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梁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敵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高敬宗在後世對於《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的瞭解,主要還是因為曾經混了兩年多鐵軍軍事論壇。

自從黃易大大的《尋秦記》發表之後,傳越流開始正式開宗立派,很快把軍事歷史推向一個新的高潮。高敬宗在無聊的時候,偶爾加入這個軍事論壇,成為其中一員。鐵血軍事論壇中活躍的都是一群軍迷。這群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說他們專業吧,他們接觸不到那麼多第一手材料,一天到晚以在現有資料的故紙堆中過八卦乾癮為最大樂事;說他們不專業吧,他們卻又孜孜不休,從冷兵器的弓箭到原子彈、氫彈都能說上幾嘴吧。不光對軍事武器知識非常“瞭解”,特別是軍事理論也有一定的功夫。從孫子兵法到閃電戰、信息戰理論,都有一定的瞭解。

高敬宗在軍事論壇裡屬於那種小白級別的小白,不過他卻挑選大家都不太注意的冷兵器時代的知識進行研究。比如這個全篇一百三十八個字的《三十六計》高敬宗卻可以一字不漏的背誦下來。

這三十六計戰策幾乎在《三國演義》中找到例項,高敬宗就是想用《三十六計》作為全軍將領的培訓教材。區區一百三十八字,片刻功夫謝道韞就書寫完畢。然而謝道韞初時寫時還沒有感覺有什麼不同。然而她越讀越心驚。

《三十六計》原話對於現代人而言,確實是苦澀難懂,因為現代人的漢語語言都是被閹割的,別說普通學生,就是大學講師,只要不是古典文學專業,對文言文也是一知半解。然而謝道韞卻是歷史上有名的才女,漢語文學的造詣很高。她不僅能讀能裡面的意思,更看出了《三十六計》的不俗之處。

“都督——”謝道韞滿臉通紅,極為不好意思地對著高敬宗嗔呼一聲。

僅憑藉三十六計區區一百餘字,謝道韞就知道高敬宗不是浪得虛名之人。只是如此精深奧秘的兵法,如今卻被她這個外人知道了,而且是一字不落。謝道韞突然在腦袋中升出一股念頭:“高敬宗會不會殺人滅口?”

謝道韞有些底氣不足的道:“都督,這……這……兵法,端是高深。”

一想到自己即將使用一千多年後才會橫空出世的軍事宏著來欺負祝英臺,高敬宗在心中大呼過癮地同時給了自己兩個字的終極評價——無恥!

在中國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代,文官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有些高階文官的家奴在地方上幾乎可以傲視州縣。當然在南北時代卻不是以文為尊的時代,此時西晉帝國已經滅亡四十七年,距離赫赫大隋建立還有二百二十三年,這是一個武人亂國的時代,這是一段文官政治幾近中絕的歷史。在這個年代,什麼樣的道德文章都不如刀劍長矛有說服力,什麼樣的治國方略都要讓位於兵權和實力的角逐。但凡南北朝風流名士,事實上多多少少都掛著軍職。

比如王羲之就是右將軍,陳郡謝氏本身就是豫州藩鎮。謝道韞對王凝之最不滿意的地方既不是王凝之年齡比她大十一歲,也不是王凝之性格迂腐,最關鍵的是王凝之喜文厭武。謝道韞作為陳郡豪門貴女,見過太多的豪門興衰,想當初與琅琊王氏可以與司馬家共天下。然而此時王羲之百般阻撓謝萬掛帥出征,無論是他出自公心還是私利,王羲之忙活了半年多時間,依舊沒有達成目的。也就是說王羲之的意見,在東晉朝廷被刻意忽視了。這也預示著琅琊王氏的衰落。

在這種背景下,王凝之依舊不務正業,不思進取,簡直就是自尋死路。謝道韞對王凝之更加厭惡。謝道韞在碧玉之年,破瓜之分(十六歲)就放言:“寧與屠夫妾,莫嫁讀書郎”謝道韞望著高敬宗的目光,充滿了崇拜。

謝道韞道:“這些都是軍機大事啊,妾身一個不相干的女子,這些東西看得多了豈不是不妥麼?”

高敬宗道哈哈大笑起來:“不妨事,這些算不得甚麼軍事機密。真正機密地事情我自然會告訴你迴避,再說了,孫子兵法讀過的人不知凡幾,可是真正能成為兵法大家的又有幾人?此文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總結,算不得是什麼精妙高深的東西……”

謝道韞疑惑起來,她不知道高敬宗留她在身邊到底是何用意。

“你懂音律嗎?”高敬宗又轉而問道。

謝道韞點點頭:“略懂!”

高敬宗起身道:“我有件物事要送給你!”

說著,他走到屋子角落裡的一個造型古樸的箱子邊上,伸手開啟箱子,從中拿出了一個看起來奇形怪狀的東西,長柄寬底,上部是個彎曲地龍頭形狀,橫插著兩根弦楔,還有一個弓。

謝道韞失聲道:“這是……嵇琴!”

“嵇琴?”高敬宗疑惑的道:“這難道不是叫二胡嗎?”

謝道韞搖搖頭道:“妾身從來沒有聽過二胡之名,此琴乃竹林七賢之嵇康所制,仕林間相傳乃嵇琴,自康公去世,世間再無會奏嵇琴之人。”

高敬宗還真不知道二胡居然最初叫嵇琴,這個二胡與後世的二胡其實還有一定的區別。就在高敬宗秘密成立摸金校尉時,摸金校尉王成不知道從哪裡發掘出了一座古墓,古墓殉葬品不多,價格兩萬餘金,不過卻可以知道墓的主人生前應是一個雅人,在墓中盜出玉、竹笛子共十三支,壎、缶、築、排簫、箜篌、箏、古琴、瑟等皆不少。高敬宗對於這些東西,讓人售賣,卻獨自留下這個外形像二胡的樂器。

高敬宗道:“英臺你會奏嵇琴嗎?”

謝道韞微微搖搖頭:“不會!”

高敬宗道:“還好,我會。”

高敬宗並不識五線譜,好在上學的時候學過簡譜,如今能記著的曲子,大概也就兩三首,而其中就有一曲與祝英臺有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高敬宗此時用“二胡”嵇琴演奏的就是後世十大經典名曲之一的《梁祝》,悠揚的二胡獨特的音質響起,一股前所未聞的旋律,讓謝道韞臉上露出悽迷之色。

高敬宗演奏的只是最簡單的吳奇隆版粵語《梁祝》,高敬宗邊奏邊用粵語輕唱:“無言到面前

與君分杯水

清中有濃意

流出心底醉

不論冤或緣

莫說蝴蝶夢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tx程志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