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拿破崙時代 第三百六十七章 進攻蝦夷地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滿清的勝利帶給俄羅斯聯邦公民的是天大喜訊,因為從這一天開始,他們可以完全放下心來生活,雖然之前對於俄羅斯聯邦的軍隊很是信任,但是滿清帝國的軍隊畢竟也不是吃素的,他們也擔心前線會打敗仗。

戰爭的勝利其實和列昂尼德也有很大的關係,畢竟有列昂尼德在這裡,無論是將領還是將士們都用盡全力的發揮自己的才能,戰士們英勇賣命、將領們竭盡全力的擊敗敵人。

和他們形成相反結局的滿清帝國則全是內鬥,大部分的資源都是在內鬥中損耗掉,同時他們也沒有抓住最有利的時機,輕而易舉的放過擊敗俄羅斯聯邦的機會。

在之前俄羅斯聯邦有一個計劃,用一個已經沒有絲毫防護能力的司令部換取一個戰爭轉折的機會,司令部當中可不僅僅有烏裡雅俗臺軍區司令一個人,列昂尼德同樣在那裡。

如果滿清帝國能夠抓住機會俘虜或者殺掉列昂尼德,那麼對於這裡的戰爭效果不言而喻,當然,殺掉列昂尼德遠遠沒有抓住他來的作用大。

畢竟如果殺掉列昂尼德,那麼很容易形成整個俄羅斯聯邦的敵視心理,甚至伊凡都有可能直接從歐洲跑回來一舉滅掉滿清帝國,對於這一點就是嘉慶都不能保證對方不會這樣做。

伊凡和其他的國王君主不同,他對於家庭看的非常重要,如果不是這一次列昂尼德的堅持,那麼伊凡一定不會讓自己的兒子前往如此危險的地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俄羅斯聯邦獲得一個勝利之後,他沒有繼續進攻下去,而是選擇呆在邊境上威懾著滿清帝國,國防部考慮的是滿清帝國國土很大,而俄羅斯聯邦手中士兵的數量有限,一旦深陷其中,那麼也許會引發局勢逆轉。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聯盟自然不會選擇繼續攻擊下去,而列昂尼德也是在這樣的情況回到新西伯利亞,很榮耀的歸來。

戰爭中的危險很多,而這一段時間列昂尼德也不僅僅是經歷那一次的危機,很多次他都有驚無險的度過,其中有警衛們的原因在其中,同時也有他待的地方並不是最危險的原因在內。

僅有的那一次也許就是把司令部當作誘餌的那一次,可是那一次士兵們為保護自家殿下,用最快的速度結束戰爭,他的安全問題沒有絲毫的問題。

歐洲戰場有伊凡、北美是列夫、而亞洲的戰爭則是列昂尼德,俄羅斯聯邦皇室中的三位男性,分別呆在一個重要的戰爭區域內。

其實此時亞洲的戰爭並沒有結束,日本方面很不老實的趁著俄羅斯聯邦和滿清帝國戰鬥的時候,襲擊蝦夷地區,企圖奪回蝦夷地區的控制權。

這裡要說一點的就是日本早在蝦夷地區安排很多的探子,因為蝦夷地區本身就有很多的日本人,甚至一開始他們就是日本的探子。

為此他們的潛伏計劃很順利的就完成,給俄羅斯聯邦的北太平洋艦隊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如果不是卡美哈梅哈反應及時,也許損失還要慘重。

但是哪怕是這樣,日本的十三萬陸軍也已經登陸蝦夷地區,當時蝦夷地區的陸軍只有三萬左右,負責人是延丕勒多爾濟。

此時的延丕勒多爾濟已經被冊封為子爵,雖然這個爵位遠遠比不上滿清帝國當時冊封的親王,但是真正相對比起來,這個子爵可是不親王值錢的多。

先不說滿清帝國王爵的氾濫程度和不值錢的程度,只說兩個國家的軍事實力,那麼也應該能夠明白哪一個更加值錢一些。

延丕勒多爾濟子爵或者說延丕勒多爾濟司令員,還在睡覺的睡覺的時候突然得到訊息說蝦夷地區淪陷的訊息,很是震驚的從床上跳起來。

他明白蝦夷地區還沒有淪陷,畢竟此時他還好生生的住在他的軍營小別墅裡,如果真的淪陷,沒有道理他沒有聽到槍炮聲。

俗話說好的不來壞的來,就在延丕勒多爾濟子爵想這些的時候,房屋的外面就傳來激烈的槍戰,熟悉軍事的延丕勒多爾濟明白,這是至少一個團才能夠打出的戰鬥聲音。

延丕勒多爾濟居住的地方和真正的士兵聚集地並不是很遠,但是雙反也有十分鐘左右的距離,因此哪怕是那邊聽到這裡的槍聲,想要過來救援也需要時間。

十分鐘的時間可不是他手中這一個小小的警衛排能夠抵擋得住的,不過畢竟是高階軍官,他在這個時候並沒有驚慌,而是詳細的思考起此時的局勢來。

他仍然相信蝦夷地區沒有淪陷,只是此時通訊已經被截斷,哪怕是他想要得到此時蝦夷地區的詳細情況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透過窗戶看相外面,一群身穿日本軍服的士兵正在瘋狂的朝他的小別墅展開進攻,不遠處就是他們的軍營,只是此時軍營的方向同樣傳遞回來槍聲。

感受到那邊激烈的戰鬥延丕勒多爾濟松一口氣,還在戰鬥說明事情並沒有到達他無法控制的地步,也許此時事情還沒有到最危急的時刻。

其實這個時候蝦夷地區的局勢的確沒有到達最危險的時刻,軍營這裡不用多說,雖然進攻的士兵足足有五萬餘人外加突襲,但是憑藉俄羅斯聯邦軍隊的精銳,他們根本不會對手,突出重圍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只是唯一不能確定的就是延丕勒多爾濟能不能堅持他們突破重圍,雖然雙方的距離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鍾的距離。

但就是這十幾分鍾的距離,讓延丕勒多爾濟和他的軍營成為一個天大的壕溝,幸好這裡的駐軍不是很多,一個師長就能夠指揮的過來,否則就是指揮都是一個大問題。

不過延丕勒多爾濟至少還有一個警衛排,此時最不好的就是蝦夷地區的總督宋雲軒,他手中可沒有能夠抵抗日本軍隊的武裝力量。

只是作為俄羅斯聯邦的高級官員,他的驕傲和身份都是不允許他投降的,尤其是他曾經擔任過伊凡的助理,他的被俘對於俄羅斯聯邦損失不可謂不大。

為此擺在宋雲軒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死亡、另外一條則是逃亡,街道上已經全部都是日本的軍隊,他們的出現很是突然,好像眨眼間他們就來到蝦夷地區的街道上。

其實這是日本距離蝦夷地區實在是太近的緣故,這邊還沒有反應過來,那邊的日軍已經登陸,這樣的突然比後世的珍珠港被轟炸還要來的震撼。

畢竟就是俄羅斯聯邦的公民都沒有想過日本這個小國居然敢於侵略自己,他們之前想的對方最多就是前往亞洲大陸,參與到滿清帝國和俄羅斯聯邦的戰爭當中去。

為此俄羅斯聯邦的海軍還專門做出阻截和海上防線,只是誰也沒有想到日本的軍隊的確出動,但是卻不是前往亞洲大陸而是來到蝦夷地區。

蝦夷地區的戰況其實並不是很激烈,在一些探子奇襲海軍的港口之後,造成海軍長達半個多小時的停頓,當他們能夠行動是,日本的軍隊已經在札幌不遠的港口登陸。

從這裡就能夠看得出這是日本謀劃已久的計劃,如果不是這樣,那麼他們登陸的地點絕對不會如此的準確,直接朝札幌而去。

要知道札幌可是在蝦夷地區的中部,如果是緊急的登陸,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選擇在南部的函館附近,因為那裡登陸起來最是迅速。

不過如果日本方面真的選擇在那裡,那麼蝦夷地區此時的形勢也不會如此的危急,畢竟如果是那樣,那麼延丕勒多爾濟完全有時間調兵遣將,而不像現在這樣被憋屈在小別墅內。

小別墅的防禦再是不錯也有一個限度,因此在日本軍隊進攻二十餘分鐘之後終於被攻破,不過當士兵們來到小別墅之內時,才發現延丕勒多爾濟已經消失。

別墅內其實是有密道的,這是之前居住在這裡的一位日本貴族建造的,整頓軍隊並且來到這裡的時候剛好被延丕勒多爾濟發現,因此他便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

消失的延丕勒多爾濟在哪裡?他已經來到軍營,因為軍營的通訊手段要高階一些,因此此時還沒有斷絕和外面的通訊。

見到延丕勒多爾濟之後,軍營內的士兵很是開心,因為這是蝦夷地區內最大的一個軍營,為此這裡的士兵足足有一萬多人,並且都是精銳的正規軍。

蝦夷地區還是有一部分預備役的,這一部分預備役準確來說作為蝦夷地區的總督,宋雲軒也有一部分的指揮權,不過他根本沒有來得及指揮而已。

一萬正規軍對於三萬的日本軍隊並不是很在乎,之前被打壓的很厲害,只是因為他們措不及防而已,現在他們已經回過神來,那麼倒黴的就應該是日本的軍隊。

可是對於這一切延丕勒多爾濟並不是很感興趣,因為他對於自己軍隊的實力很有信心,根本沒有必要在乎這些。

這個時候他真正擔心的是宋雲軒那裡,他畢竟是這裡的軍隊司令員,現在出現這樣的事情他已經需要擔負很大的責任,如果宋雲軒陣亡或者被俘虜,那麼他的責任更大,甚至也許會撤銷身上的爵位。

這樣的事情並非不可能,要知道之前伊凡就曾經做過這樣的事情,一旦犯下很大的錯誤,雖然會饒恕你的死罪,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一個爵位和職位的撤銷已經相當的看在往日的請面上,若非如此一個死刑在俄羅斯聯邦並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

此時宋雲軒在做什麼?他得到的訊息比延丕勒多爾濟要早,可是同時他也沒有軍營的那種通訊手段,電話線已經被探子截斷之後,他徹底的成為瞎子。

幸好他不是一般的總督,在伊凡的身邊他對於軍事方面的認識也非常的全面,為此在警察局長的組織下一個多達三百餘人的小型武裝勢力成立,並且死守政府。

三百餘人的武裝勢力並不被日本軍隊看在眼中,但是他們不能使用太過於強硬的手段,畢竟一個死掉的總督並不是日本想要的。

同時他們也沒有想到滿清帝國敗退的如此快速,他們也是在剛剛登陸蝦夷地區之後才得到的這個訊息,幸好日本軍隊的指揮官不是穿越者,尤其是中原的穿越者,否則他一定會說一句,這不是在坑爹?

既然已經來到蝦夷地區,那麼不管滿清方面發生什麼,他們都要繼續下去,畢竟事情已經到這個地步,他們已經沒有其他的退路。

現在擺在日本軍隊的道路只有兩條,一條是無視國內的命令,一條是返回日本,但是有很大的可能在路上就被俄羅斯聯邦的海軍幹掉。

毫無疑問,後面的一條路當中的有很大可能要成為非常有可能,因為俄羅斯聯邦的海軍此時已經開始鎖定日本,並且東北的三萬預備役外加八千正規軍已經準備開始進攻日本本土。

這個時候選擇第二條路才是真正的死路一條,反正都已經得罪,那麼還不如透過此時的局勢換取最大程度的利益,最不濟也能夠給國內留下一條退路。

日本進攻蝦夷地區的指揮官就是這樣的想法,同時他也是這樣做的,當然,此時他最想要做的就是拿下軍營和俘虜總督和軍區司令。(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