的說是臨時工其實是背鍋的。農民工和工人工資待遇是完全一樣的。這就導致了工廠機關裡大批人閒的沒事喝茶看報紙打毛衣睡覺,而一線人員必須使用大批農民工。

80年代國企與其說是一個企業,不如說是一個社會組織單位。

還有各地的糧站,那當年牛比的很。

當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退伍兵自選單位,選政府法律機關的非常少。稍微有點本事的都擠到商糧供。

所謂商糧供,後世可能很多年輕人不知道了,商是商業局系統,百貨大樓等,糧食是指糧食局下糧所糧店等,供是指各地的供銷社。當年計劃經濟體制下,這三大系統那可是牛逼到爆的。此外還有物資局,工業局,以及比上面的都牛逼的外貿局。

賀子龍隱約記的,家鄉的糧所職工的問題,後來看工人們整理的上訪材料,改制之前,這糧站大約有70人在冊,其中40人根本就沒見過,是男是女高矮胖瘦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完全是隱形人吃空餉的。還有十來個請長假的。

真正在一線堅持工作的也就十來個人,從另一方面來講,只要十來個人就能維持整個糧所的運作,其他都是多餘的。

-

“好了,你們全都散了,這次的政策變動,是中央的意思,你們要是有意見,不副市裡的領導,也可以上訪。但是,現在如果再有人反對和圍攻陳廠長,我們絕不輕饒,一定按章,按紀處理。當然了,你們要真有困難,也可以現在就說給我聽,我們市裡也不會坐看困難群眾和工人兄弟的事,得不到關注的……”

王副市長的話在空地上空飄動起來,他說了很多,各種口氣轉換。

民不與官鬥,也是深入中國老百姓骨子裡的思維。之前的工人面對廠長,那真不拿廠長當官看。但如果牽扯到我黨,和真正的官,那怕再不服管的工人和一些人,也會老實很多的。

所以,很快,這些工人們陸續散開回去一部分,也有一部分上前向王副市長交遞請願書,以及匯報工作意見書之類的。而當,***的人過來後,給所有工人許諾,這個月還有獎金時,所有人都散開了。

“這位年輕的王副市長還真是一位幹吏,有種讓人好像看到了後世電視裡,達康書記一樣的人,嗯,看來以後少不得要和他多打下交道了……”人群散去,吳應熊也代表八寶酒廠過地駢表示了一下。

而賀子龍站在遠處,悄悄的打量著!

說起來,聽到的和親眼見到的,好像給人的感觀確實是不完全一樣的。賀子龍記得當時自己找線人瞭解一下,現在的魔都市裡一些市領導是哪些,有什麼情況時,好像也對這位王副市長的個人經歷,多看了幾眼。

三十歲左右的市長級別人物,放在後世紀非常罕見,但90年代初卻極為平常。所以,關注他並不是來自這一點,而是其它。改革開放初期人才匱乏,但凡是正經的大學畢業生,都能獲得良好的仕途發展,賀子龍就有一位姨夫,就是市裡宣傳部的一把手,當然,那是若干年之後的事了。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