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機槍防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為了抵抗聯軍進攻,袁宗第已經在城外挖掘了超過五公里縱深的塹壕防線,部署了軍中所有的火炮,機槍則被分配到各連作為防禦的中間支撐。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之前未考慮過守城,軍備物資並未運送滾筒式鐵絲網,這讓塹壕的防禦遜色不少,不過袁宗第還是命令在第一道塹壕之前一百五十米遠的距離上,挖掘了一條寬五米深五米的反步兵戰壕,並在更遠的地方佈設了寬達三百米的地雷陣,以阻擋對方的進攻。

當大軍抵達薩哈托夫,從三面包圍了袁宗第的軍隊時,多爾哥盧基大公和科涅茨波爾斯基元帥是懷著必勝信心的。尤其是從未與華軍打過仗的科涅茨波爾斯基元帥,當即就要命令騎兵發起衝鋒,以教訓那些目中無人,竟然敢在平原上野戰的華軍步兵們,不過他的命令尚未發出就被多爾哥盧基大公制止了。

雖然從未領兵與華軍打過仗,但是經歷多次慘敗之後,俄軍上層對華軍有著深刻的研究,尤其是在華軍的步兵防守方面,資訊是非常詳細的。當發現對方陣地前沒有滾筒式鐵絲網的時候,多爾哥盧基大公長長鬆口氣,這可是在俄軍中流傳最廣,也被他們描述的最為邪惡的一種武器,簡直就是衝鋒隊伍的天敵。

現在華軍居然沒有使用這種邪惡武器,會讓衝鋒變得輕鬆許多,但多爾哥盧基大公的警惕性卻一點也不會少,他知道除了鐵絲網之外,對方還有地雷陣和反步兵塹壕更加讓人膽寒,他阻止了騎兵衝鋒之後,命令全體炮兵推前,對著華軍陣地前數百米的範圍進行火力覆蓋。

轟轟的炮聲接連響起,地面上很快引起了劇烈的爆炸聲,看得科涅茨波爾斯基元帥眼睛都瞪圓了:“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炮彈會爆炸?”

“我們的炮彈只是鐵球,當然不會爆炸了,不過華軍非常狡猾,他們慣於在陣地前埋設地雷對付我們。這些武器防不勝防,往往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來,只有士兵踩上去才會突然爆炸。如果讓這種武器發威,我們的士氣會遭到很大損傷,士兵也會損失慘重。”多爾哥盧基大公耐心解釋道。

“所以你用大炮引爆這些地雷?果然是個聰明的主意。”科內茨波爾斯基元帥聽得連連點頭,顯然很佩服對方的機智。

然而這樣的情況並未維持多久,當聯軍數百門各型火炮同時發聲,清理著華軍陣地前的地雷陣,華軍很快展開了反擊。儘管數量不如對方,但如果說到質量和射程華軍火炮卻是冠絕世界的。

當120毫米榴彈炮和75毫米山炮同時響起協奏曲,聯軍火炮部隊的使命也就基本宣告結束了。隨著大批探空氣球升空,作為炮兵觀察哨將聯軍炮兵位置一絲不差的報告給炮兵部隊,聯軍那些老式滑膛炮就遭到了大規模火力壓制。

雖然華軍火炮數量少,但威力大射程遠,同時因為採用金屬定裝炮彈和後裝螺旋炮閂,射速上比前裝火炮高了幾倍,炮擊的威勢一點也不遜於數百門老式火炮。

密集的榴彈很快落在聯軍炮兵陣地上,炸起大片大片的火花和煙塵,偶爾命中彈藥堆的,還引起了殉爆和更大規模的傷亡。聯軍炮兵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炮火反擊,他們立刻命令士兵轉移火炮。然而情況對他們越來越不利,不管如何轉移陣地,探空氣球總能第一時間發現他們的蹤跡,並進行新一輪的炮擊,除非他們逃到120毫米榴彈炮高達六公裡的有效射程之外去。不過以前裝炮那笨重的身軀,要想逃出那麼遠基本沒戲,他們只能硬著頭皮用火炮繼續與對方展開炮戰,儘可能取得一些戰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步兵全線出擊。”多爾哥盧基大公發覺情況不對,為了分散炮兵的壓力,他只能命令步兵全線進攻。同時將剩下的哥薩克騎兵和波蘭翼騎兵擺在一起準備發動決定性進攻。

俄國和波蘭步兵們也顧不上什麼隊形了,他們端著上了刺刀的燧發槍,以最快的速度向著唐軍防線衝去,其中還有不少俄軍士兵攜帶者寬大的木板,準備用於翻越寬大的反步兵塹壕。

炮火密集的落在聯軍炮兵中間,沒有絲毫的偏移。華軍炮兵宛如沒有看到兩國步兵衝鋒一樣,仍舊將注意力放在聯軍炮兵身上,誓要將他們全部摧毀。

見到這種情況,科涅茨波爾斯基元帥不憂反喜,他認為己方炮兵無法與對方炮兵硬憾,但能夠吸引對方炮兵火力,給己方步兵衝鋒創造條件也是不錯的,畢竟華軍的守衛部隊遠少於己方實力,如果拼近戰聯軍必勝。

踩著雖然經過清理,卻還在不斷爆炸的地雷,聯軍步兵發起了最快速度的衝鋒。很快無數木板被搭在了反步兵戰壕上,士兵們繼續向前衝鋒,就在這時華軍陣地前突然塵土飛揚,無數的轉輪機槍和三七式步槍一起開火,形成了綿密的火力,將衝鋒中的聯軍士兵紛紛擊斃。

後裝槍尤其是機槍的出現,讓步兵防線的堅固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已經不是依靠人數的集團衝鋒所能夠打破,隨著戰術的不斷發展,勢必讓步兵的衝鋒隊形拉得越來越鬆散。只不過這樣的戰術轉變,需要一批批士兵以血的教訓,慢慢積累起足夠的經驗,才能逐漸進行演化,而剛剛開始接觸這種火力密佈的聯軍士兵,只能成為第一批祭品。

聯軍主力在進攻薩拉託夫,劉體純率領的四十萬陸軍也越過了伏爾加河,在連克雅羅斯拉夫爾、特維爾和梁贊之後,華軍完成了對莫斯科的包圍。密集的炮火加上機槍掩護下的步兵衝鋒,華軍第一次展示出真正的實力,要以最快的速度消滅莫斯科守軍。

俄羅斯貴族們也知道是危急時刻,所有人都自發的組織起來,集中一切力量死守莫斯科。圖拉等地的守軍也紛紛向莫斯科集中,死保自己的首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