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八章 百富勤危機(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杜威廉精於證券投資,梁仲韜精於企業財務管理和專案融資,憑藉兩人在香江投資界的盛名以及與華資財團及國內有關機構的良好關係,百富勤投資集團10年來業務發展迅速,總資產242億港元,已成為香江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集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百富勤投資集團在東南亞和歐美國家擁有35家分支機構,主要從事股票產品、定息債券產品、直接投資、資金管理和物業投資及發展等五大業務,除了一般股票證券買賣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失志發展成為一家提供全面金融服務的公司,1996年和1997年上半年獲利分別為8.5億港元和6.35億港元。

1996年,百富勤的資產大幅上升了958800萬港元,其中,借貸207700萬港元,發行短期、中期本票和商業本票得到302700萬港元,信用額度增加了152600萬港元。

百富勤透過借貸加速擴張,負債對資產比率由1993年的77%,大幅升到1996年的262%,如今主要透過銀行借貸及其他貸款工具籌措資金,銀行及其他的債務大多以百富勤所擁有的股票作為抵押。

百富勤一年的利息開支由1992年的3900萬港元,上升到1996年的58400萬港元。

作為集團總裁梁仲韜知道,這幾個月,遭遇恆生指數暴跌,集團擁有的股票損失估計近10億港元,加上印尼橡膠公司欠公司的2.6億美元貸款可能壞賬,作為上市公司,投資者有權知道,但一旦公佈,百富勤的股價將大跌,公司的抵押物將會大幅縮水。

11月16日,瑞士蘇黎世集團宣佈以2億美元注資百富勤的訊息公佈後,17日,百富勤的股價從6.8港元漲到7.65港元,大漲7.07%。

百富勤的股價如今8.15港元,總市值307862萬港元,但其中21%的公司股票作為抵押物押給了貸款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

百富勤的股價在今年8月曾達到13.25港元,總市值達到50多億港元,香江股市大跌後,股價縮水近四成。

梁仲韜是百富勤的創始人,杜威廉在百富勤的發展壯大中功勳卓著,如今是百富勤投資集團的中心人物,在集團管理層和普通員工中享受極高的聲譽,威望在梁仲韜之上。

梁仲韜雖然不贊成公司大量投資印尼的定息債務產品,但有苦難言。

公司財務管理小組雖然由董事局負責控制角色,行政委員會負責政策決定,但22名小組成員中,有10位是杜威廉聘請的,只有5位是梁仲韜聘請的。

杜威廉以美林證券和高盛為目標,失志將百富勤打造成一家世界級的投資銀行,為了公司快速發展,成立了定息債券及資金管理部門,由他直接負責,任命李市鎮為定息債券部主任,定息債券及票據的業務發展速度驚人,1995年至1997年期間,定息債券產品收入連續倍增,佔集團全部營業收入的比例一直保持在80%左右,定息債券產品成為百富勤的主要業務和利潤來源之一。

定息債券部更名為定息債券有限公司,李市鎮出任總經理兼集團董事。

李市鎮可以跳過集團管理層直接向杜威廉報告,百富勤定息債券有限公司可以在杜威廉的支援下,決定任何定息債券產品的交易。

杜威廉和李市鎮喜歡做相對自身規模大得多的大筆交易,並在新發行的債券中留有發售不出去的部分,積少成多,手中的債券庫存和衍生品未平倉部分合約數逐步增加,到10月底,百富勤的庫存債券已高達11.5億美元,其中滯壓3個月以上低流動性的庫存債券有2.8億美元,佔總庫存的25%!

隨著東南亞國家貨幣持續大幅貶值,發行定息債券公司的償債能力下降,低流動性庫存債券比例越來越高,百富勤無力以美元回購此類債券,使得現金週轉出現困難。

梁仲韜對定息債券有限公司的運作模式知之甚少,直到10月底,才得知印尼橡膠公司欠公司的2.6億美元貸款已成為呆賬,才發現集團的虧損問題比想象中的還要嚴重。

百富勤的大部分業務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印尼38%,泰國20%,中國/香江15%,韓國5%,馬來西亞4%,新加坡4%,美國4%,印度3%,臺灣地區3%,其他地區4%。

作為印尼債務市場的最大承銷商,百富勤手中有4億至5億美元的印尼債券,印尼盾持續貶值,印尼公司的償債能力不斷降低,這些印尼債券將持續跌價,兌現將成為大問題。

董事會決定採取一系列拯救措施,將以2億美元的現金向瑞士蘇黎世集團出讓24.1%股份的優先股就是“拯救計劃”之一。

11月20日,韓元和印尼盾又大幅貶值,對百富勤來說,雪上加霜,公司財務持續惡化將加重了百富勤的拯救難度。

一旦處理不及時,貸款銀行停止放貸,資金周轉不靈,出現信用危機,百富勤有可能破產清盤。

“梁總,我們都沒有預料到印尼盾會繼續大幅貶值,當務之急就是壯士斷臂,出售公司持有的債券、股票和物業等資產,套現20多億美元,歸還銀行即將到期的貸款和即將兌付的票據,尋找資金注入,避免公司出現信用危機。”

作為集團董事會成員之一,黃永燦知道梁仲韜和杜威廉在集團的投資經營上出現了嚴重的分歧,矛盾一觸即發,他夾在中間不好做人,當他看到了解決危機的關鍵,尋找合作伙伴,注入資金!

“我同意黃總的建議,我來負責出售公司的債券、股票和物業等資產,請梁總尋找合作伙伴,越快越好。”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多次經歷過股災和金融危機的杜威廉也認識到公司遭遇的嚴重危機,其中就與他脫不了干係,他最看重的,也是公司最賺錢的定息債券產品,已經成為公司最大的地雷。

“我同意杜主席的建議!”

梁仲韜也明白,如今不是追究責任人的時候,需要大家團結一致,共同渡過難關,不然百富勤破產,大家都沒有好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