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七章 資訊高速公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要是安格斯所長也能在三年內,讓KrF光刻膠技術超過IBM,我承諾獎勵光刻膠研究所研發團隊200萬美元,其中50萬美元獎勵安格斯所長!”

四十九歲的加州理工大學材料學專業博士、光刻膠研究所所長安格斯也是美國光刻膠方面的權威之一。

“請董事長撥給我500萬美元的研發經費,我一定率領光刻膠研究所在三年內超過IBM的KrF光刻膠技術!”

“安格斯部長,我現在就答應你!”

孫健高興,誰說美國科學家不為錢拼命?

眾人一臉的驚訝。

“多謝董事長!”

安格斯高興,心中早有了規劃。

“隨著全球資訊網、全球資訊網瀏覽器和網頁伺服器的免費開放,我預測網際網路的時代即將降臨,一步先步步先,GG成立合資公司 GeophysiG I CPIC,注冊資金2000萬美元,GCA以一百畝土地折價100萬美元和1000萬美元現金入股,佔股55%,PENG以網頁瀏覽器PE2.0和網頁伺服器Pe2.0英文版的版權折價900萬美元入股,佔股45%,聯手進軍網際網路!”

今年四月,PENG已經在美國拿到PE1.0和Pe1.0的公司發明專利。

一旦註冊成立,GPIC拿到入網許可證和營業執照,PE1.0和Pe1.0就能率先接入美國網際網路,PN將變成GPN。

------

光刻機屬於半導體產業皇冠上的明珠,屬於高投資高收益的產業,半導體產業更新換代迅速,而新產品總是需要至少一到三年時間由多家廠商通力磨合,改善問題和提高良品率,光刻機技術一旦落後,客戶流失,一時半刻很難迴歸。

GCA只能另闢蹊徑,用ArF準分子激光器專利技術換到磁懸浮式雙工作臺系統的專利授權,免費使用,提高光刻機製程工藝的精度,達到Nikon光刻機的製程工藝,利用磁懸浮式雙工作臺系統能提高35%生產效率的優勢,吸引高端用戶迴歸,搶佔Nikon佔據的高階光刻機市場份額,扭虧為盈。

即使GCA光刻機半導體研究院十年內也研發不出EUV,但研製EUV的過程就是提高GCA光刻機光源效能的過程,透過與蔡司公司通力合作,必能提高光刻機的製程工藝,要是能在一年內研制成功350nm製程工藝的光刻機,藉助於磁懸浮式雙工作臺系統,GCA就能實現彎道超車。

GG成立合資公司GPIC屬於關聯交易,但為陷入瀕臨破產的GCA公司尋找出路,出謀劃策,拿出真金白銀,讓GCA控股,坐的正行的端,作為控股股東,董事長孫健一錘定音,召開股東大會只是一種形式。

今年一月,克林頓上任後不久,就授權成立了“資訊基礎設施特別小組”,由商務部長羅恩領導,副總統戈爾、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勞拉以及一批經濟、法律、技術專家和電信工業界代表組成。

“資訊高速公路”建設貫通美國各大學、研究機構、企業以至普通美國人家庭的全國性信息網絡,是以資訊交流為目的的基礎設施。

“資訊高速公路”成為美國如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建立“資訊高速公路”的技術條件已經基本成熟,只需作商業化調整和試驗就可應用,資料、文字、聲音、影象和電視節目都能夠透過電話線、有線電視輸送線或無線電話網傳送和接收。

美國政府有關“資訊高速公路”的政策已初步成型,不久將以法律草桉形式提交國會討論。

在中G註冊成立的鯤鵬軟體公司在美國成立網際網路公司,涉及到國家資訊保安,在美國是不會被容許的,成立由GCA控股的GPIC就簡單了。

網際網路是燒錢的行業,短時間內不會產生效益,經營不好可能出現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靠國家大量投入巨資也不能解決實際困難,美國出臺了鼓勵私人企業投資,促進並保護私人企業間的競爭,公眾都有機會獲得服務;避免在資訊擁有方面出現“貧富不均”現象,出臺維護技術設計上的靈活性等五項政策。

從九零年開始,美國出現經濟緊縮,為了刺激經濟,美聯儲連續10次降息,年利息從5.75%百降到如今的3%,降了300個基點,歷史罕見。

美國九一年的GDP增長率為-1.6%,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九二年六月失業率高達7.8%,大約近千萬美國人處於失業狀態,由於經濟不景氣,老布什的民意支持率持續下降,被迫下臺,提倡建立“資訊高速公路”的克林頓上臺。

四十六歲的克林頓上臺後,採取了一系列減少財政赤字、抑制通貨膨脹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拉開了美國九十年代經濟繁榮期的序幕。

在克林頓的推動下,參眾兩院透過了關於建設美國高速資訊公路的法桉,一項雄心勃勃的高科技建設計劃“國家資訊基礎設施(NII)”宣告拉開序幕。

劉小坤和葉津跟隨孫健到美國來,利用在GPIC建立的區域網,測試英文版PE2.0和Pe2.0的運轉,等拿到營業執照和入網證,GPN將接入美國網際網路,在運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重生者要就不做,要做就做成世界第一!

隨著個人計算機在美國普及,幾千萬臺計算機之間的資訊流通如今主要依賴於二進制資料在電話線中傳輸;雖然美國電話普及率現已高達93%,但計算機之間資訊交流的渠道依然因為技術原因只相當於汽車剛出現時的諸多“羊腸小道”,速度、容量和效率無法提高,路徑並非十分暢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鋪設光纖的“資訊高速公路”勢在必行!

一棟閒置的三層樓,辦公室和倉庫有一千多平米,美國裝修工人們正在簡單裝修,在GCA資訊部副部長埃布爾和軟體工程師艾布特、來特、張紅剛、邱國棟等的幫助下,購買一批IBM586電腦、一臺IBM企業伺服器、路由器、調制解調器網絡卡和等網路通訊設備和光纖,劉小坤和葉津指導大家建立區域網,讓這群軟體工程師率先使用,然後擴充套件到研究院和G中的BUG。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