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章 電器倉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民意電器店那棟樓的地基比建國大道高半米左右,九八年大洪水,也不能倖免。

九八年,這棟房子早就被拆了,開始建造江城廣場。

給電器倉庫和電器店買個保險非常有必要,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下暴雨?什麼時候發火災?

八六年上半年,“雙王”跑到江城來了,就離江城衛校不遠,學校宣佈,嚴禁學生晚上出校門,學校後門關閉,前門荷槍實彈,孫健同學後來聽說保衛科金科長當時手槍上膛(那時江城衛校保衛科就配備了一把六S手槍,一般情況下鎖在保險箱內,每年報備,後來上繳了),帶著一群保衛人員守在校門口,週日不回家的同學晚上睡覺膽戰心驚。

當年震驚全國的張君和李澤軍等四人持槍搶劫江城廣場特大系列殺人案不知道發生在哪一年?江城廣場都出現了,淘寶電器店早被拆遷。

二百平左右的院子,一人多高的院牆,一顆銀杏樹高聳入雲,整個院子都被樹蔭遮蓋,二層六間帶偏屋的小樓,樓下是青磚,條石鋪路,樓上是紅磚,格格不入。

這裡生活最大的不便沒有地下水管網,沒有統一的化糞池,每家每戶不管房子好壞高低,都沒有室內廁所,晚上用馬桶和痰盂,早晨上公廁要排隊。

家境條件好的姑娘不願意嫁到這裡!

比孫家所住的紅樓差了不是一個檔次,就是那樣,最後紅樓裡的青年人都帶著老婆小孩跑光了,何況這種地方?最後成了進城務工和做生意人員租住的地方,魚龍混雜,好在江商是江成區公安分局的重點保護單位,這裡的刑事案件沒有多發,要不是江商搞拆遷,這一片區域的老住戶一輩子也改變不了上公廁的命運,還誕生了不少拆二代。

孫健就是把這座房子買下來,耗資改造成別墅也住不下去,地下水管網不是你家有錢就能建好的,是城市系統性工程,他就是花錢做好事,會有很多人說造成了他家地基鬆動,破壞了風水!

買下這棟私房的目的除了作為淘寶電器店的倉庫和員工宿舍外,等江商搞拆遷,這輩子當一次拆二代。

等到江城衛校報到後,就將集體戶口遷出來,用這套房子的房產證立戶,變成房主,到時搞拆遷的人也不敢忽悠他。

------

睹物思親,郭春華的眼眶發紅。

孫健後來才知道,郭春華唯一的哥哥郭春林在七八年自衛反擊戰中犧牲了,如今住的房子裡還有郭春林的遺像,光榮烈屬戶,享受政府優待。

“大姐,這房子都有房產證和土地證吧?”

三間單身宿舍前後二間,後面一間放著一張高低床,前面一間還配有座椅板凳,偏屋的前面是廚房,後面還有淋浴間,廚房裡還配有煤氣灶、煤氣壇和鍋碗瓢盆,看來有好多天沒有生火做飯了,鍋底都生鏽了,灶臺上一層灰,員工吃飯睡覺娛樂都可以,唯一的還是上廁所不方便。

員工住在一樓,吃飯、洗澡和上公廁也方便些。

江城煤氣總公司就在江口,江口地區比其他地區先使用煤氣壇,最後安裝煤氣管道和天然氣也走在其他區的前面,沒辦法,市政府也在江口地區。

“都有,建築面積二百二十三平,五十元一平,帶院子和裡面的傢俱都送給你!”

“請大姐和柺子多費心,幫小弟辦好,房屋交易稅和印花稅都算小弟的!下周一中午十二點半,小弟將帳一併轉入大姐的賬戶上,店裡的東西就先放著。”

“孫健放心,柺子保證辦好,到時你來拿就是!”

“大姐,這個院子算到土地面積沒有?”

“孫健應該知道,當時建房子時都想多圈些地方,但為了少交土地使用費,大家都只報地基的面積!”

“柺子幫個忙,將這些面積都加到土地證裡面,該交的費用都算小弟的!”

“孫健放心,這是小事,到時讓柺子派個人來測量一下就夠了,保證辦好!”

“柺子,到時買二條中華煙,給李柺子和測量的工作人員,多算點土地面積都可以!”

孫健拿出二十元錢,交給李松波!

他是過來人,一旦江城商場決定建設江城廣場,這周圍的土地房屋交易和建設將全部停止,只准戶口上的人口遷出,不準人口遷入,房產證上和土地證上是多少?就按多少面積還建或者補錢,亂搭亂蓋的不算面積,適當補助一下。

孫健現在出小錢,以後佔大便宜!他也不想將這座房子拆掉,再建新房子,浪費資源。

順其自然,不想改變歷史前進的軌跡,也沒有能力改變。

“孫健,不要你出!”

李松波推辭。

“柺子幫我的忙,丁是丁,卯是卯!”

李松波只好接下二十元錢,心裡對孫健越發有好感,出手大方,讓大哥及手下也願意辦事,還不佔人便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要是柺子和大姐走的時候要賣住房的話,小弟也買下來,小弟想辦法幫柺子和大姐換成美金!”

“孫健,你要買住房?”

孫春華和李松波又驚又喜,她倆正愁怎麼把房子也賣出去?賣房子比賣門面要容易的多,她們還要住一段時間,不然提前賣了房子,到時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

“大姐,小弟不是趕你們走?”

“孫健,走,跟大姐回去看看,你要是想買的,大姐也便宜賣給你,就是大姐一家要住到七月中旬,姑娘放假了才能走!”

郭春華和李松波的姑娘李菁正在讀初二,七月十一日才放假,最後親戚朋友還要一起聚聚。

“大姐和柺子就是住到八月中旬都沒有關係!”

孫健隨著夫妻倆來到民意電器店樓上的四樓,靠東的鄰居是四零一,郭家住四零二,這個門棟全部是三室一廳,二棟樓中只有十套三室一廳,住的都是電車公司的領導、高階工程師和像郭春華這樣的門面拆遷戶,四樓是六層樓中最好的樓層,既不高也不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