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三章 多方爭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十五億元人民幣的中日合資公司在這個時代屬於鉅額投資,需要日本外務省和中國外經貿部批准,經過京城工商總局同意,才能註冊登記,到稅務部門辦理稅務登記,到外管局辦理外匯登記,到指定銀行辦理基本賬戶開戶……

去年,全國財政收入只有二千九百三十七億元,滬海財政收入二百八十四億三千六百萬元,江城財政收入只有二十九億四千七百萬元,鵬城財政收入只有二十一億七千萬元。

------

“孫董事長,公司總部同意了,公司全權委託我和渡邊橫山先生負責與孫董事長商談,成立曙光東芝晶圓公司的合資事宜,這是公司的委託文書。”

一週後,中村太郎、東芝半導體裝置公司副總經理渡邊橫山和東芝公司法律顧問橫山景伍來到公司總部。

中村太郎已經被任命為東芝公司駐中國辦事處總經理,負責處理東芝公司在中國的公司事務。

“我與中村先生打交道已經不是一天二天了,合作愉快!我們雙方將合資公司的大方向定下來,走流程就交給專業人員去辦。”

中外合營企業簽訂的合營協議、合同、章程,應報國家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審查批准。審查批准機關應在三個月內決定批准或不批准。合營企業經批准後,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主管部門登記,領取營業執照,開始營業。

八八年成立江城鯤東科技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時,就是由公司法務部部長鍾國華代表江城鯤鵬軟體公司擬定參與合資法律文書,這次合資金額達到十五億元,為了慎重起見,孫健這次還打電話從香江叫來李國才和孫臨景,協助鍾國華擬定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擬定參與合資公司的法律文書。

李濤、劉芳、楊昌霞和張斌等公司高層擔心,一億一千萬美元的黑市價相當於九億二千萬元人民幣,孫總會有辦法解決,但一旦投進去,公司的流動資金幾乎枯竭。

只有李國才和孫臨景知道,孫總當初成立香江曙光貿易投資公司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成立一家半導體生產公司,投資一億一千萬美元對香江曙光投資公司不會造成影響。

孫總去年十一月三十日,投入五千萬美元做多日經股指期貨三月份合約,加了十倍槓桿,到如今的收益都有八千多萬美元。

孫總不想暴露實力。

透過雙方協商談判,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和日本東芝半導體裝置公司合資成立曙光東芝晶圓股份有限責任公司(Twilight Toshiba FAB,簡稱TTFAB),合營期十五年,注冊資金十五億元人民幣。

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出資八億四千萬元人民幣入股,佔51%,東芝半導體公司出資五億六千萬元人民幣和六英寸晶圓、1um製程工藝入股,佔股49%。

TTFAB將投資十三億二千萬元購買一條由東芝半導體公司生產的六英寸晶圓和1um製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八千萬元人民幣作為購買生產用地、建設廠房、配套設施、員工培訓和流動資金。

經營範圍:為國內外客戶代工生產晶片等。

------

“Z理,這是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和東芝半導體裝置公司成立TTFAB簽訂的合營協議、合同和章程。”

接到李濤遞交《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和日本東芝半導體裝置公司合資成立曙光東芝晶圓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申請,對外貿易部孫部長一看十五億元的投資金額,立馬給李領導打電話彙報。

李領導高興地跑到對外貿易部。

由於國家財政緊張,從八十年代末到如今,全國積體電路行業固定資產總投入僅十五億元人民幣,不到三億美元,如今遠遠的落後在韓國和寶島地區的後面了。

國內除華晶公司外的四十八家積體電路廠、配件廠及十個積體電路專用設備廠,八九年底共欠銀行貸款九億多元,盈利艱難,沒有資金繼續引進新的半導體生產線和先進的晶片製程工藝。

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是國內第一家投資半導體生產線的私營企業。

“孫健這個年輕人不簡單,為國家解決了計算機作業系統受制於人的難題,如今又打算為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的發展做貢獻,還不需要國家投資,應該大力支持!孫部長應該馬上組織相關人員開始審查TTFAB的合營協議、合同和章程,嚴格按照制度辦事,如果沒有問題,應儘早的批覆。”

“好的,Z理。”

------

“孫總,我代表中官村新技術園區管委會邀請TTFAB進入試驗區。”

近水樓臺先得月。

在成立TTFAB的申請報告被送到國家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的第二天,中官村新技術園區管委會主任、副市長陸雲成就打來電話。

“多謝陸副市長,這次對不起了,TTFAB投資的意向是滬海或是江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孫總,我們下次合作!”

陸雲成也明白,TTFAB的首先之地就是漕河涇新技術園區,那裡集中了滬海貝嶺公司和滬海飛利浦半導體公司等一批晶片研發、生產、封裝和測試的公司。

周圍還有錫城的華晶公司和越州的華越公司。

華越公司是甘省 871 廠在越州成立的 871 分廠,更名為華越公司,先後從日本引進了二手三英寸和四英寸晶圓生產線。

京城東光電工廠(878廠)曾經風光無限,當初引進了一條三英寸晶圓生產線,同滬海無線電十九廠並稱為國內晶片生產的“北霸”和“南霸”,近年來由於資金投入不足,京城東光電工廠如今走下坡路。

八八年十月,滬海無線電十九廠與飛利浦公司合資成立了滬海飛利浦半導體公司,投資八千二百多萬美元引進了國內第一條五英寸晶圓和2um製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已經投產。

------

“孫總,我代表市政府邀請TTFAB進入東湖高新技術園區,承諾按照土地有償使用費的一半有償提供五百畝土地。”

黃市長和劉主任親自上門,心情急迫。

郭懷中去年已經擔任江城市副市長、科委主任,劉傑民接任東湖高新技術園區管委會主任。

三月六日國務院發出《關於批准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有關政策規定的通知》,決定繼八八年批准京城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之後,再批准東湖高新園區等二十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去年江城的經濟發展受到經濟全面治理整頓政策的影響,明顯放緩,虧損企業增多,虧損額增大,財政收入只有二十九億四千七百萬元,首次降低了百分之五點四,市場低迷,需要透過投資拉動當地經濟發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