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九章 數字程控交換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今一臺個人電腦高達三、四萬元,一臺的利潤高達三、四千元,將會吸引國企、民企和外資企業在國內投資生產個人電腦,到時候市面上將會出現幾十家國產計算機生產廠家,競爭激烈,價格會降到萬元左右,優勝劣汰!”

“國內計算機生產企業不能生成CPU、主機板和硬碟等計算機的核心硬體,作業系統也控制在外國公司的手裡,依然擺脫不了幫外國公司組裝兼用機的生產模式,江城淘寶電器公司在計算機硬件方面的技術儲備一片空白,不打算幫外國公司組裝兼用機。”

在重生者的面前,世界上再優秀的計算機和通訊技術人才都顯得目光短淺。

朱志傑和眾人連連點頭。

“江城淘寶電器公司進入通訊產業,也不是心血來潮,錢沒有地方花,要就不做,要做就做行業的領導者,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不僅研發生產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按鍵式電話機和尋呼機,還要研製生產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字程控交換機,研製生產按鍵式電話機和尋呼機的目的,就是為研發生產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字程控交換機和手機,儲備技術和人才,公司將購買國內外最先進的電話機和尋呼機生產線,研發人員設計出將撥號、通話、振鈴三種功能集中於一塊積體電路板上後,直接上馬生產按鍵式電話機。”

前世手機的廣泛使用淘汰了固定電話,孫健也用過無繩電話和子母機,直接用話音撥號,記憶程式碼鍵、記憶號碼片、數字按鍵、擴音接收音量調節旋鈕……他會慢慢向設計人員傳授時尚和實用美觀的設計理念,要是親自動手,設計的電話外形在這個時期也是耳目一新,引領潮流。

“孫總,滬海貝爾公司生產的S1240數字程控交換機已經面世快二年?”

朱志傑心想這位年輕的孫總太衝動了,他聽說郵電部引進比利時貝爾公司的S12數字程控交換機技術和生產線花費了數億元,一條現代化的生產線要數千萬美元,如今只有國家才有實力投資生產數字程控交換機。

其他人已經麻木了,雖然知道通訊原理和發展簡史,但隔行如隔山,沒有發言的資格。

電話交換機從磁石電話交換機(人工交換機)、步進制自動電話交換機、縱橫制電話交換機、空分程控交換機(模擬交換機),發展到如今的時分程控交換機(數字交換機)。

數字程控交換機又稱儲存程序控制交換機,透過電子計算機按預先編制的程序控制接續的自動電話交換機。

現在國內普遍使用的是空分程控交換機,也稱機電式、模擬程控交換機,空分就是使用者在打電話時要佔用一對線路,也就是要佔用一個空間位置,一直到打完電話為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江城淘寶電器公司總部就有一臺總機轉分機的模擬程控交換機,在郵電局只申請了一條外線,透過話務員人工轉接,每個科室在不同時間都能使用這條外線。

時分程控交換機又稱程控式、數字程控交換機,是將時分復用線上的某一時隙話音資訊,傳遞到另一時分復用線上。

七零年,法國開通了世界上第一部數字程控交換機,採用時分復用技術和大規模積體電路,隨後世界各國都大力開發。谷

進入八十年代,數字程控電話交換機在西方國家普及。

如今數字程控交換機在國內剛剛興起,國內市場份額被日本的NEC和富士通、美國的朗訊、加拿大的北電、瑞典的愛立信、德國的西門子、比利時的BTM 以及法國的阿爾卡特佔據,業界流傳著“七國八制”的說法。

郵電部按照“技術必須最新,生產必須國產化,中方必須控股”

的原則,派出了考察團,前往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和比利時等國引進先進的通訊技術,尋求有合作意向的公司,大部分合作談判遭到了對方的直接拒絕,與比利時貝爾公司(BTM)的談判也從八零年談到八三年,功夫不負有心人,八四年,中外合資公司、滬海貝爾電話設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簡稱“滬海貝爾”。

滬海貝爾是國內高新技術領域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成立之初,隸屬郵電部的中國郵電工業總公司佔股百分之六十,比利時貝爾公司佔百分之三十二,比利時王國合作發展基金會佔百分之八;八五年十月,滬海貝爾的S1240數字交換機生產線宣告投產,這也是國內第一條數字程控交換機生產線。

“朱老師的同事中是否有研究數字程控交換機的專家?”

孫健明白朱志傑的意思,不自量力!

孫健對數字程控交換機只知道一些皮毛,重生前因為中興通訊被美國無故打壓,國人憤怒,終於認識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虛偽和無賴,他在網上看過不少有關“巨大中華”發家史的文章,記憶深刻。

滬海貝爾公司來料組裝的數字交換機並不適合國內使用者環境,賣不出去,連續虧損三年,瀕臨破產,郵電部和滬海市政府為了挽救這家中外合資企業,拉著財政部一起投入鉅額補貼!

滬海貝爾公司的鼎盛時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數字程控交換機生產商,佔據國內數字程控交換機大容量市場的八成,每年上繳稅收十幾個億,但就是這樣的巨無霸通訊企業也被侯偉貴率領的中興和任正飛率領的華為打敗了!

時勢造英雄,亂世出英雄!

以市場換技術,外國人當然高興,雖然國企控股,但核心技術和研發團隊掌握在人家手裡,合資企業一般都沒有好結果,不僅核心技術沒有得到,市場也丟了,不是倒閉了,就是被別人吃掉了。

國內通訊行業追趕世界先進的通訊技術就是從研發生產數字程控交換機開始的。

八五年,信息工程大學的青年教師鄔江新正帶著團隊研發每秒五億次運算速度計算機系統,碰到裁軍百萬,專案也在裁減之列,幾年心血被鎖進櫃子,一切戛然而止,出身將門、空有一身本領的鄔老師繼續幹什麼?成了院領導關心的重要問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