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拿破崙時代 第三百六十九章 英國人的心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雖然很猶豫,但是最後撒丁王國的國王還是做出決定,參與到這一次的戰爭當中去,因為他明白如果拿破崙獲得最後的勝利,那麼是絕對不會允許他活下去的,畢竟撒丁王國的皇室對於義大利有很大的影響。

不過撒丁王國只是一個小國,他能夠出動的兵力只有八千左右,哪怕是這樣,他的武器還是需要俄羅斯聯邦援助,否則憑藉他們的老舊兵力可以說絲毫的戰鬥力都沒有。

對於撒丁王國其實伊凡並沒有抱著讓他們參與到戰場當中去,他的目的只是讓薩丁國王幫著擺平義大利,讓他有一個很安穩的鄰居而已。

否則在戰爭的時候,左翼突然出現很多的義大利士兵,那對於俄奧聯軍來說也許會是致命一擊,這並非在開玩笑。

當薩丁國王同意參與到戰爭之後伊凡大松一口氣,此時威廉二世已經趕到他們之前約定的地點,而只要擺平義大利,那麼真正的總決戰就要開啟。

這一戰如果能夠勝利,那麼拿破崙和他的法蘭西帝國將會消失在歷史當中,如果戰敗的是俄羅斯聯邦一方,那麼奧地利和普魯士、撒丁王國將會覆滅,俄羅斯聯邦元氣大傷。

歐洲將會成為拿破崙的歐洲,徹底的成為拿破崙的歐洲,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如果拿破崙膽量再大一些、手中剩餘的力量最多一些,覆滅俄羅斯聯邦也許也不是問題。

當然,對方能夠覆滅的只有俄羅斯地區,西伯利亞方面估計拿破崙沒有能力攻陷,可以說無論怎麼樣,伊凡都是還有退路、還有反擊能力的,但是奧地利和普魯士、撒丁王國這些國家可沒有,一旦戰敗,那麼面臨的就是滅亡。

1809年五月,滿清帝國發生一件大事,因為再一次爆發叛亂外加邊境戰敗的事情,嘉慶皇帝病重在龍床上,一時之間滿清帝國大亂。

乾隆就是因為戰敗一命嗚呼,雖然裡面有他已經年邁的緣故,但是被氣死也是事實,滿清的大臣們很害怕嘉慶會重複他父皇的結果。

幸好滿清帝國還是有儲君的,綿寧今年已經接近三十歲,雖然在勤政愛民不次於嘉慶皇帝,但是能力上卻要遜色很多。

不過他在諸位皇子當中還是最強的,尤其是其嫡長子的身份,哪怕是沒有儲君的身份,那麼成為皇帝也是沒有絲毫問題的。

此時的綿寧心思是複雜的,對於皇位誰都非常的渴望,可是他和自己的父親關係其實很不錯,因此也不想讓自己的父皇就這樣死去,因此這個時候他的內心最是糾結。

大臣們也不希望嘉慶皇帝死,畢竟國家剛剛有一個起色,如果此時嘉慶皇帝死亡,那麼誰知道綿寧會不會和他父皇的想法一樣?

清官是這樣的想法、貪官同樣如此,雖然嘉慶皇帝對於貪官的懲戒很是厲害,但是最起碼他們已經熟悉嘉慶的套路,這總比上來一個為之的皇帝強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滿清是沒有權臣一說的,哪怕是當年的和珅,不也是因為嘉慶皇帝的一張聖旨差點死掉?當然,如果按照歷史來說,那時候的和珅已經徹底的死亡。

因為嘉慶皇帝的病重,邊境上的士兵瞬間成為沒有理會的孩子,畢竟大部分大臣們都在關注皇帝的病情,這個時候誰還有心思管邊境上的死活。

當然,也並非全部人都是如此,可是小部分人能夠做些什麼?另外,如果此時不好好的表現一些,將來被人誣陷怎麼辦?

不要說不理會,哪怕是你沒有露出悲傷的表情,那麼日後無論是嘉慶皇帝病好還是綿寧繼位,他們聽到這個訊息會開心?

雖然不至於殺頭,但是懲罰一定是不可避免的,從這裡就能夠看得出來,並非滿清沒有沒有能力的人,而是他們都身不由己。

其實這並不僅僅是滿清帝國的缺陷,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如此,換做俄羅斯聯邦或者拿破崙的法蘭西帝國,如果他們病重,那麼國內的官員不管是真心還是非真心,他們同樣需要露出悲傷的感覺,否則有的是小鞋穿。

哪怕是當事人不在意,那麼其他人呢?皇室的其他人、一些高官,他們都已經這樣做,而你裝什麼矯情,不合群必然會被滅亡。

這一次造反的是天理教教徒,當然這個天理教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同時他們也不是之前的起義軍那麼強大。

當時正值嘉慶皇帝從避暑山莊往回走,突然聽聞皇宮被攻陷,當然這只是不真實的說法而已,實際上當時的確有人衝擊皇宮,但是並沒有拿下。

這樣的事情可是歷史上很少甚至沒有發生過的事情,皇宮被造反的人員衝擊,乃至執勤的禁軍遇到這樣的事情都是呆愣愣的。

當然,也就是因為他們呆愣愣的,因此才被天理教的教徒攻打進去,否則憑藉他們的能力根本不是這些禁軍的對手,

這些教徒加起來才不過一百多人,但是卻就是這一百多人居然成功的攻打進皇宮內,甚至已經逼近養心殿,有的則行走到嬪妃居住的地方。

這個時候滿清皇帝立下的條令出現缺陷,面對這樣的情況,那些禁衛軍居然不敢走進平飛居住的地方,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些暴徒衝進去而只能呆在門外。

禁衛們也是有紀律的,如果沒有皇帝的命令,那麼他們是絕對不能踏進後宮一步,否則直接處死,為此雖然明白這樣做不對,但是卻不敢違抗命令。

幸好滿清皇宮內的太監還是非常給力的,在幾名總管的率領下,上百的太監和暴徒們發生血戰,從這裡就能夠看得出來忠誠的永遠是太監。

明朝有魏忠賢、劉瑾這樣的大太監,但是他們實際上對於當朝的統治者沒有絲毫的危害,同時這些大太監們也都是統治者專門培養起來和士大夫一級對抗的。

明朝的黨派實在是太多,東林黨、秦黨、楚黨,這些黨派分別代表著各地的利益,他們大部分都是一個書院、一個勢力利益培養起來的代言人。

明朝的滅亡和他們有牽扯不斷的聯絡,如果沒有這些所謂“鐵骨錚錚”的知識分子,也許明朝滅亡的會晚一些,當然一點沒有也是不行的,否則誰來辦理公務?

滿清延續明朝的體制,但是對於這些知識分子的黨派卻是非常的重視,幾代滿清皇帝都有意無意的對他們進行打壓,為此滿清的結黨營私也是各朝代中處罰最重的。

當然,這些都和主題關系不大,且說太監們擊退暴徒們之後,雖然死傷很大,但是卻成功的包圍住皇宮,為此他們獲得很大的讚揚,當然這份讚揚只是軍方和皇室給出的,知識分子們依然是瞧不起這些所謂的閹人。

事情雖然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但是政治影響卻是非常大的,若非如此嘉慶皇帝也不會一氣之下病重。

事後,那些在京師的天理教教徒被很慘烈的處死,相比較這些人,那些被直接砍死在當場的已經可以在下面很是慶幸。

不過京師內的天理教教徒雖然已經肅清,但是滿清的境內可不僅僅只有這麼一點,整個北方四處都是天理教,只是如此極端的只有這樣一少部分而已。

極端並不是指他們進攻皇宮如何,而是指他們居然用死士的方法進行攻擊,要知道他們之前可不知道皇宮如此輕易的能夠攻打進去。

之前他們抱著的意思是試探性的攻打一下紫禁城,用自己的性命給滿清皇帝一個警告,只是他們沒有想到居然會成功。

當然這樣也完成他們之前的目標,並且可以說是超額完成,雖然這樣的結果並不是他們的教主想要看到的,因為這樣一來全部的火力都被吸引到自己的身上。

京師的天理教被橫掃一空,而整個北方也開始掀起瘋狂的清剿天理教教徒的命令,之前和他們有關係的很多達官貴人不再幫忙,而是忙著扯斷和他們的聯絡。

攻打進紫禁城,這可不是造反那麼簡單,誰知道在這裡面那些暴徒究竟做了些什麼,有沒有給皇帝帶上綠帽子。

和造反相比,這些和他們有關係的官員估計任何有聯絡的人都會被當成同犯論處,在這裡,罪不責眾人這句話可沒有絲毫的用處。

沒有官員的幫助,對於天理教此時的處境來說是非常不好的,尤其是他們被當成氣病嘉慶皇帝的主要人員,為此瘋狂的圍剿下,天理教居然被打壓的有支撐不下去的感覺。

這樣的事情一直持續到六月份,歐洲之戰即將開始的時候,當然事情的轉變並非因為歐洲戰爭即將開始,而是俄羅斯聯邦開始嘗試性的對滿清帝國做出攻打的姿態。

其實這並非是俄羅斯聯邦想要繼續開戰,而是他們想要警告滿清帝國,千萬不要在歐洲戰爭即將開始的時候搞小動作,否則我們玩死你。

這樣的意思滿清帝國也明白一些,但是他們依然不敢放鬆,為此精力主要集中在邊境上,皇帝不知道邊境上的情況,軍機處的這些大臣難道還不知道?

因為貪汙橫行的緣故,邊境上已經是千瘡百孔,甚至一些新軍的士兵已經連續兩個月沒有餉銀,其實就是之前他們的餉銀也只有官方承諾的一半。

和再之前相比,每個月能夠有一半的餉銀他們已經非常的滿足,要知道之前他們連三分之一都摸不到,如果不是強制性當兵,誰願意幹這賣命的活!

就在朝堂上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邊境上的時候,嘉慶皇帝的病情突然開始轉輕,為此朝堂上自然非常的高興,綿寧在複雜的內心中臉上也露出高興的神態。

之前的嘉慶皇帝因為病重一直處於甚至昏迷狀態,此時已經恢復很多,那麼自然需要處理公務,尤其是和俄羅斯聯邦的關係。

不過這個時候一個機會被送到他的面前,英國人想要和滿清帝國結盟,當然這個結盟是悄悄的結盟,畢竟此時英國人還是和俄羅斯聯邦是盟友狀態,而滿清帝國則是俄羅斯聯邦的敵人,如果被俄羅斯聯邦知道,那麼對於英國可不是好事情,其實就是英國人自己,對於能夠戰勝俄羅斯聯邦的海軍都抱著懷疑。(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