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拿破崙時代 第三百七十一章 新的蝦夷地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歐洲的戰爭只爆發三個月就已經分出勝負,結果出乎幾乎所有人的預料,俄奧戰敗、普英戰敗,撒丁王國國王落荒而逃。

為什麼在具備優勢的情況下戰敗?這和義大利和英國有無法逃脫的關係,畢竟誰也沒有想到拿破崙的主要目標會放在普英聯軍方面。

可以說,拿破崙對於俄奧聯軍幾乎沒有絲毫的抵抗,隨意的放任他們進來,而拿破崙帶領著他的主力軍團直襲威廉二世而去。

其實這也是一次賭博,拿破崙用法蘭西帝國的根本賭一次勝利,不過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畢竟如果戰敗,那麼拿破崙的下場同樣會十分的悽慘。

與其輸掉戰爭還不如賭博一把,畢竟勝利的機會還是很大的,尤其是拿破崙在之前已經暗中聯絡義大利軍團,這是拿破崙隱藏起來的一小支軍隊。

是的,這支軍隊的數量只有一萬三千人,但是俄奧戰敗就是戰敗在這一萬三千人的身上,如果不是他們抄去伊凡他們的退路,其他的不說,全身而退還是能夠做到的。

至於普英聯軍方面,他們如何是拿破崙的對手?何況拿破崙幾乎是拿出全部的力量和他進行戰鬥,僅僅是三天的時間威廉二世的普英聯軍就被打的潰散而逃。

其實普魯士士兵的戰鬥力不至於如此的不濟,而英國陸軍也沒有傳言中的那麼差勁,可是偏偏兩軍當中有矛盾,在大災難來臨的時候,他們依然沒有團結起來而是互相算計,這才是他們真正輸掉戰爭的原因。

三天的時間全線大潰散,英國的十萬陸軍指揮官被俘,普魯士國王威廉二世奔逃瑞典,正準備透過瑞典逃亡到北非地區。

為什麼是瑞典?俄羅斯聯邦是不能去的,畢竟那裡即將發生激烈的戰鬥,英國同樣不行,之前他們已經有很深的矛盾,威廉二世可沒有那麼厚的臉皮。

美洲地區不用多說,這個時候過去不是找死?雖然那裡現在依然是冷戰狀態,但是誰也不知道真正的戰爭什麼時候到來。

普英聯軍方面潰敗的一塌塗地,而俄奧方面則相對而言要好一些,不過薩丁國王的逃亡,讓他們的退路已斷。

伊凡的意思是什麼都不管,先拿下巴黎再說其他,可是弗朗茨二世不同意,認為這個方法實在是太過冒險,與其有實力那樣做還不如撤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進攻和撤退可是不同的概念,士兵們的心情也是不同的,如同聽從伊凡的意見進攻,那麼他們也許會輸掉戰爭,但是透過談判也許他們還有捲土重來的機會,畢竟巴黎對於拿破崙來說同樣非常的重要。

可是撤退……士兵們已經明白戰局不利、退路已經被截斷,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如同無頭的小鳥一樣迷茫,不知道前途如何。

加上拿破崙的突然襲擊,俄奧聯軍方面重複之前普英聯軍的後路,伊凡倒是想要堅持進攻巴黎,但是沒有奧地利的支援,他是沒有這份能力的。

結果可好,三十五萬精銳就這樣在撤退中被消耗大部分,俄羅斯聯邦的士兵還好一些,二十萬還有十三萬左右撤退出來,奧地利很是悽慘的剩下五萬人。

三十五萬精銳最後撤退出來的時候只剩下十八萬,整整一半的軍隊被消耗在撤退當中,最為主要的是他們什麼都沒有獲得。

此時時間已經是1810年二月份,在歐洲已經兩年的伊凡,透過這兩年的戰爭,無論是眼神還是氣質中都帶著一絲軍人的氣息。

只是這個時候,這位帶著軍人氣息的君主很是煩躁,因為這一次的戰敗對於他來說算是徹底的失去優勢,開始從主動轉為被動。

幸好他的士兵損失不是很慘重,還有保衛俄羅斯地區的能力,當然,奧地利想要儲存下去十分的艱難,很想勸弗朗茨二世跟著自己會俄羅斯聯邦,為日後重新做打算。

但是卻被弗朗茨二世拒絕,他實在是不能允許自己一點反抗沒有就放棄奧地利帝國,可是如果反抗,那麼他將失去撤退的最後機會。

要知道拿破崙和他的幾十萬軍隊還在身後追趕著,根本不給弗朗茨二世一點佈防的機會,奧地利和俄羅斯聯邦不同,他們可抵擋不住如狼似虎的拿破崙和他的軍隊。

已經到1810年的二月份,這個時候的俄日戰爭也已經結束,留在蝦夷地區的幾萬日本軍隊被全部圍剿,只是在進攻日本的時候延丕勒多爾濟慢一步,被北太平洋海軍司令部搶先,為此按照之前的承諾,北太平洋海軍司令部出現第二位國防部委員。

當然,這位委員順勢拿下俄羅斯聯邦被太平洋海軍軍區司令員的位置,他之前就是北太平洋海軍軍區的副司令,因此這個時候晉升為司令也沒有人能夠說出什麼。

因為黑海艦隊的成立,巴爾維諾正式成為俄羅斯聯邦海軍總司令,如果不是需要防備著卡美哈梅哈,在幾年前巴爾維諾就已經是這個身份。

對於這件事卡美哈梅哈內心還是有一點埋怨的,畢竟他對於北太平洋海軍司令這個位置還是很眼饞的,但是此時一個後輩成為司令,他內心平靜才怪。

可是他也沒有理由說什麼,畢竟人家是憑藉自己的能力上位的,雖然這個機會伊凡選擇的是給他而不是自己。

日本幕府時代結束,可惜,幕府結束之後不是天皇繼位,而是成為俄羅斯聯邦的一塊領土,對此很多國家表示不滿意,紛紛認為俄羅斯聯邦的吃相太難看。

尤其是這個時候俄羅斯聯邦在歐洲吃敗仗,這樣的情況讓更多的國家有膽量站出來,因為他們認為俄羅斯聯邦不敢在這個時候得罪他們。

可惜,他們想的不錯,現實卻狠狠的打擊到他們,雖然歐洲的戰爭失利,可是伊凡依然沒有絲毫的示弱和失敗者的模樣。

對於那些叫囂著,伊凡只是平靜的說出一句話:“俄羅斯聯邦永遠不畏懼戰爭,他致力要組建的就是一個戰鬥民族、一個永遠不知道屈服的國家,任何敢於和俄羅斯聯邦叫囂的國家,都會被俄羅斯聯邦視為敵國,俄羅斯聯邦不介意採用戰爭的手段來結束這樣的外交關係!”

很決斷的一句話讓世界各國紛紛沉默,雖然很多人認為伊凡實在是太過於囂張,並且把囂張都擺在明面上,但是他們卻無可奈何,畢竟沒有誰真正的有膽量激怒這個國家。

伊凡是瘋子,相比較他俄羅斯聯邦皇帝的身份,瘋子的稱號顯然更加適合他,畢竟沒有人會說出他那樣的一番話。

日本幕府是直接被覆滅的,因此也沒有人站出來舉辦投降儀式,日本天皇?當俄羅斯聯邦的軍隊來到這裡的時候,天皇已經沒有蹤跡。

不過俄羅斯聯邦也不是趕盡殺絕之人,雖然天皇具備很高的影響力,但是短期內他根本做不出什麼,而長期……俄羅斯聯邦的洗腦手段在世界上可是最頂尖的。

最為主要的是經過之前的潛意識影響,此時很多的日本公民對於俄羅斯聯邦還是很有好感的,畢竟生活在俄羅斯聯邦會讓他們更加富裕,成為俄羅斯聯邦的公民他們將會購買到很多往日都購買不到的東西,同時因為一個國家沒有關稅的緣故,他們完全可以買到往日七折甚至五折的東西,質量也非常有保障。

當然,雖然情況是這樣,但是俄羅斯聯邦的軍方和官員也不敢馬虎大意,因為蝦夷地區在先的緣故,此時的日本自然被歸到蝦夷地區之內,同時太平洋東亞地區的一些島嶼也同樣被歸到蝦夷地區的統治範圍之內。

宋雲軒在內閣當中的一位猛然提升很多,而延丕勒多爾濟這位蝦夷地區陸軍軍區司令也顯得舉足輕重,和丟失一個國防部委員身份相比,他到底是該高興還是不高興,估計就是自己也不清楚,畢竟現在是丟掉地位獲得實權。

日本應為剛剛被佔據的緣故,雖然這裡的公民對於俄羅斯聯邦並沒有太大的排斥感,但是同時也有很多的頑強抵抗者,可以說延丕勒多爾濟的任務還是很重的。

對於日本的基本體制俄羅斯聯邦並沒有做出太大的改變,甚至準備選用山口騰一、神谷賢一這些人擔任日本的總督和軍區司令。

當然那都是日後的事情,延丕勒多爾濟年齡已經很大,但是也需要兩年才會退休,俄羅斯聯邦根本不差這兩年,等待一下也無關緊要。

不過想要徹底的征服一個民族,那麼滅絕掉他們的文化是必須的,不過這需要慢慢來,否則只能搞一些類似大屠殺的舉動。

對於日本人伊凡是不憐惜的,其實不僅僅是日本人,對於任何一個國家只要和自己沒有太大的關係他都不憐惜,可是這樣的做法實在是有些過,因為伊凡願意給他們一個機會。

但是機會是機會,如果他們自己選擇早死,那麼就怨不得別人,剛剛來到這裡延丕勒多爾濟就頒佈一條屠殺令,但凡企圖生事者一律誅九族!

這樣的條令自然是出自伊凡之手,也許是歐洲的戰敗讓他很是惱火,憤怒之下把怒火牽扯到日本身上,不過不管怎麼說,條令已經下去,那麼日本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老老實實的遵守。

因為佔領日本的緣故,俄羅斯帝國內閣準備把蝦夷地區的首府放在東京,同時在政府來到東京的第一天就宣佈,要讓整個日本地區內都改學中文。

對於這樣的改革沒有人有意見,畢竟他們一直都把中原的朝廷當成天朝上國,對於中原的文化也是久仰得很。

想當初宋朝的時候,蘇軾、歐陽修等人在日本可是有很高的影響力,那影響力絲毫不下於他們的天皇,甚至連天皇都是對方的粉絲。

那個時候整個日本上上下下都非常渴望中原的大學士們在日本講一下學,那份渴求的期盼一直持續多年,甚至很多的日本人都以說中文為自豪。

其實不僅僅是日本,整個東亞地區、中原的文化覆蓋地都是相同的想法,唐漢的強大已經深入人心、宋朝的知識令他們滿懷期待。

此時能夠全民族學習中文,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賞賜,尤其是底層的日本公民,他們何曾想到自己也有一日能夠說中文、學習中原的文化?

事情遠比預料中來的順利,這是內閣和來到日本的俄羅斯聯邦官員沒有想到的,其實就是伊凡也沒有料到最後居然是這樣的局面。

不過日本的事情暫時被伊凡放到一旁,他此時正專心致志的準備迎接拿破崙的侵襲,弗朗茨二世最終還是決定留在奧地利。

此時的弗朗茨二世正在和拿破崙激戰,當然說是激戰,其實拿破崙根本就沒有出幾分利,並非拿破崙不想,而是他想要留著元氣對付俄羅斯聯邦。

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奧地利能夠堅持如此長的時間?要知道他們的聯軍可是在一個月就崩潰,被拿破崙殺得落荒而逃。(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