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八章 驚出一層冷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總,淘寶控股公司旗下公司生產的電腦配件是否在電腦城中銷售?”

抓大放小,不想提前掛掉的孫健只關注國智牌伺服器CPU和曙光牌手機CPU的研發進展情況?

前世,電腦TER和AMD壟斷,手機CPU被高通壟斷,國內電腦生產商和手機生產商沒有話語權。

雖然有過進軍電腦生產的念頭,但沒有領先的電腦硬件技術優勢,就是做到全球銷量第一,也只能像聯想一樣,淪為INTER和AMD等外國電腦硬件公司打工的角色。

東芝公司六年前就邀請鯤鵬軟體公司成立電腦合資公司,利用東芝公司的電腦硬件優勢和鯤鵬軟體公司的電腦軟件優勢,強強聯合,生產東芝牌臺式電腦和膝上型電腦,利用淘寶電器商場在國內的銷售渠道和遍布全國的五星客戶服務中心,快速佔領國內電腦市場份額。

孫健以鯤鵬軟體公司開發和生產電腦軟件為由,婉言拒絕了東芝公司的邀請,何況不是對國內電腦生產廠家的一種保護,國內沒有多少人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六年過去,國產電腦市場大洗牌,國產電腦佔據國內市場份額近六成,聯想牌電腦脫穎而出,長城牌電腦屈居第二,浪潮牌電腦苟延殘喘,東海牌電腦和紫金牌電腦被擠出前十名。

“孫總,據我所知,除了精工牌液晶顯示器外,公司生產的CPU、主機板、硬碟、記憶體、光碟機、顯示卡、電源、電源線、機箱、鍵盤和滑鼠按照計劃生產,主要用在國智牌伺服器、國智牌安防系統、曙光牌電話機、曙光牌數字程控交換機、曙光牌手機和曙光牌尋呼機等產品的生產上,還供應368家五星客戶服務中心的維修部,如今還沒有進入電腦城銷售。”

今年2月,由曙光通訊集團、精工集團和長城計算機集團聯合投資1.2億美元的中日合資公司、曙光精工液晶公司(TSLC)已經在中官村高新園區投產,主要生產精工牌臺式電腦顯示器、膝上型電腦顯示器、手機和手錶液晶顯示屏,產品除滿足曙光通訊集團公司、精工集團和長城計算機集團公司的需求外,還出口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也向國內市場上投放少量電腦液晶顯示器。

“李所長,如今Pentium 75的市場價是多少?”

“孫總,大概1200元。”

“劉總,GZ-C4000今年量產後,我們定價多少?”

“孫總,大概1100元。”

“劉總,我們自己生產一臺普通586電腦,還需要購買那些電腦硬件?成本價大概是多少?”

“孫總,我們還需要購買硬碟和記憶體,大概成本價在7000元左右。”

“我們以最快的速度申請計算機生產許可證,建設工廠,購買生產線,等電腦面世,最早要到明年9月,要是PentiumⅡ面世,李所長預測明年9月,電腦城中一臺普通586電腦的攢機價格會是多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孫總,大概會降到7000元。”

李永濤的臉紅了,還以為自己的建議別出心裁,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意義重大。

“孫總,我過於理想化!”

劉宏宇的後背驚出一層冷汗,要是按照自己同王謝年和黃明山的投資規劃,淘寶控股公司投入2億元生產國智牌電腦,生產一臺虧一臺,公司將遭受重大損失,自己極有可能引咎辭職。

孫總英明!

“孫總,我考慮不周!”

“孫總,我也是!”

王謝年和黃明山面色尷尬,內心慚愧,自從加入曙光通訊技術公司以來,有孫總出謀劃策,公司經營順風順水,心理不經意間發生了變化,以為自己見慣了大風大浪,真的能獨當一面。

朱志傑、李國良、宋元義和陳永清等人露出敬佩的神態,他們不懂公司經營,只關心研發資金和人員裝置是否到位?研發專案的進展?慶幸不需要他們親自出面管理研究院或研究所的後勤事務。

“同志們,信息化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不進則退,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電腦和手機的更新換代更快,九年來,得益於大家的辛勤努力,國智通訊半導體研究院從零開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INTER和AMD這些技術底蘊深厚和資金龐大的美國高科技公司相比,國智通訊半導體研究院的全體科研人員還要再奮鬥十年左右,才有可能同他們平起平坐。”

孫健也是藉助於這次機會給大家敲敲警鐘,公司中瀰漫著一股驕傲自滿和及時享樂的氛圍,認為天下沒有他們幹不成的事情,銀行賬戶上的錢一輩子都花不完?市面上沒有什麼東西買不起的,帶著全家全球旅行的計劃都已定好。

“我預測PentiumⅡ將於明年中期面世,生產工藝將達到250nm,功能更加強大,我們到時就是研發成功GZ-C5000,也落伍了!PentiumⅡ電腦將橫掃市面上的普通586電腦,除了降價,普通586電腦別無出路!486電腦將面臨386電腦的命運。”

“同志們,電腦比手機更新換代還快,大家記住,對於電腦來說,一年落伍,二年過時,三年不給力,四年跑不動,五年淘汰,十年老古董,二十年進展覽館!大家要有清新的認識,我們不能躺在原地孤芳自賞。”

孫健只記得PentiumⅡ是1997年面世,但不清楚月份?

眾人微微點頭,細細咀嚼孫總的教導,透過多年的追趕,GZ-C4000今天研制成功,已經快追上TER,大家有些飄了?

“陳所長,GZ-C5000計劃什麼時候研發成功?”

以前遠遠落後的時候,孫健不會干涉國智伺服器CPU的研發進展,但如今終於看見對手,對手又加快了腳步,自己不加把勁追的話,又會被對手丟的遠遠的,前功盡棄!

鑼要打鼓要敲,人的潛力是被逼出來的!

“孫總,我們原定明年6月研發成功,我們明天馬上更改研發進度,爭取明年3月前研發成功。”

陳永清也認為自己有些驕傲自滿了。

“孫總,我們爭取明年2月前研發成功GZ-5000主機板。”

宋元義趕緊表態,問題不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