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三章 雙工作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魏總,鄧院長,公司哪天生產一條6英寸晶圓、1um製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我就拿出淘寶控股公司擁有的500萬股京城半導體裝置的股份,作為股權激勵,獎勵給做出貢獻的科研人員、管理層和優秀員工,等公司股票上市半年後,這二百萬股票作為職工股可以上市交易。”

淘寶控股公司投資BSEC3億元,擁有3億股,佔股60%,還有其他四家國有股東,重生者不可能拿出淘寶控股公司擁有5%的BSEC股份贈送給管理層、科研人員和其他員工,還容許配股5%。

人人都有股份,不如股權激勵的效果好,還能吸引高層次科研人員。

重獎之下必有勇夫!

啪啪……

六個人不由自主的拍起了巴掌,眼前一亮。

一旦研制成功6英寸晶圓、1um製程工藝的光刻機,極有可能收穫科技進步一等獎,研究員歐陽明和陳偉長還有可能更進一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旦上市,大家名利雙收!

“鄧院長、歐陽副院長、陳副院長,九一年四月,我在荷蘭ASML公司,在總經理普拉多的陪同下,參觀ASML光刻機時,突發奇想,一臺光刻機內要是有兩個承載晶圓的工作臺,一個工作臺曝光,一個工作臺測光,相互獨立執行,能否提高光刻機的產量和製程工藝?當時忍住沒有告訴普拉多,你們覺得在一套光刻系統裡配備兩個工作臺是否可行?”

孫健暫時還不想告訴眾人,他投資了ASML30%的股權。

光刻機主要由光源、光學系統和工作臺三大核心部件組成,光刻機工作臺主要承載晶圓按照指定的運動軌跡做高速超精密運動並完成一系列曝光所需動作,包括上下片、對準、晶圓面型測量和曝光等。

美國公司的極紫外光、德國公司的光學系統和自創的雙工作臺系統是ASML光刻機成為光刻機霸主的三大法寶!

Nikon和佳能前世都沒有攻克雙工作臺技術,不得不購買ASML的雙工作臺系統公司發明專利。

前世有個華清教授帶著團隊研發成功光刻機雙工作臺系統,打破了ASML的壟斷,並成立了一家高科技公司,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光刻機雙工作臺系統公司發明專利的企業。

BSE差得太遠,光刻機是一個高科技系統性工程,迎頭趕上需要時間,ArF準分子激光器才剛剛立項,193nm光源還沒有影子,只能另闢蹊徑,要是能研發成功光刻機雙工作臺系統,BSEC就能在全球光刻機行業中有說話的資本。

重生者只知道光刻機雙工作臺技術是ASML壟斷高階光刻機的三大法寶之一,但設想如何變成現實就不是重生者能左右的事情了。

“雙工作臺?董事長,我覺得有些難度,我們馬上集中三家單位的相關科研人員聯合攻關,一旦開發成功,拿到公司發明專利,其他光刻機公司想提高晶片的製程工藝精度和效率,不得不採用這項公司發明專利,公司就是靠收取這項專利費也能生存!”

鄧國輝、歐陽明和陳偉長眼前一亮,赫然開朗,心裡慚愧,以前怎麼沒有想到?

“鄧院長,我給你們推薦江城曙光通訊自動化裝置研究所的顧問、鍾德偉教授的研究團隊,利用三家研究所現有的裝置和材料開始研製雙工作臺,嚴格保密,開發成功後,根據貢獻大小,我個人出資一百萬元,獎勵管理層和技術團隊!”

前世,華中大學的鐳射技術和工業自動化技術實力超過華清,經過近四年的發展,林啟峰和鍾德偉領導的曙光通訊自動化裝置研究所在通訊設備自動化技術方面處於國內第一。

一百萬元可不是小數目,BSEC出錢就要與其他三家G有股東董事開會商量,重生者也不想揹負拿G有資產籠絡人心的壞名聲。

“好的,董事長,我親自去請!”

魏建國知道大名鼎鼎的江城曙光通訊自動化裝置研究所,只要孫董事長打招呼,一切都迎刃而解。

------

“首長,您好!”

孫健拿著2500萬元美元外匯額度的申請報告和購買清單,來到事先約好的朱副領導辦公室。

BSEC在京城工商局登記注冊簡單,但三家研究所和三家配套工廠的人員、機器設備和材料從原單位的剝離和搬遷是個複雜的系統性工程,李濤、劉芳、楊昌霞、張斌和鍾國華乘飛機來到京城,葉茂派人協助魏建國、李昌傑和錢國培登記造冊,與公司管理層、技術人員和普通員工簽訂勞動聘用合同和技術保密協定。

公司人事部、財務部、保衛部和後勤保障部相繼成立。

鄧國輝、鍾德偉、歐陽明和陳偉長率領一百多人的研發團隊,在中K院半導體設備廠,開始研製雙工作臺的工藝和裝置,這相當於加入BSEC的投名狀,名利雙收,工作熱情空前高漲。

ArF準分子激光器專案、5英寸矽晶圓專案和光刻機新鏡頭項目前期準備了好幾年,如今資金到位,購買先進的實驗裝置和新材料,厚積薄發。

張宏偉和鄧文林率領八百多名員工和一百三十多輛(臺)車和建築設備進入了工地,要在八個月內完成十二萬平米的建設任務,任務艱巨。

一群大領導出席了奠基儀式。

這是國W院督辦的G家重大建設項目,各方面都開了綠燈!

椰城濱海路順圓花園小區專案第三期工程的主體工程已經完工,楊德波率領三百多名外地員工打算返回鵬城,原計劃休息半個月後,加入到寶安區住宅示範小區的建設中,接到命令,率部乘火車趕往京城。

謝衛民也派來了三百名員工。

張斌和鄧文林帶來了二百名員工。

楊德波率領三百名員工還在路上,還有一百五十多輛(臺)車和建築設備還在路上。

“孫健辛苦了,過來坐!”

朱副領導一臉尷尬,他已電話詢問魏建國,BSEC的籌備情況?

三家只能勉強湊齊一套光刻機半導體裝置和材料,孫健另外投資25000萬元訂購一套新的裝置和材料,還為研究所添置1000多萬美元的機器設備和材料,需要2500萬美元的外匯額度。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