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零八章 為茅臺酒廠題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孫總,這是茅臺酒廠的發展歷史,第一任廠長是神槍手張新忠……”

季副廠長帶著孫健一行人進入茅臺酒廠的歷史陳列室,親自講解,雖然比對方大二十多歲,去年被授予“首批中G經營管理大師”稱號,但他不敢在華人首富面前託大,社會地位和聲譽也不是他能比的,管理的公司規模也是望塵莫及。

《追求卓越》成就了孫健世界管理學大師的地位,去年也被授予“首批中G經營管理大師”稱號,孫健因為臨時有急事,沒有到場領獎。

季可良畢業於錫城輕工學院食品發酵專業,二十五歲就進入茅臺酒廠,是茅臺酒廠第一個大學生,八一年,從技術科科長升任分管技術的副廠長,八三年被任命為茅臺酒廠廠長,八五年認為不適合做行政工作,又主動辭去了廠長職務,成為茅臺酒廠史上第一位總工程師,大力推行茅臺酒廠股份制改革。

九四年,茅臺酒獲紀念巴拿馬萬國博覽會80週年國際名酒評比會(美國)特別金獎第一。

九五年,鄒凱良、季可良被授予“首批中國經營管理大師”稱號。鄒凱良成為“茅臺酒釀製非遺傳承人”。

五一年,副營長張新忠帶著12個人接管茅臺酒廠時,三家酒坊人去樓空,只有幾間破屋、幾個窖池和酒甑,透過贖買、沒收、接管的方式將成義(華茅)、榮和(王茅)、恆興(賴茅)三家私營釀酒作坊合併,實施三茅合一政策,國營茅臺酒廠成立,被任命為茅臺酒廠第一任廠長。

張廠長實行半軍事化管理,茅臺酒的質量從建廠開始就嚴格控制。

因為茅臺新酒口感偏辣,五六年,茅臺酒廠規定所有的新酒延遲三年窖藏期才能出廠,延續至今。

五八年,由於外貿部門反映原有的58度茅臺出口後,老外喝不慣。為了照顧出口,茅臺酒廠經過研發終於將酒精含量降到53度,成為今天醬香型白酒的統一度數標準。

……

“季副廠長,茅臺酒去年的產量是多少?淨利潤是多少?”

季副廠長帶著大家參加茅臺酒廠生產車間,孫健看見灌裝生產線有些年齡了,有些工人的工作服上也是印跡斑斑,沒有戴帽子。

一行人進入生產車間也沒有要求換衣服、鞋子和帽子。

在孫健的眼裡到處是毛病,規範化管理有待強化,但他是客人,不會指手畫腳。

茅臺酒的特點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風格來自歷經歲月積澱而形成的獨特傳統釀造技藝,釀造方法與其赤水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相結合,受環境的影響,季節性生產,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保留了當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跡。

“孫總,去年的產量達到1850噸,淨利潤3350萬元,今年要是能引進二條生產線投產,產量能超過4000噸,97年爭取達到5000噸,淨利潤達到1.5億元。”

華人首富答應投資3700萬元參加茅臺酒廠的股份制改革,3700萬元對茅臺酒廠是一筆巨資,但對華人首富來說就是一個零頭,要是政策容許的話,收購茅臺酒廠輕而易舉,季可良自從閱讀《追求卓越》後,就一直關注為人低調的孫健,從網際網路上搜尋有關的資訊。

不出意外的話,淘寶控股公司將成為茅臺酒業股份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孫健作為二股東代表,有資格知曉茅臺酒廠的生產經營狀況,有權對茅臺酒廠的發展提出建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八十年代前,茅臺酒廠因為產品全部是定銷,普通人想買買不到,茅臺酒廠有心想賣,可又不敢賣,心裡不甘卻又無可奈何。

這段時期餓不死也吃不飽。

八十年代,經過茅臺酒廠領導和遵城地區官員的多次努力,有關部門終於批示茅臺酒可以部分嘗試市場化操作,興奮不已的鄒凱良當即帶領團隊,跑了全國20多個城市,同多個國有菸酒公司達成協議,搭建起茅臺銷售網路的雛形。

九零年後,國家放開了茅臺酒的產量,有了自主定價權,但遵城地區財政緊張,產量得不到提升,只能眼睜睜看著白酒界的“一哥”五糧液一路高歌勐進,佔有率甚至超越了清香型的汾酒。

從九十年代開始,五糧液一方面大手筆搭建起遍及全國的大經銷商團隊,一方面靠旗下的五糧春、金六福、瀏陽河等濃香型系列白酒迅速佔領了白酒市場。

茅臺酒廠的銷售額和利潤只有五糧液酒廠的四分之一。

茅臺酒如今的出廠價是180元,零售價300元,名氣是有,但普通人買不起,也沒有富人囤積升值。

……

“請孫總為茅臺酒廠題詞!”

茅臺酒廠副廠長袁任國請孫健題詞。

袁任國出生在距茅臺鎮25公里外的茅壩鎮,父親是當地一名幹部,家境還算不錯,得以讀到了高中,到附近的中樞鎮當知青,父親偷偷找老友、茅臺酒廠的副廠長鄒凱良“走後門”,以招工名義將兒子弄到了酒廠工作。

吃苦耐勞、勤學好問、能言善道的袁任國被季廠長青睞,先將他調到了供應科,後又進了宣傳科,袁任國的材料也寫得不錯,又被調到了廠辦當秘書。

八三年,茅臺酒廠選派一批工人去林城工學院脫產進修,27歲的袁任國赫然在列,等他學成回來後,一路從車間主任被提拔到了廠長助理的位子,35歲就升任茅臺酒廠副廠長。

孫健沒有推遲,提筆在宣紙上寫下“國酒茅臺,享譽海內外”,簽上名和日期。

“好字!”

袁任國率先叫好。

啪啪……

眼前的袁任國就是茅臺酒廠的接班人,對茅臺酒廠的高速發展勞苦功高,但孫健穿越前,袁任國被“雙規”。

畢曉雲微笑著從公文包內拿出二枚印章和印泥,小心的蓋上印戳。

前世,國內幾家酒廠都稱自家的酒是國酒,還在媒體上打起了口水戰,但在老百姓的心中,茅臺就是國酒的代名詞!

華人首富的一言一行都被人關注,作為茅臺酒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孫健也有責任和義務為茅臺酒揚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