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 對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664年6月1日

連日的抵抗,加之彈藥消耗過大,不當是彈藥缺少,糧食也成為了朱慈照南方集團最大的問題,士兵們在前線作戰,已經到了一天只能喝上一頓稀飯勉強度日的日子,飢餓和彈藥的缺少讓新軍士兵們的戰鬥力直線下降。

北方舊軍統帥左良玉,經過近一個月的激戰也發現了新軍士兵的不同,同最初的勇武進攻相比,以改為防禦,這說明新軍士兵已經非常疲憊不堪,而且據內線來報,朱慈照的軍隊糧食和軍火已經非常所剩無幾。

這時候最好的方法不是強攻,而是圍而不打,讓敵人因為飢餓而放下武器自動投降,左良玉作為一代名將,深知這個道理,兵書有雲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為上者,有時候這樣圍著比打更有效果。

從南北各地調來的征伐大軍已經將丹陽圍得水洩不通,圍攻整個丹陽城的軍隊人數已經達到了五十七萬,號稱七十萬大軍,但是朱慈照知道對方絕對沒有這麼多軍隊,面對圍攻要想突圍幾乎是不可能了。

經過一個月的激戰,朱慈照的部隊已經銳減到五萬人,要靠五萬人突破十倍之敵的包圍,朱慈照現在是一點信心都沒有,如果彈藥糧草充足也許還可一試,現在就連孫傳庭都不敢保說能夠突出重圍。

馬士英和一干隨遷到丹陽的大臣此時也很是焦急,這樣下去都知道,敗,是不可避免的,等待自己肯定是殺頭之罪,從最初跟著朱慈照起他們就想過會死,可是就這麼死了太不值。

馬大人,你說這華美國究竟是何意,難道他們真的要坐視不管,還是他們已經接受了北方的條件,一名大臣像馬士英提問道。

哎,此事難說啊,從電報聯絡來看,從近幾日的電報來看,華美已經派出代表前往北平與朱慈烺商討,具體是和事務電報裡上海的孫特首並沒有說,只是說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覆。

現在咱們也只能寄望於華美人了,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我還是讓人給上海澳洲公司發了封電報,希望他們能夠排除僱傭兵在包圍圈外圍給我們打出一個缺口,這樣我們也好來個裡外合擊,突圍而出,只要能把這些子弟兵帶出去,未來就還有希望。

此時此刻華美國對於大明內戰一邊倒的局勢也很是擔心,對於這些大財團的代理人或是直接出生於大財團的政治家們來說,大明內戰決不能就這麼快結束,各財團在大明內戰中還未獲得最大利益,此時結束不當只是眼前的利益沒有獲得,還有讓人更加擔心的是,北方的朱慈烺雖說現在看似比較開明,但和以前他的表現來看,這傢伙是很反對改革的,難免統一了全國後會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肅靜,肅靜,國會議長敲了敲放在手邊的錘子,今天的議案是關於對東亞大明內戰,政府是否出兵幫助比較傾向於我國政府的南明勢力,根據最新情報,南明皇帝朱慈照已經被圍在丹陽,不出一月,城就可不攻自破。

議長先生,我認為國會應該立即像政府提交出兵大明,幫助我們的朋友南明皇帝朱慈照先生,一名本土財團的代言人,議員說道:如果我們作勢不理南北戰爭,將來我國將會失去大明市場,我想在做的各位議員們也清楚,我國的工業產品有三分之一銷往大明的,一旦失去大明市場,對我國的工商業將是一場不小的損失。

對,這的確是一場不小的損失,另一名議員站起身來附和道:一旦市場需求量大幅減少,而又沒有開發出新的市場,或是現有的其他市場增大銷售份額時,那麼將會有很多工人面臨失業的危險,我們可以算算,華美國一戶家庭的人口基數大概是6人,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四個孩子或是以上的幼兒需要撫養。

要是一個家庭的主力失業了,在沒有找到新的工作時,那麼政府將不得不拿出更多的失業補貼出來,這還不是關鍵,一旦失業人口超過一定數額,將會給社會安定帶來很大的危險,搶劫,盜竊等犯罪活動肯定會增加。

在兩位議員們說完後,另一名反對者也站起身來,我認為政府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失業人口增加會給社會安定帶來的問題,西部還有廣闊的土地需要人開發,還有很多基礎設施需要承建,道路,橋樑,水庫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來建設,正好可以讓這些失業人口去填補西部開發所需要的勞力。

而對於大明的內戰我國完全沒有必要參與其中,這些年我國的戰爭還少嗎,為了一群資本家們的利益去犧牲我國年紀輕輕的小夥,我認為這是一種罪過,上帝也不會原諒我們的,這名議員顯然是一名基督徒,在最後居然用上了上帝的名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在國會議員們在開會的同時,另一幫人也在開會,這幫人齊聚於中華會館,和以往不同的是會館內幾乎都是各家新一代的掌門人,和在各界的代表人物,他們要討論的問題同樣是關於出兵大明。

作為各自家族新一代的掌門人和財團掌門人,從小所接受的教育就告訴他們,要把眼光放在長遠不能只停留在當下,所以很多人的眼光遠遠不只是放在國內,而是放在全世界。

從大明內戰一開打他們就開始關注著的最新的戰況,對於大明他們也許受到父輩們的影響都有種特殊的感情,從理論上來講他們當中大多數人還是希望大明徹底的走向改革之苦。

劉建業看著眾人,皺了皺頭,根據我和我家老頭子的交談,他覺得政府應該不會出兵,國會也不會授權,因為從一開始華美政府就宣佈了不干涉大明內政,如果此時出兵一定要找個合適的理由。

建業的話說的對,蘇俊賀道,來之前我也問過我家老頭子了,他說華美是絕不會出兵的,畢竟華美每次對外用兵都是有充足的理由的,這次咱們找不出什麼理由,而且北方的朱慈烺並沒有宣佈收回對華美各項優惠政策,而是在一登基就宣佈了希望加強與華美的合作。

但我家老頭子也說了,朱慈照還是要保的,他作為改革派領袖,如果此時放棄他,就等同於放棄了二十多年的佈局,這筆買賣是覺划不來的,在論親熟上,他與華美的淵源比朱慈烺要大的多,一個從小就接受華美教育的皇帝和一個從小就接受傳統教育的皇帝兩人之間的可比性是很明顯的。

不可否認,也會出現意外,但這種意外的機率會很小,所以我家老頭子的意思是,朱慈照等一干改革派大臣決不能落到北方軍手裡,但他明確表示政府是不會出軍的,國內民眾的反戰情緒越來越高,到時會引起不小的麻煩。

說了這麼一大堆,俊智哥還沒說蘇伯到底是啥意思呢,齊月道。

蘇俊智看了眼齊月,老頭子的意思,這次事件既然交給我們處理,他們不會給我們想法子,說這次是長輩們對我們的一次考驗,將來他們走了所有事都還是需要我們自己去處理的。

政府不派軍隊,要想將朱慈照等人救出只有一個方法了,劉建亞環視了一眼眾人,咱們派僱傭軍去。

不行,不行,派僱傭軍起碼要上萬的人數,就算北方的大明舊軍在怎麼不經打那也是,實實在在的幾十萬大軍,而且裝備的都是火器沒這麼容易打的吳文豪反對道。

僱傭軍的人數到是不用擔心,咱們的僱傭兵公司出不了這麼多人,可以邀請別人一起嘛,你們忘了澳洲嗎,那兩家加起來湊個萬把人還是能湊出的,有幾萬豐富作戰經驗的僱傭兵,打那些幹拿起槍的大明舊軍還不是手到擒來之事。

我看建業的提議可以考慮,蘇俊智道,不過南明朱慈照並沒有提出讓我們出兵的請求,我們也不好貿然派出僱傭兵,但是咱們可以來此圍魏救趙,徵調僱傭兵派往天津,將大量僱傭兵派往天津租界區駐紮,想必朱慈烺一定會很害怕,天津離北京太近了,如果大家沒有意見就這麼做吧,另外在和澳洲聯絡下,根據情報馬士英也給澳洲發了求救電報。

建業,和澳洲聯絡的事你負責,咱們其他人各就各位,有多少僱傭兵先組織起來,先日本,朝鮮半島等就近的傭兵暫停一切任務全都派過去,依我看朱慈照稱不了多久了,另外回電馬士英,告之,我們將利用手中的輿論展開一次輿論威脅戰,迫使朱慈烺撤軍。

蘇俊智說完所有的佈置後,笑著看著眾人,這次能否成功就靠各家的精誠合作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