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七十三章 鷹醬啟示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強大脈衝電源的原理,王一知道,不過也僅止於知道而已,至於剩下的材料、驗證、可行性研究和製造,那都是尼古拉和他團隊該做的工作了。

從學校出來之後,王一派人把徐世昌送走,與新軍之間的關係由東北情報局接管,這畢竟不是能公佈天下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幹這種見不得人的勾當,屠小花的手下們才是真正的專業人士。

坐在汽車上,王一望著沿途的冬日景色,只覺冰雪的世界在陽光下有些耀眼。他思緒在光影變換中發散開來,肆意賓士。

徐世昌在天朝近代史上大小也算一名人,現在才三十三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根據王一的觀察,徐世昌並不是那種傳統的腐儒,沒有言必稱三代,開篇必是子曰詩云的臭毛病。

王一從後世而來,對清華簡等一批史料和文物也有所耳聞,這些東西或正面或側面的證明了儒家所推崇的聖賢時代很可能只是孔聖人為了當時歷史需要而做出的虛假宣傳而已。先秦諸代其實與人類歷史的大多數時代並沒有太多區別,爭權奪勢,血腥仇殺,一樣不少,並不是人們想象中的安寧世界。一想也是,那畢竟是個部落紛爭頻繁的奴隸制社會時代,人的生存根本得不到有效保證。一言不合,大打出手,才是那時的常態。

王一反對儒學也正因此而起,不過這並不代表他要徹底否定孔子這位聖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春秋戰國,禮樂崩壞,諸侯混戰,民不聊生。孔子之所謂被稱為聖人,是因為其為天下黎民謀取太平之心,希望禮儀重建,秩序恢復。然而無論初衷如何,正義的想法也不該透過欺騙來實現,更何況孔子出身於魯國這個專注於記錄歷史的悠久小國,他手中應該不缺乏對於前朝的歷史資料。從這一點上來說,春秋筆法確實有失於史家的品格!世界上有沒有美麗的謊言,王一不清楚。但是謊言基礎上建立的學說,終將貽害無窮。天朝歷史總是在這反反覆覆的宿命輪迴中興亡更替,儒家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正是儒家理論缺陷的體現。

不過想想,也沒有必要苛求。在儒家治國的時代,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又誰不是如此。相較於那些政教合一的荒唐國家,天朝的制度在那個時代還是先進的。

王一將自己的目光從車窗外收回,腦中思緒萬千。韓秀晶正坐在他旁邊,半邊身子依靠在他的身上,這是金允兒平日裡最愛用的姿勢。而與之相對的韓秀晶更典型姿態應該是端正嚴謹,颯爽幹練的纖腰挺直。

感覺到王一摟著自己纖腰的淫手開始不老實,韓秀晶白了自己男人一眼。她正在讀書,英文版的愛倫坡作品集,而她現在看的正是其中的經典——《烏鴉》。

穿越前的王一也曾經文藝過,也看過不少英文詩,主要是年輕那會兒自己初戀的那個女孩喜歡。王一偷偷陪著,揹著,希望有天能夠在女孩面前一鳴驚人,從而暢想著擄獲芳心。不過機會一直也沒出現,後來短暫與女孩在一起的那段時間,王一也沒有說出這段往事。算不算不堪回首,他不知道,不過當時確實覺得有點丟人,難以啟齒,但是現在想來又有些驕傲,自己也曾愛過啊!

愛倫坡的《烏鴉》算是王一曾經背過的英文長詩中,少數郎朗上口,還算合轍押韻的!即便現在讀到最後結尾的那句nevermore,依然讓他有種起自心底的蒼涼感覺。

想著愛倫坡,就讓王一想到了這位作家的出身——西點軍校,隨之又想到了現在的美國。

與後世那個超級大國不同,現在的美國剛打完南北戰爭不過二十來年,在世界列強中還處於夾著尾巴做人的狀態。雖然美利堅合眾國憲法規定各州有脫離聯邦的權利,但真走到那一步,對立的雙方只能刀劍相向,你死我活。至於什麼解放黑奴之類的,不過是北方邦增加戰力,削弱南方實力的手段而已,道義上是不是真的那麼高尚,還是兩說的事情。

不過對王一來說,美國的南北戰爭並不是他會去考慮的,相反他更看重的是美國對印第安人的政策。

美國人的感恩節在王一這等非王師帶路*黨人士眼中,更多的是對五月花號的諷刺。從歐洲來的白皮們之所以能夠在北美洲安然繁衍,他們成功的種族滅絕政策,才是其立國之基。雖然血腥,但是非常有效。王一是在1875年回到這個時代的,那時正是美國白人獵取印第安人頭的第三個高潮時期。雖然時間已經來到了1888年,但是這個政策還在延續,印第安人數量在持續減少。

而王一也知道,這種驅逐屠殺的政策一直要持續到194年,美國國會才透過了《印第安人公民資格法》,宣佈凡在美國境內出生的人均為美國公民。194年,美國根據羅斯福總統的“新政”透過了《印第安人重新組織法》,允許印第安人建立自己的政府,不再分配保留地的土地,停止強迫他們放棄傳統文化和宗教的政策,這些悲劇的原住民們的生活境況才有所改善。

然而一切都已經為時已晚,當然,這只是對印第安人來說。從原本統治美洲的絕對統治者,人口數千萬,到如今幾十萬的人口規模,道義只是強者手中的藉口而已。歐洲白皮們在美洲建設著自己的家園,構建著自己的城市,到處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可又如何?

孱弱的註定要被滅亡,除非有機會翻本,重新再來。但是這又談何容易,真能走出這步的,天下罕有。

王一看現在,再看後世,他認為在這個時代最好的民族政策就是血性融合。於是他在廣大北方領土上,用十年的時間屠殺和驅趕著本就稀少的俄羅斯人,直到最近才開始接納那些叛國者。而在南方,他把自己最得意的手下吳曉送了過去,這把封存了五年的笑面屠刀,放在了東南亞的猴子面前寒光四射。

原本以東北的軍力摧毀龍王教不過是舉手投足般的簡單,但是已經領會了王一深意的吳曉卻不顧人大的反對,毅然在柬埔寨省,東暹羅和寮國省建立了三條戰線。他不在意土地的得失,只在意對反抗力量的殺傷。短短半年時間,二十萬人反抗者從世間消失。許多地方因為人口絕跡,而太平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