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新公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而呂芳自2014年退出從業了十年的酒店、餐飲行業後,用了5年時間轉型網際網路營銷。

但朋友看重她的餐飲從業經驗,再加上對網際網路營銷策劃的熟悉,認為他們一定可以透過網絡營銷成功打造一家網紅火鍋店。

不掏錢,還有股份,這對呂芳的誘惑力還是有點大的,再加上當時她公司的銷售模式中夾雜著大量欺詐手段,於是便答應一起去開店創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結果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呂芳就徹底斷了再做餐飲的念頭。

就餐飲行業的特性而言,餐飲業永遠有搞頭,而且現金流充足。

但他們真正開店後,才發現這一切都只是表象,外行人永遠無法理解這個行業可以亂到什麼程度。

但凡合夥的餐飲店,股東內鬥是永遠無法解決的業界難題。

當時他們還不明白,股權一定不能平均分這個道理,他們的店鋪包括呂芳在內共有4名股東,除了給呂芳的股份外,剩餘股份3人平均分配。

這種股權結構配置,決定了3個老闆享有均等的話語權,呂芳夾在3個同等話語權的老闆之間,可謂是三面不討好。

三個老闆誰都想做老大,偏偏又作死共同制定了這樣一個股權分配,於是轟轟烈烈的內鬥大戲隆重開場。

尤其當整店裝修後,預算嚴重超標達60萬,其中很大一部分錢花得不明不白,不知道錢花哪去了,反正就是花了,結果算賬時3位老闆當著全店員工的面直接上演全武行。

在摩蘇驚訝的眼神中,呂芳憤慨直言,股權分配亂七八糟,合夥人互相內鬥,稍微有點規模的餐飲店,十家有八家是這樣的。

除了老闆之間各種內鬥,後廚和前廳之間,同樣矛盾不可調和。

在餐飲行業,大到星級酒店,小到單店餐飲,很難找到一家後廚和前廳不互相內鬥的餐飲店,如果有,那一定是第9快餐這種級別的發展良好的大中型連鎖店。

呂芳曾經就是厭煩了無休止的內部大亂鬥,才選擇離開酒店業。

誰曾想,為了一個口頭承諾的10%乾股,又掉進了餐飲這個坑。

李鳴在跟呂芳交接時,就旁敲側擊的問出了之前火鍋店為什麼會倒閉的一些緣由。

作為行政部參議,把前任老闆為什麼會倒閉的緣由瞭解清楚,總結經驗和教訓,是李鳴的職責。

問出這些東西的話術他熟門熟路,而呂芳也怒氣衝衝的一股腦吐了出來。

在餐廳靠牆的偏僻處,李鳴和摩蘇坐在一排,對面是呂芳,當呂芳走後,李鳴就對摩蘇道:“你過會兒把考察前任老闆為什麼倒閉的緣由寫清楚並報上去,上面會根據你的報告給你打分,考察你的觀察能力。”

令李鳴沒想到的是,摩蘇輕輕鬆鬆就把考察出的種種緣由寫成報告遞交上去,並得到了陳軒和李夢瑤劉坤等三位頭頭的P1參議考核認定,正式的成為行政部員工。

要知道,多數的行政部待轉正員工是很難在第一次考核就把問題寫清楚的,比如在有些店,前廳服務不行,情商較低的行政部新員工前去調查,就會說是某個新人笨,沒眼力勁,上手很慢,來一個月了還什麼都不會,就因為他而拉低了整體的服務水平之類的。

實際上摩蘇去調查之後寫上來的報告卻發現,根本就是店長的問題。

蒙州路店的店長匡曉經常偷懶,而且她自身的管理水平也有問題,她身上有點當年趙曉娟的影子,她愛甩鍋擅長內鬥。

再者她知道店長的升職,在一方面是跟底下員工對自己的評價有關的,如果把底下的員工都得罪了,他們在自己升職考評的調查時說自己壞話,是會影響升職的,畢竟店裡多她一個店長不多,少她一個店長不少,要是店裡的部分人因為受不了她的脾氣而全體辭職了,店就得癱瘓,所以她這種跟部分同事嚴重不和的人是很難升職的,而匡曉也不想得罪店裡跟自己關係好的老員工,店裡的一些事就只能和稀泥了事了,和稀泥就必然導致前廳人員的工作鬆懈,出現差評。

差評就要找出原因,行政部會派人來調查,匡曉就採取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法,拉攏前廳後廚的老員工排擠新人,甚至有些事故意不怎麼教新人,在教新人時表現得邋里邋遢,故意敷衍了事,彷彿老員工都是這麼幹活的,在新人不在旁邊的時候,做事又幹淨利落,衛生什麼的都打理得非常好。

表面上一套,背地裡一套。

其實這些新人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老人除了愛偷懶,其實做事幹淨利落,根本就不像在教自己時的敷衍了事。

出了事就是新人的問題,新人太笨,不適合幹餐飲,反正不是我們的問題。

而新人在辭職時,往往都會說“家裡有事”,“離家遠”,找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畢竟自己受到排擠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誰也不願意往外說。

這導致真正的原因根本查不出來,情商較低的行政部人員在調查時往往會被表象所矇蔽。

再者,行政部人員的工作表現是很容易就能跟新人區分開來的,店裡已經養成了生態,老員工看到行政部員工前來調查都會盡力討好,過段時間行政部的人員走了,服務水平又會下降。

摩蘇看清這一切後,只感嘆那十幾個被排擠走的新人,本會有光明的前途,但因為匡曉,一切都不一樣了。

他們辭職後,或許會憎恨星漢吧,或許會認為整個星漢公司的管理都是混亂的。

想到這裡,不知怎的,他心情有些不好受。

不過他也只能努力工作,去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

摩蘇的報告交上來後,李鳴去查證,發現事實確實如此,如此江城的地區總監劉坤,就決定把匡曉作勸退處理,蒙州路店裡的老員工也養成了不好的工作習慣,尾大不掉,所以半個月後就會拆分到各表現好的店,接受好的工作氛圍改造。

並持續觀察這些員工的工作狀態,實在不行的就安排到食品工廠去。

蒙州路店的這次考核,也是摩蘇升任P2級參議的考核。

李鳴都沒想到,摩蘇能在入職的一個月內,就升為P2級參議,只在心裡感嘆,或許這就是天分吧。

一般來說,行政部的人員由P1升P2,長則一年半載,最短也要三個月左右,自己當年也是因為運氣好,恰巧見識過海底撈好的宿舍管理,一對比就明顯看出差距,才成為了第一個行政部員工。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