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一章 Peng Hanka2.0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就是再忙,孫健都會督促在京城有家室的嚴元朝和張金橋,每月一起回京一趟,看看老婆孩子的同時,關注倪光蘭和王輯之研發辦公系統軟件的進展情況?

十一期間,嚴元朝他們沒有聽到訊息。

八六年十月,偉創力在蛇口建立了年產一百萬塊PC主機板的生產線,同時,臺商也陸續在毗鄰的莞城投資設廠,開始生產鍵盤、滑鼠、機箱和電源等。

到八六年底,國內已經建成了中國計算機發展公司、滬海電子計算機廠、魯省電子設備廠、京城738廠、紫金有線電廠、西南計算機廠和鵬城愛華電子等十餘家計算機生產廠,生產0520、0530、長城、東海、浪潮和紫金等品牌,產量由國家控制,儘管它們的價格比進口計算機便宜百分之三十以上,但價格仍顯昂貴,也只有銀行、科研單位等財力雄厚的單位才有機會享用。

隨著中國計算機發展公司於八七年七月南遷鵬城特區,加上本地企業愛華電子、華明和賽格計算機廠,一時間,鵬城和莞城成為國內計算機產業環境最濃、配套最完善的地區。

七月,中國計算機發展公司在鵬城開工建設中國計算機工業第一個規模化生產基地,同時開工建設年產十萬臺顯示器的生產線。

僅鵬城特區,如今就擁有中國計算機發展公司、愛華電子、華明、賽格計算機等十餘家生產經營計算機的企業,生產長城、愛華、華明和賽格等十餘個計算機品牌,專家預測八七年,鵬城特區的計算機年產能力將達到五萬五千臺,長城一家的產量將超過二萬臺。

如今國內市場上,有長城、東海、浪潮、紫金、中華、愛華、SuperPC、華明和賽格等十餘家生產個人計算機的國內企業。

專家預測,八八年,國內計算機的產量將呈爆炸式增長,到八八年底,國內計算機生產量將達到三十五萬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即使出現了聯想和四通辦公系統軟件,孫健也不擔心Peng Hanka2.0的銷售量,而是擔心江城鯤鵬軟體公司的生產能力。

Peng Hanka2.0上焊接了一塊8MB的存儲器,預裝了CCDOS3.2(加入了雙拼輸入法2.0)、Peng WPS Offig Finanagement1.0,不僅能編輯中文,還能管理公司財務,功能強大。

Peng Hanka2.0的批發價一千七百八十八元,零售價一千九百八十八元。

一塊東芝8MB存儲器的批發價就高達四百八十元,一塊IBM的8MB存儲器要五百元。

長城、東海和浪潮三大國內計算機品牌今年上市的286計算機,B記憶體都是焊接在主機板上的,配置了兩個五英寸的軟碟機,一個360KB、一個1.2MB,40MB的硬碟。

鍵盤也從86鍵的XT鍵盤變成了101鍵的AT鍵盤,還配備了滑鼠!

鳥槍換炮!

六四年就發明了滑鼠,八三年,蘋果公司正式推出LISA計算機,這是蘋果公司第一臺使用滑鼠的計算機,八四年Matosh上市,為蘋果公司帶來豐厚收入的同時,也讓滑鼠走進千家萬戶。

80286的記憶體達到了當時前所未有的16MB,能夠模擬內存空間,使得微處理器可以使用外存儲設備模擬的大量存儲空間,這樣就大大擴充套件了80286所能勝任的工作範圍,能同時執行多個任務,最大主頻達到20MHz。

如今國內著名大學除了設定計算機系外,還有計算機軟件研究所或電腦科學研究所,計算機硬件和軟體專家教授一大群,人才濟濟,但除了王選教授主持開發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外,鮮有與國外軟件巨頭一決高下的重量級軟件產品出爐,等意識到差距奮起追趕的時候,已經晚了!

前世個人計算機作業系統被微軟一家獨霸,中央處理器和主機板被INTE和AMD等包攬,計算機老大也成為年輕人的笑料。

在重生者的心裡也留下陰影,孫健如今只敢在計算機軟件上爭口氣。

橫空出世,發生鯰魚效應,聯想和四通最後成長為兩家貨真價實的高科技公司,孫健將是大功一件!

商場如戰場,同行是冤家,孫健也不會放水,給江城鯤鵬軟體公司和江城鯤鵬軟體研究所在國內樹立兩個重量級對手,也是好事,免得眾人以為天下無敵,一旦實力強大的微軟公司進入國內計算機軟件市場,不知所措。

由於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的一百二十多人從八月中旬也開始生產Peng Hanka1.0,月產量不斷提高,江城鯤鵬軟體公司原計劃年底完成的訂單,還有半個月就能完成(包括接受社會的零散訂單),原計劃十一月初開始大規模生產Peng Hanka2.0,十二月十八日,隆重推出Peng Hanka2.0。

突然出現聯想和四通兩大競爭對手,計劃趕不上變化!

“嚴所長,公司本來打算等作業系統開發成功後,再向全國招聘無線電天才、計算機天才和程式設計師,如今國內突然多了兩個重量級的競爭對手,公司也就不藏著掖著了,這則招聘啟事將在十一月八日,在《計算機世界報》上長期登載,不拘一格降人才,先下手為強!”

趙能從辦公桌內拿出早已寫好的招聘無線電天才和計算機天才、軟體工程師、程式設計師和半導體人才的招聘啟事交給嚴元朝。

“好的,孫總!”

嚴元朝哪能不知道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的實力?還有電子三所、燕大和華清等著名科研院所,人才濟濟,精英輩出,他也認識燕大的王選、計算所公司的倪光蘭和四通公司的王輯之,三人在計算機行業內的名望很大,只要三家公司願意出錢,計算機所的軟體工程師都願意出來賺錢,一旦軟體工程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發揮出來,江城鯤鵬計算機軟件研究所的十四名程式設計師就顯得勢單力薄。

因為有重生者為他們指明研發的方向,時常提出一些石破天驚的設想和行之有效的方案,要錢給錢,環境舒適,名利雙收,齊心協力,一項又一項的軟件產品從他們手裡誕生。

孫健才是這些計算機軟件產品上市的最大功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