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丞相求賢,姜公吐哺(求月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姜藥回到“相府”,第一時間就任命丞相府屬官。

這就是開府建牙。

姜藥坐在改名為明政堂的畫堂,頒佈屬官名單。十幾人絕大多數是這幾年他培養的領主府家吏。

任命虞姝為丞相府長史。

楚恆為主簿,郭寬為吏曹掾,柳彥為令史,陳韜為禮曹掾。

朱顏為丞相府戶曹掾,織城為軍師祭酒。

任命封恪為丞相府護軍都尉。

凌度為兵曹掾,周正為法曹掾…

總共十五人,幾乎是另一套朝廷班子。

每個職位,姜藥都親自規定了職責。

比如令史柳彥,職責就是向六部等有司傳達丞相府的命令,並轉呈六部的公文。

比如兵曹,就是監管兵部,禮曹監管禮部,吏曹監管吏部…丞相府六曹,還兼任六部侍郎。

等於說,六部的實際負責人,不是尚書,而是兼任侍郎的丞相府曹掾。

姜藥等於是趁著朝廷新立,眾人不明就裡的當口,狠狠鑽個空子,首選攫取朝廷六部的大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丞相府的班子搭建起來之後,新鮮出爐的丞相府立刻以丞相姜藥的名義,求賢青閥十三郡。

姜丞相宣佈,凡百歲以下骨齡,武尊圓滿以上修為者,十日之內皆可來丞相府參加選拔朝廷官吏。

命令一下,很多符合條件的散修寒士便爭先恐後趕赴青凰城。

無論選不選的上,這麼好的機會總要試一試。

那什麼姜丞相,可沒有規定寒門不可以!

短短數日,就有數百人來到丞相府。

奇怪的是,絕大多數都是寒士出身。顯然豪門大族沒把這什麼朝廷官吏當回事。

對於沒有聽說過的事物,他們一向持反對或輕視態度。他們也不在意這點俸祿。

豪門大族,基本上都是冷眼旁觀。就算是已經被任命為尚書的家臣,也是興趣缺缺。

在他們看來,君府一等家臣的身份,比什麼狗屁尚書值錢多了。

尚書是什麼?寺卿是什麼?能吃麼?

他們認為,這多半是主公心血來潮。所謂朝廷,不過就是一家說關就關的商鋪。

等到主公沒了耐心和興趣,也就結束了。

所以,這些人對於丞相府選拔賢才,都是嗤之以鼻。

……

姜藥這幾天可謂極其忙碌。

每一個來“面試”的人,他都親自面試把關,一個個的過。

根據別人的修為,性格,才能,資質等因素,做出一個基本的判斷。只有他認為是上等,才會透過選拔。

十天功夫,姜藥篩選了整整一百多人,作為新建朝廷五品以上官員。

五品以上官員,從地方到中央,姜藥共設定了兩百多人。其中原本的家臣佔了上百個位置,剩下的一百多人,全部是姜藥選拔的新人。

等於說,中高級官吏的人選,大半都出自丞相府!

姜藥在丞相府大開宴席,招待一百多個“門生”。

卻說這日姜藥大宴群僚,一百六七十人濟濟一堂。姜藥坐在主位,一身定製的嶄新紫色真衣官服,高冠玉帶,胸口繡著鳳凰圖案。

即便姜藥年少,穿上這身官服也顯得很是肅重老成。

這是按照姜藥《輿服制度》做出來的一品大員常服。

一百六七十個“丞相門生”和丞相府僚屬,也都穿著趕製出來的新官服。

除了虞姝一臉尷尬之色,其他人顯然都對這看上去精神抖擻,莊重威嚴的官服很滿意。

姜藥放下酒杯,輕搖羽扇,環顧眾人肅然道:

“朝廷新建,百廢待興,孤還需仰仗各位,共襄盛舉,輔弼朝廷,造福十三郡。”

“諸位都是孤親自簡拔的鄉野遺賢,誠孤之所重也。望一心為公,勇於任事,一展心中抱負。”

姜藥自稱孤,當然可以。

華夏古代秦漢時期,凡列侯、丞相、大將軍等,皆可自稱孤。就是諸葛亮,也自稱過孤。

姜藥是丞相,太傅,自稱孤當然有資格。

他此時自稱孤,只是為了表明丞相權威的威儀,為了朝廷變法成敗。

“我輩修煉,所謂何來?難道僅僅是為了壽元長久,武力強橫麼?若果如此,那人生在世,又有何意義?”

姜藥繼續說道。

“這做官,也是一種修煉。修煉的是公心之道。既然公心也是道,那就必有裨益之處。何止是區區俸祿,即便是對自身修煉,那也有所加持。”

“今後,但有良吏賢牧,孤絕不虧待。爾不負民,孤不負卿。”

“我大青八百萬武修,五億凡人之福祉,皆拜託諸位了。好為之,好為之!”

一個武尊圓滿站起來說道:“丞相之言,發人深省,我等受丞相知遇之恩,無以為報,只能為丞相之命是從,兢兢業業。”

“只是,我等雖然資質不差,可由於出身寒門,修為不高,怕是到了地方,無人聽命,誤了丞相大事啊。”

他說的很有道理。

在真界,你要想有權勢,就一定要有實力。

實力主要就是自身武力。

就算本身武道修為有限,那也需要在其他職業上出類拔萃。

比如姜藥,雖然只有武尊圓滿的修為,可他是青閥人盡皆知的大藥師,大毒師,地位等同武真高手。

在座的新官吏,雖然是寒士中的人傑,可大多數只是武尊圓滿的修為,只有少數是武宗。

他們擔心履職之後鎮不住場子。

姜藥笑道:“這有何難?孤個人賞賜你們每人三千真玉,再預支兩年俸祿,讓你們突破武宗。你們在武尊圓滿也都卡了很多年,有了資源自然能順利突破。”

這些人的資質,全部是乙等和乙等之上,資質都是優秀的。

他們在武尊境界卡了幾十年,主要就是因為窮。武尊突破武宗,需要上萬塊的資源,是很大一筆錢了。寒士之家,很難拿的出來。

姜藥真的很大方。青主之前賞賜給他的一百萬戰利品,他轉眼就送出去了一半。

一點也不心疼。

新官吏們聞言,簡直不敢相信。

什麼?

丞相個人資助每人三千,還預支兩年俸祿?

這,這對他們也太好了吧?

就是虞姝,也有點意外。

姜藥對這些人太大方了,好幾十萬靈玉啊,眼都不眨的就賞賜出去。

他如此不計血本,也不知能不能得到回報。

“謝丞相大恩!”

“謝丞相!”

一百多人激動之餘,一起站起來,人人端著酒杯。

“丞相之舉,真乃及時雨也!我等謹敬丞相一杯…”

“敬丞相!”

姜藥笑道:“諸位與孤,暫且不論。諸位同年出仕,同入一門,同為一志,之間,乃是同年、同門、同志!”

“朝廷到地方,如今皆為豪族權貴把持。家臣、城主、將主、領主、礦長、稅長、牧長等,幾人不是出身豪族?”

“諸位勢單力薄,唯有團結一心,相互提攜,方能打破僵局,站穩腳跟,成功變法!”

“你們但按照職務職責,放開膽量去做罷。別怕沒有背景,沒有靠山。孤就是你們的背景,丞相府就是你們的靠山!”

“天塌下來,有孤!”

“只有公心用事,無愧於朝廷百姓,孤必然能周全你們!給你們體面!”

鏗鏘有力,底氣十足的話語,令眾人感激之餘,不禁有些驚訝。

丞相骨齡不到三十,只是個少年,雖然受到君上信重,可怎麼會有如此信心?

難道丞相不怕失去君上寵信,變法大業毀於一旦麼?

他們都是有能力,資質好的人才,當然不蠢。

他們對閥主,也沒有什麼好感,深知閥主都是些什麼人。

可既然入了丞相府的門,得到這少年權貴的青睞,說不得也要拼一次了。就算為了丞相的知遇之恩和資源前程,也要好好做一場。

日後的事,日後再說。

他們是寒士不假,可一百多中高級官吏團結起來,只要站穩了腳跟,團結更多的寒士,那就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足以撼動豪族的力量。

他們很清楚,從今日起,他們就打上了丞相府的標籤。只要丞相不倒,他們就有靠山。

可如果丞相倒了…他們當然也沒了前途,就是性命也未必保得住。

此時月明星稀,姜藥摸摸並不存在的鬍鬚,想來首曹操的《短歌行》,但終究臉皮不夠厚,威望更是不夠,也就罷了。

唉,何時別人會說,姜公吐哺,天下歸心?

酒宴結束之後,姜藥資助眾人修煉資源,然後當場委任官職,簽發一道道命令,蓋上新煉製的丞相大印。

任命六個武宗為六部右侍郎,任命一個武宗為大理寺卿,一個武宗為廷尉。

任命十個武宗為十個新郡的郡守,組建郡守衙門。

任命一批武尊圓滿,出任六部、大理寺、廷尉府的屬官。

其餘的武尊圓滿,全部充任新設的郡守貳佐官員,如郡丞、司馬、提刑等官。

十個郡的郡守官衙,五品以上官職全部配齊。中央六部、廷尉府、大理寺這八個要害部門,五品以上全部配齊。

大半都是姜藥選拔的人!

最後,姜藥每人送了一本親自編寫的簡化版《官典》和《論語》,讓眾人學習,算是統一姜黨的思想。教他們做官牧民。

接著,眾人一一辭別姜藥出府。

郡守帶著十來個屬官皆為一夥,手持相令,趕赴各郡上任,組建郡守衙門。

他們都是聰明人,無需姜藥提醒,就主動聯絡親友,以壯聲勢。

郡守加屬官不過十人,可是等他們趕到上任的地點,已經有上百人簇擁著他們進城。

加上他們有命令在手,所以輕而易舉就進了本郡最大的城池,掛上了郡衙的牌子,宣佈接手大權。

本城的城主府,頓時傻了眼。

城主們有心反抗,可這些地方本就是新佔的地盤,他們當城主最多兩三年,最少不過一個月,還沒有形成盤根錯節的勢力。

如此一來,竟然硬生生的被新鮮出爐的郡衙奪取了權力。

整個青閥也頓時激流暗湧、動盪不安。不到十日,各地權貴的飛訊就紛紛傳到君府,傳給青主。

有訴苦的,有告狀的,有汙衊的,甚至還有青氏長輩質疑詰問的。

就連軍中,也流言四起,軍心浮動。

而青主的青凰殿,也來了很多權貴,求青主為他們做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