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七章 猶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滬海無線電十四廠是機械電子工業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的重點企業,六十年代初成立,生產雙嶺牌場效應電晶體、CMOS積體電路及元件模組、整機,有職工一千多人,技術人員二百多人,如今是Peng

Hanka1.0的元器件供應商。

就是劉宏宇不答應,透過他認識滬海無線電十四廠的退休工程師和他華清的同學或校友,或者退休的教授。

多個朋友多條路!

“孫總,我同二個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半導體博士的同學有聯絡,國內積體電路的技術與美國相比,最少相差十五年。”

劉宏宇立馬明白孫健請他倆吃飯的主要原因了,想招聘他,心裡有些激動,也有些猶豫和膽怯。

“劉工程師,你們廠和十九廠如今有什麼重大的投資規劃沒有?”

“孫總,國家正在與外商談判,由我們廠和比利時貝爾公司在河漕涇開發區,聯合成立滬海貝嶺微電子公司,由十九廠、元件五廠、七廠和飛利浦公司聯合成立滬海飛利浦半導體公司。”

這是劉宏宇猶豫的原因。

滬海貝嶺微電子公司是國內積體電路產業的第一個中外合資企業,計劃引進國內第一條四英寸晶圓生產線,為滬海貝爾生產數字交換機的大規模積體電路和半導體芯片的製造、針測、封裝、測試。

“劉工程師,滬海貝嶺和滬海飛利浦半導體公司的成立,對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和江城鯤鵬軟體公司都是好消息,但我還是打算在滬海曙光通訊技術研究所下成立滬海曙光通訊半導體研究部,將研發通訊晶片的框架搭建起來,將來條件成熟就成立曙光通訊半導體研究所。”

滬海貝嶺和滬海飛利浦半導體公司都要成立了,滬海貝嶺這家號稱國內積體電路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滬海飛利浦半導體公司後來改名滬海先進半導體公司,在港交所主機板上市。

前世研發和生產晶片的核心技術被美國、韓國和寶島地區等壟斷了,幾十年都是幫別人打工!要是不在通訊晶片方面做點什麼,不會心安,盡力而為,最後的結果不是重生者能控制的。

“劉工程師知道江城鯤鵬軟體公司是我的公司吧?”

“孫總,我下午從葉津的電話裡才知道,我沒有想到,孫總太厲害了!”

“江城鯤鵬軟體公司如今在國內計算機軟件行業佔有一席之地,我有信心,十年之內,江城鯤鵬軟體公司進入世界計算機軟件產業前十名;我也有信心,十年內,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跟上世界通訊技術的發展步伐!來,大家再喝一杯啤酒。”

“祝賀孫總!”

劉宏宇有感而發,心中震撼,眼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比他的內弟還要小幾歲,領導的江城鯤鵬軟體公司竟然要在十年內進軍世界計算機軟件行業前十名,剛成立一個多月的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竟然也有信心,在十年內跟上世界通訊技術的發展步伐,這對中國科技界意味著什麼?

中科院、燕大、華清、復大等計算機軟件研究所、無線電通訊技術研究所和半導體研究所的一大批學部委員和專家教授們,誰有這種勇氣和信心?要是不認識的話,劉宏宇會認為眼前的孫健,夜郎自大,不知天高地厚?但江城鯤鵬軟體公司如今的成就是靠吹出來的?

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已經開始運轉!滬海曙光通訊技術研究所成立了!研究所大樓動工了!數字程控交換機專案研發團隊成立了!將投資五百萬元建立數字程控交換機實驗室,叔叔葉銘新就SG-1000項目組的總負責人,岳父和內弟是分項目組的負責人。

聽叔叔說,孫總研發SG-1000只是為了鍛鍊隊伍,目標是投資一千萬元研發萬門數字程控交換機,吹牛有什麼用?

聽葉津電話裡說,孫總上午一個電話,八臺東海286電腦就被滬海電子計算機廠銷售科的職工送上門,每臺出廠價二萬五千元,二十萬元的電腦錢輕而易舉的就花出去了?這還有假?

投資五百萬元是什麼概念?

滬海無線電十四廠是機械電子工業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的重點企業,但固定資產原值不到三千萬元,難道孫健能有財力將十四廠買下來?

“祝賀孫總!”

葉冰和葉津沒有認識到孫健的偉大,只覺得孫總非常了不起。

“謝謝,大家吃菜!”

“我聽說三星公司先後花費巨資,從美國引進了四英寸、五英寸和六英寸晶圓生產線,如今還處於虧損狀態,我十年內,也沒有實力和信心,跟上三星的半導體技術,一是投資額太大,二是沒有半導體技術的領軍人才,我想請劉工程師出山,聘請半導體行業退休的教授、退休的工程師、退休的工人技師和願意幹一番事業的同學,幫我組建曙光通訊半導體研究部,研發與無線電通訊相關的半導體,將來升級到曙光通訊半導體研究所,你如今就是曙光通訊半導體研究部的主管,將來就是曙光通訊半導體研究所的所長。”

黃坤、謝曦德和王首武等大師們早已功成名就,他們的學生如今都是大學教授、學院的院領導或政府工業部門的領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學部委員和十萬元年薪之間,毫不猶豫的選擇學部委員,這些前輩們當年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冒著風險回來報效祖國。

“孫總,容我考慮一下?”

劉宏宇看見葉冰和葉津一臉期望的望著他,心裡猶豫了。

“劉工程師暫時也不慌,哪天願意就到滬海曙光通訊技術研究所去找朱志傑所長,我的請求有些唐突,我敬你一杯!”

孫健理解劉宏宇的猶豫,不是什麼人都願意辭職下海的?十四廠明年就要與比利時貝爾公司成立滬海貝嶺微電子公司了,弄不好有出國培訓的機會,前途遠大,滬海曙光半導體研究所還只是紙上藍圖。

成立滬海曙光通訊半導體研究部也不慌,就是成了滬海曙光通訊半導體研究所,孫健也不能拿出幾億美元去引進半導體生產線!

“我敬孫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