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會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贏丹回城,立刻召開了緊急會議。

對歐洲人的用兵,不能再等了!

異族人已敗,在叛亂的區域又受到羽翼漸豐的各路反賊排擠,想要東山再起已經很難。

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出逃,才逃過了被車伕殺死的結局。

但逃往上郡的目的,實在讓人不得不防。

畢竟,在反叛軍當中,就是因為異族人侵略,風頭也是最甚的!

樹大招風,章邯很有可能只認準了異族人打,只有把他打死了,才能有效威懾其他反賊。

所以,異族人才在無法收攏足夠東山再起的兵馬,選擇了逃往。

而逃往上郡的目的,不排除禍水東引,將章邯大軍引到上郡,從中誘發兩軍大戰。

一來能夠讓大秦內耗,轉移注意力爭取逃命的時間。

另外,就是在一旁尋找漁翁得利的機會。

等到上郡在兩軍廝殺中搞到民不聊生的時候,就能故技重施招攬流民東山再起!

其他地方已經烽煙四起,各處復辟大軍打起了旗號,當地百姓都被裹挾招攬。

也只有尚在大秦控制中的上郡,是最好的招攬之地。

贏丹之所以這麼推測,是有根據的!

如果異族人禍水東引想引到其他反賊的地盤,除了有被惱羞成怒的反王殺死,還會因此敗了名聲!

說到底,都是面子作祟。

異族人作為第一個起義的,節制其他義軍,一直處於領導的地位。

要是把章邯大軍帶到其他義軍那裡,他的名聲就臭了,以後就算東山再起也會遭到抵制。

所以,如果被章邯認準了追著打的話,是絕不會將其引到其他義軍的地盤的。

那麼,有能力抗衡章邯大軍的,就只有南方和北方軍團,或者異族了。

異族在長城之外,是不可能借力了。

異族人雖然不知道南方軍團為什麼沒有參與平亂,但那到底還是大秦的大軍,跑過去不是自投羅網嗎?

剩下的,就只有盤踞上郡的北方軍團了。

贏丹還在,結果當了皇帝的卻是秦二世胡亥,已經註定了雙方不可調和的矛盾。

特別是兩郡之間大軍相互對持,顯然遲早會有一戰。

若是把章邯大軍引來,秦二世一方就處於絕對優勢兵力,雙方很有可能就會開戰。

到那個時候,整個北方了亂了,更沒時間管他了。

正是漁翁得利的好時機!

故技重施,很快就能裹挾一支大軍出來。

韓信在沉吟片刻後,也認為這種可能性非常大!

開口道:“公子,看來我們要緊盯章邯大軍舉動!另一邊,要儘快收拾了歐洲人,在將來加入混戰中才不會有後顧之憂!”

贏丹沉吟道:“軍師說的不錯,我們要加快戰略的步伐了!”

陳平立刻踏前一步,請戰道:“公子,臣已訂好了討伐歐洲人的戰略,隨時可以發兵討伐!”

“對對對,打歐洲人!”

下方的將領臉上都露出了喜色,紛紛表態支援立刻發兵。

作為武將,只有不斷征戰才能顯示他們的作用,才能立功封爵!

贏丹眉頭一挑,詢問道:“軍師有何計策?可否一勞永逸,將歐洲人徹底消滅?”

“這個。”

陳平神情一滯,臉上露出為難之色。

垂頭說道:“啟稟公子,歐洲人的勢力十分強大,甚至比起之前的印度都強大很多。

我軍在兩次對異族用兵後繳獲戰馬十數萬,打造一支遠征的騎兵倒是足夠了。

但目前的儲備,卻還沒法長時間遠征,無法徹底消滅歐洲人,將其驅除到祁連山之外,已經是最大極限了!

只要五年,我軍有了足夠的儲備,就能翻過祁連山將其誅滅!”

贏丹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笑道:“軍師無須自責,能夠將歐洲人趕到大秦之外,已經足夠了!”

現在的歐洲人在亞歷山大的帶領下,已經崛起了,比起大秦雖然還遠遠不如。

要不然的話,亞歷山大二世在弒父搶了王位後,然後征服了周邊的所有國家,足以證明,現在歐洲人是多麼的強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現在鐵了心要發動一次大戰驅逐,不難!

印度在折損十萬精銳,連印度王都成了俘虜的情況下元氣大傷,各部落已經遁入道路深處。

為了爭奪印度王的位置,正在激烈的內鬥,相互蠶食。

對大秦,數年內是不構成威脅了。

只要再重創歐洲人一次,後方就算安穩了,可以放開手腳剿滅周邊國家擴大版圖了!

幾年的時間裡,那些異族會逐漸強大。

但那個時候的大秦,必然更加的強大!

真要遠征的話,目標就不是緩過氣來的印度和歐洲人了。

頂多,只是順路給收拾罷了!

陳平見沒有怪罪的意思,心裡也松了口氣。

雖然他對征討歐洲人將其徹底剿滅,有足夠的把握。

可難為巧婦無米之炊,發動二十萬大軍遠征的話,人吃馬嚼,每天的消耗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他可以用兵如神,但不能憑空變出供應二十萬大軍的糧草啊!

大軍一旦斷糧,那就是末路的開始!

二十萬大軍斷糧陷在茫茫土地上,就算想啃樹皮,恐怕都難了!

贏丹手指敲點,詢問道:“根據情報,歐洲人皇城的位置倒是已經確定。但是,軍師如何在道路上尋找歐洲人大軍主力?”

陳平眉頭一挑,一臉傲然的說道:“無須尋找!”“用對付印度誘敵深入的方法?”

“這個計策好!”

“對,計策雖然老了些,不過以歐洲人的貪婪肯定能成!”

“沒錯,貪婪的歐洲人人不會放棄財掠奪富糧草的機會!”

下方的將領議論紛紛,對用同樣的策略誘敵深入很是贊同。

這個方法在印度人身上已經試過,一舉抓獲了近十萬俘虜!

用在歐洲人的人的身上,必然也可行!

而且抓獲印度那一仗贏得幹淨利落,連一條漏網之魚都沒有。

所以,印度各部落並不知道詳細發生了什麼。

印度和歐洲人也存在爭鬥,兩方在道路上也有廝殺,就更不瞭解那一夜的詳情了。

頓時,在場的將領臉上露出亢奮之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