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于謙【求月票/收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英國公府絳雲院:

張忠坐在院中的圈椅上,抬頭看著天上的白雲,享受難得的悠閒時光。

“小公爺喝茶”蓉兒將茶遞給張忠。

“咦!”

“這是新茶”

張忠瞧了一眼蓉兒,端起茶杯嘬了一口。

畢竟這是美人心意,實在不好辜負,等張忠細細品味後,感覺口味與以往的不同,不由好奇問出了聲。

“小公爺的舌頭真靈”蓉兒高興道“這是密雲龍茶。”

“是前些時日陛下賞給父親的那些茶嗎?”張忠瞭然的問道

“是嘞!”

蓉兒笑道,“國公爺喜飲酒,不喜歡喝這些茶,他聽說小公爺平日愛喝,遂讓人都拿了過來。”

張忠不由失笑道“倒是便宜了我。”

“這密雲龍茶有什麼講究嗎?”張忠端起茶杯又啜了一口。

“我打聽了一下,這茶可了不得。”蓉兒笑嘻嘻道:

“這密雲龍茶產自江西南康縣西三十五裡的焦坑,一塊大約二三十畝地的地方。”

“據說自宋朝元豐年間把此茶列為內廷專供飲品之後,數百年來,此茶一直成為皇家貢品,聲譽不衰。”

“那的確貴重”張忠不由頷首道。

“此茶還有什麼說法嗎?”張忠一邊喝茶一邊好整以暇問道。

“是有的”

蓉兒微咳一聲清清喉嚨繼續說道:

“此茶取每年清明前後茶樹新生棟芽為料,製成精細小團茶餅,乳白如玉,看似一朵風乾的菊花。”

“又由於產地狹小,每年產量不過百斤,最為上乘的極品玉雲龍,大約只有五斤左右,這都要如數貢進內府,外臣很難品嚐得到的。”

“看來我今日倒是有口福了。”張忠聽了唏噓不已,隨即打趣笑道“也是我家蓉兒的茶藝愈發好了。”

“這掌泡,點湯、分乳、續水、溫杯、上茶的一應程式都做的有模有樣。”張忠誇讚道。

“人家哪有小公爺說的那樣好”蓉兒聽了張忠的讚揚,不由臉頰泛紅不好意思說道。

張忠看著眼前嬌羞的美人,心火頓起,一把將蓉兒抱在懷裡,打趣笑道“你有多好,我可清楚的很。”

張忠看著懷中美人那兩片小巧的猩紅嘴唇,情不自禁的啄了一口。

“哎呀!”

“小公爺恕罪,我什麼都沒看到”

正當兩人意亂情迷之際,從院外跑來一小丫鬟,見到如此春光,不由羞得滿臉通紅,一個勁的認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蓉兒見有人來了,不由掙扎的從張忠懷裡站了起來,臉上的紅暈愈發的嬌豔。

張忠正在興頭上被人打斷,自然十分不快,不由蹙眉道“蓉兒這院裡丫鬟愈發沒規矩了,無事怎能往內院跑。”

蓉兒嫵媚的白了張忠一眼,指著小丫鬟笑道“她定然是有事稟告的,不然不會這樣孟浪。”

“是”小丫鬟見蓉兒為自己說情,不由松了口氣,連忙稟告道“是前院來了天使,陛下宣小公爺入宮。”

張忠聽了一擺手,讓小丫鬟先退下。

小丫鬟如蒙大赦,急匆匆的起身,行了一禮,就跑開了。

“小公爺”蓉兒見張忠臉有不愉之色,以為張忠還在為先前與自己溫存時被小丫鬟打斷了,心中不快。

遂拉著張忠的衣袖羞紅著臉低聲道“不要不高興嘛!你入宮回來後,想怎樣,我都依小公爺。”

“真的?”張忠聽了不由笑道“這可是你說的,之前我教你的那幾個姿勢,今晚我們都嘗試一番,你可不準再害羞扭捏了。”

“嗯!”

蓉兒聽了張忠的話,愈發羞澀,只是低頭應了一聲。

“哈哈”

“這還真是意外之喜呀!”張忠精神一振,霍然站起身來,雙目放光,捏了捏蓉兒嬌嫩的臉,笑道:

“我入宮面聖,你就在家洗好了,等我回來。”張忠說完便踱步離開了絳雲院。

........

京師都察院: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前代所設御史臺為都察院。

都察院擁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斷”的權利,為最高監察機關。

其又與六科給事中共同構成明代的言官系統。

六科給事中被稱為科官,十三道監察御史則被稱為道官,雖然二者系統不同,但地位職責卻相近,故合稱為“科道官”,也稱為“臺垣”。

御史為臺,六科為垣,構成明代糾舉彈劾、防止官員敷衍公事、違法亂紀的交叉防線,又由於職在“建言”乃至“風聞言事”,固又統稱為“言官”。

是日都察院的值房裡,已然聚集數位監察御史,眾人皆圍著一青年男子,看他在題本(國朝公文制度:公事用題本,私事用奏本)上奮筆疾書。

青年男子鼻樑硬直,眉角飛揚,尤其下巴特別方正,一抿起嘴來,整個面相頑若堅石。

他穿著一身團領青袍,胸前補子依稀可見是一隻七品獬豸,乃是監察御史的官服。

“不愧是於謙,能將此等題本寫的如此慷慨激昂。”一位微胖的李姓御史看著于謙讚許道。

圍著于謙的眾人皆點頭表示認同。

於謙寫完,又細細檢查了一番,見無誤,這才放下筆來,對於眾人的稱讚也沒有喜形於色,只是禮貌的頷首致意。

眾人也不以為意,因為大家都知道于謙的性子。

此時年方二十七的於謙,可謂春風得意。

自永樂十九年(1421年),進士及第,授官監察御史一職後,他因為個性剛直,勤於任事,漸漸揚名於都察院,為眾同僚所信服。

“翰林侍讀李時勉因言入獄,我們上書求情,皆被陛下留中,如今我準備攜這份題本,入宮面聖,諸位有誰願意在題本之後署名的?”于謙環顧眾人說道。

“如此盛事豈能讓於兄專享,我等自當附你尾翼。”還是那位李姓御史率先開口,第一個上前寫下自己的名字,其後眾人皆效仿。

“好”

于謙見狀不由大笑道“諸位稍等,我先去了,請諸位等我好消息。”

“拜託於兄。”眾人連忙肅然,微微輕身一拜。

“哈哈”

于謙大笑幾聲,遂快步走出值房,向宮中而去。

ps:厚顏求點推薦與月票,有打賞更好,謝謝!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