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飛天【求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張忠看著穩穩擱置在竹架上的七彩大圓球,依舊是嘖嘖稱奇。

雖然這是他親手設計的,但是後來他也就是將熱氣球的原理與阮安講解了一番,之後便做起了甩手掌櫃。

也難怪當一個直徑近三丈的熱氣球,真正出現在他的眼前時,張忠會感到深深的震撼。

“你們製作熱氣球的過程中應該遇到不少問題吧!”張忠看著身旁的阮安問道。

其實熱氣球的原理即熱空氣密度比冷空氣密度小,所以相同體積熱空氣比冷空氣輕而產生浮力,從而熱空氣會上升到冷空氣的上方去,帶動熱氣球升空。

這個說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張忠知道在這個時代要成功製作出熱氣球使他帶人上天卻並不容易。

“的確不是一帆風順。”阮安神色複雜道“我們按照你傳授的公式,不斷的增加熱氣球的尺寸。

“從設計到模型,然後小型化試飛、載動物試飛,一步一步到今天,每一步都經過了嚴格的論證和檢討,才有了眼前這個以竹篾為龍骨、以雙層綢緞為蒙皮的超大熱氣球。”

張忠聞言微微頷首,細細打量眼前的熱氣球後,還是發現了它美中不足的地方。

這個熱氣球本身不能提供熱量,要靠外部的火源來產生上升氣流。

阮安顯然注意到了張忠的神色,隨即苦笑道“按照最初你的設計,我們是將松明和動物油脂混合的火盆,懸於吊籃之上,可是後來實驗的時候我們發現這樣做非常容易引發失火。”

張忠聞言瞭然的點了下頭,畢竟整個熱氣球都是易燃材料製成,當遇到氣流顛簸時,滿滿一盆著火的油脂只要灑出一點來,就足以讓氣球變成火球。

阮安見張忠沒有責怪的意思,繼續說道“後來我們只好修改了設計圖,取消了內部火源,將吊籃改為中空的環形。”

“而且為了使熱氣球的造型達到最佳,我們還特意請來了十幾名扎鰲山燈的師傅。”

說到此處阮安對於自己的這個決定頗為滿意。

他向張忠解釋道“鰲山燈最高可達六七丈,而且還有千姿百態的造型。”

“現在只是單純扎一個三丈的球體,制燈師傅們自然手到擒來,最後造出的熱氣球比設計重量還輕了三四十斤。”

“而且工匠師傅們還用了一種,他們糊鰲山燈時的秘製膠水,刷在絲綢蒙皮上既防水又不透氣,而且使蒙皮更加抗撕扯。”

張忠聞言笑道“你這個辦法不錯,要知道這個熱氣球與孔明燈相似,而民間那些手藝師傅常年做這個,他們對熱氣球上升的原理可能沒有我們清楚。”

“但在制作方法上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所以說我們格物院日後還得重視這些民間手藝人才對,那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是經過時間考驗的。”

阮安聞言也是連連頷首不及。

“今日我看過熱氣球後心中更有底了,你們今晚再好好檢查一番,明日我便要用到這個熱氣球了。”張忠笑著對阮安吩咐道。

“這個沒問題。”阮安連忙應道。

張忠見狀滿意的頷首,隨即轉身離開了物理科。

......

福來客棧位於崇文門東城角的泡子河南岸,由於客棧臨河而建,四周景色宜人,而且距離貢院不遠,向來是參加春闈的士子首選的居所。

別小看這點優勢,對於那些士子而言,住在福來客棧,能讓他們更快的熟悉貢院,而且考試當天,別人或許還要緊趕慢趕,他們卻可以慢悠悠的前往貢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以馬愉,謝璉,杜寧三人便都住在福來客棧。

這三人雖說分別來自山東,浙江,福建三地,以前也不認識,但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三人因為住在同一間客棧的緣故,平日裡難免有所接觸。

漸漸的便佩服起各自的學識,從而成為了朋友。

“性和(馬愉字性和)你還在看書呀!”謝璉推開房門看見馬愉正手持一本書在細細閱覽不由失笑搖頭道:

“如今薛河東(薛瑄開創河東學派)正在東城登臺講學,京師士子但凡知道的都紛紛前往聆聽去了,你怎麼還沉得住氣在房內看書呀!”

馬愉聽聞是薛瑄講學眼中精光一閃,沒辦法,在陳獻章首開心學,王守仁發揚光大之前,薛瑄作為年輕的理學宗師,是十分受士子追捧的。

馬愉將手中的書放下便準備起身去聆聽薛瑄講學。

謝璉這才發現馬愉先前看的並不是四書五經而是東晉葛洪的《神仙傳》。

“性和,子不語怪力亂神,你怎麼喜歡看這些東西呀!”謝璉皺眉問道。

“閒暇打發時間罷了!”馬愉失笑道。

“難道你也羨慕那些神仙能夠飛天遁地不成?”謝璉打趣道。

“若能夠飛天遁地想來也是不錯的。”馬愉收斂笑意肅然道。

“沒想到性和你還有如此天真的一面,這人哪能飛上天空呀!不要想那些不可能的事了,我們還是快些與宗謐(杜寧)會和,薛河東的講學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們萬萬是不能錯過的。”謝璉見馬愉說得認真心中卻頗不認同,但是畢竟對方是自己好友不好讓馬愉失了顏面,於是轉移話題道。

馬愉聞言訕笑一聲,飛天遁地不過是他的夢想,他也沒指望謝璉能認同他,見謝璉有意避開這個話題,馬愉也就息了這份心思了。

兩人便出了房門與等待他們的杜寧會和向薛瑄講學的地方走去。

三人到來時,場地上早已經人潮洶湧,三人好不容易找了個空位坐好,便聽臺上薛瑄正講道:

“我認為“性”既是天道自然,一個性字,分而為仁、義、禮、智、信;散而為萬善,聖人之所以教,賢者之所以學,性而已,我們求道問學、道德修養的目的便在於復性.....”

臺下眾人聽著頗為認真,不時有人頻頻點頭。

而距離薛瑄講學不遠處,阮安正帶領幾個工匠將熱氣球升到腳手架頂端。

然後把個丈許長、水缸粗,內有多層濾塵罩的大鐵皮煙囪,穿過環形吊籃,直接插入熱氣球的進氣口中。

“這麼大的東西,能起飛嗎?”正在忙碌的工匠看著眼前的熱氣球嘀咕道,雖然他們參與了熱氣球的建造過程,但對於熱氣球能否將人帶上天空,他們依舊心中沒底。

站在一旁指揮的阮安卻信心十足,他相信張忠所言的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熱氣球是經過他多番實踐驗證過的,他相信今日這次劃時代的偉大科學實驗——它將成功將人送上天空。

“準備好了沒有?”張忠走了過來打量熱氣球後問道。

“已經準備就緒,你可以上去了。”阮安笑道。

張忠深吸了口氣,堅定的走進了籃筐裡。

阮安見張忠已經進入籃筐便吩咐身邊的工匠點燃了竹架下的燃料堆,火焰熊熊燃燒,將熱氣順著煙囪,源源不斷灌入了氣球內,氣球不斷充盈,向上的浮力越來越大,將四根繫繩全都拉得筆直緊繃。

一直密切關注充氣程序的阮安見時機已到,便大喝一聲道:“砍!”

侍立在一旁的工匠同時揮動斧子,將繫繩悉數砍斷。

那充滿熱氣的大氣球,便在眾人的驚呼聲中,帶著張忠緩緩騰空而起。

其中一個工匠見狀一屁股坐在地上,索性也不起來了,便雙手撐地,支著身子仰望越飛越高的七彩氣球。

一直侍立在一旁的陳管家見張忠飛走了,不由大急,走向阮安問道“怎麼把繩索全都砍斷了,一會我家伯爺怎麼下落呀!”

阮安聞言笑著安撫道“放心吧,我們反覆試驗過,不繫繩子反而更安全,要是有繩子連著,一旦遭遇大風,吊籃的晃動會加劇,反而增加上頭人墜落的危險。”

陳管家見阮安說得言之灼灼,也不知如何爭辯,只好一跺腳,向熱氣球飄去的方向追去。

張忠趴在籃筐上,俯瞰著京師高高的城門樓、佈局整齊的京城街道、鱗次櫛比的黑色屋頂,還有大街上熙熙攘攘的行人車馬。

這種芸芸眾生和帝王將相皆在腳下的感覺,實在太棒。

“快看,那上頭有人!”有那眼尖的行人指著氣球下的吊籃驚叫起來。

“真的有人哎……”老百姓登時就炸了鍋,在眾人的驚呼聲中,立時就有不少人跟著熱氣球跑起來。

張忠只見地上奔跑的人群猶如細小的螞蟻般移動著不由感慨非常,心想後世史書會不會記下今日,人類走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我們終於擺脫地面的束縛,征服了天空!”

所幸熱氣球十分給力,向著薛瑄講學的高臺而去。

“有人在天上.....”正在聆聽講學的士子突然被一聲驚呼打擾,然後紛紛向天空望去,便見一個熱氣球載著張忠從他們的頭頂飛過。

看到頭頂那個飄過的偌大熱氣球時,場中眾人像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呆在那裡動彈不得。

當第一個士子向熱氣球追去後,其餘人也紛紛效仿。

“我們真的可以飛天遁地......”謝璉看著馬愉神色複雜道,他之前見馬愉在看葛洪的《神仙傳》心中頗不以為然,可如今親眼所見真的有人能夠飛天,這讓他心中震撼不已,又五味雜陳。

馬愉聞言只是重重的頷首,他眼中的精光是如此明亮,他沒有再說什麼,只是朝著熱氣球的方向狂奔而去,那裡有他的夢想。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