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正氣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從人群中出來之後,徐世昌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與外界的印象不同,大商大學裡面的學生對王一更多的是尊敬,而不是想象中的懼怕。王一雖然在名義上並不是東北自治區的皇帝,不過論實權和影響力其實並不在皇帝之下。當然這指的是真實意義上的皇帝之位,而不是北京城裡那個兒皇帝。

民眾對權威充滿敬畏,在誰看來都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然而奇異的場景就出現在徐世昌面前,這讓他很是好奇,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匪夷所思的情況。

“我接下來要去給學生上一堂課,徐先生如果願意不妨去聽一聽。”

“在下洗耳恭聽。”對於東北這邊的課怎麼個上法,徐世昌還真是挺好奇的。

王一現在工作十分繁忙,經常要去各地視察,所以很難再像從前那樣在學校給學生們上大課。東北目前主要的師資力量,因為師範大學的第一屆學生還沒有正式畢業,所以基本上都是非專業教師人士在頂替。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勤工儉學的大學生,只是他們教授的學生學業僅限於小學和中學。而負責高中和大學教育的,一般都是各大科研院所中的高等級研究人員。雖然這些人的時間都非常寶貴,往往一個專案就能折磨得他們精力枯竭,但是就東北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兩人邊走邊聊,王一善談,人也帶著某種自來熟的親和力,因此徐世昌與之談話如沐春風。

“有件事想要請教先生。”

“哦?什麼事?”

“來東北之前我曾檢視地圖,我發現北方領土極為廣大,雖然現在與俄國人的談判還在進行當中,不過想來他們再想要回去,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不過問題也在這裡,打仗是一回事,治理國家是另外一回事。北方在我眼中是自成一體,天氣,地理,人口都與我大清有著極大的不同。龐大已經不足以形容它的廣袤,天氣還十分寒冷,而且……”徐世昌有些遲疑,不過還是說了出來。“先生,聽說在極北的地方,是半年黑天,半年白天?”

王一看著徐世昌點點頭,顯然面前這位在來東北之前,真下了幾分功夫,做了研究。“不光極北,極南也是這樣,只不過二者正相反而已。”王一沒多做解釋,多說了徐世昌也理解不了。

“是了,如果是白天那半年還好說,可是遇到黑夜那半年,誰願意生活在那樣的地方?”

王一知道,別說黑夜那半年,就白晝的半年,也很少有人願意生活在那裡。全是白天,不適應的人生物鐘很容易紊亂。

“太北邊的地方確實不適合人類居住。”

“那麼該如何開發如此廣袤的地域呢?先生,非在下危言聳聽,這筆銀錢恐怕就是把整個東北的財富都投進去,也完成不了吧。”徐世昌不解地望著王一,在他想來,開疆拓土就算是再大的功績,可也要考慮自己的胃口是不是太大了些,否則很可能容易撐破肚皮,死相十分難看。“再者說來,現在雖然俄國與進行談判,可將來無論結果如何,談成,談不成,其實誰心裡都清楚。這不過是俄國人的緩兵之計,將來肯定還會再次打回來的。俄國那位沙皇定然不會白吃這樣的大虧,而沒有絲毫的報復。所以為了防止發生這樣的事情,保險隊西邊那條防線始終還是會留著,不能放鬆。人數少了,不頂用,人數多了,拖累財政。二十萬人是底線,相關的各項花費粗略算算都是以一筆龐大的開資。”

王一聽到這裡,笑了起來,道:“你的話雖然有理,不過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兩人慢慢地往教室方向走,因為是上課時間,路上已經沒了多少學生。

“西邊的駐軍是一定會有的,不過隨著交通線路的建立,後勤城鎮的完善,所用費用會逐步的降低。當然,地理位置的偏僻也決定了這費用即便在降低,也確實低不到哪裡去。至於你說的開發整個北方地區的問題麼……嘿嘿,事實上,這片土地除了某些重要的節點會建立一些城市外,基本上我會保留這裡的原始狀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這些土地到底還有什麼用?”

“北方雖然是不毛之地,越向北,越荒涼,大片的苔原很容易讓人分不清東南西北,會讓人絕望。不過在荒涼的表象下,那邊地下資源卻極為豐富。我要將這些財富留給我們的子孫後代,至少將來在資源方面,我們國家將不會受制於人。”王一微笑地轉過臉看著徐世昌,有些得意和驕傲,後世這方面可是吃了大虧。鐵礦石,石油,就像兩柄彎刀,一刀比一刀深地從天朝壓榨民血積累的財富上,痛下黑手。“我將這片土地封存起來的最大方便之處,恰恰是徐先生所認為它人口少的缺點。如果換在大清其他人口多的省份,這種封存根本無法進行。”

徐世昌明白了王一的打算,不過心裡也清楚了一件事情。如果王一在北方不進行建設的話,那麼未來的重點一定會轉向南方。此時他心裡也不由暗自慶幸,輕輕嘆了一口氣,幸虧袁世凱和自己見機得早,否則就站在東北的對立面上,後果不堪設想。

“光是徐先生問我了,我這邊也有個問題一直沒想明白。”

出乎徐世昌預料,王一竟然還有問題想問他。

“先生請說,在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先生可知這四句出處?”

這是小兒科的東西,徐世昌點頭,笑道:“南宋右丞相文天祥的《正氣歌》中四句。”

“是了,那此中正氣為何解?”

“天地間的至剛至大之氣,於人則為浩然的氣概,剛正的氣節。《楚辭*遠遊》中有言:‘內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氣之所由。’晉孫綽《太傅褚褒碑》:‘公資清剛之正氣,挺純粹之茂質。’……”

王一笑著搖了搖頭,道:“聽不懂,太複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