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拿破崙時代 第三百四十八章 拿破崙的大陸封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806年10月,這個月對於整個歐洲來說都非常的重要,首先是約瑟夫攻破西班牙的大門,一路順風順水的攻打下半個西班牙帝國。

西班牙國王不知道出於什麼緣故,一直躲避的戰爭,按理說他手中還有幾萬精銳,沒有理由潰敗的如此快速,只是具體的原因沒有人清楚。

第二件事則是拿破崙再一次大敗普魯士王國的士兵,並且直接攻打進普魯士王國的老巢,此時已經在柏林城外開始準備最後的攻擊。

普魯士王國的元帥布呂歇爾此時很是頭痛,作為普魯士王國的統帥,他雖然是名義上的最高軍事統帥,但實際上的掌控權在威廉二世的手中。

對於自己的定位布呂歇爾看的很清楚,無非就是一個背黑鍋的角色,不過對於他而言這樣的事情已經做過太多次,因此他已經習慣。

布呂歇爾是普魯士王國的公爵,少有的幾位大公爵身份之一,能夠背起這樣的黑鍋也只有他們幾人,而其中最合適的就是他。

只是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彷彿非常的倒黴,之前被安排為背黑鍋的物件就已經算了,但是和法國軍隊一開戰他居然就因為普通的一次出城巡視被俘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明知道敵人就在柏林城外,但是布呂歇爾從來沒有想過對方會來的如此快,因此準備看看旁邊幾個城鎮的佈防問題,可是剛出城沒有多久居然就被俘虜。

事情變化的太快,甚至連布呂歇爾自己都沒有想到,三軍統帥被俘虜可不是小事情,一旦被士兵們知道那可是會士氣大降的。

雖然城上面還有威廉二世坐鎮,但是三軍統帥都已經被俘虜,那麼他一個國王能夠產生的作用可以說微乎其微,尤其是拿破崙會給對方機會做準備?

答案不用問也知道是否定的,果然,隨著布呂歇爾被俘虜,拿破崙馬上做出總攻的命令,提前三個小時本來就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再加上布呂歇爾的被俘虜,普魯士王國已經亡國,現在的掙扎只是無用功而已。

10月末,普魯士王國正式的宣佈淪陷,雖然威廉二世已經逃掉,他還有回來的機會,但那至少也需要幾年之後,畢竟誰也不清楚拿破崙什麼時候才會撤回法蘭西帝國。

普魯士王國的淪陷也是伊凡他們沒有想到的,雖然他們已經積極的做準備,但是卻還是沒有想到會晚一步,雖然僅僅是一步,但是對於歐洲來說、對於他們的戰略佈局來說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最起碼優勢開始慢慢的遠離他們。

此時的情況不僅恢復到之前的狀態,甚至更為差勁,畢竟拿破崙完全不用擔心除去聯合王國、俄羅斯三國外周邊還有國家針對他們。

積極準備準備進攻拿破崙的聯合王國三國因為這件事停息內心的進攻之火,開始準備防禦的事情,畢竟憑藉他們的能力這個時候是不適合進攻的。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拿破崙居然沒有主動的攻擊,而是開始整頓起內部的事宜,伊凡的意思是趁這個機會發動攻擊。

但是弗朗茨二世卻不同意,在他看來此時聯盟軍隊根本不是剛剛獲得勝利的拿破崙的對手,發動攻擊那是找死的行為,亞歷山大一世在左右搖擺,但是伊凡能夠看得出來,他的意思和弗朗茨二世很是相近,只是顧及到他才沒有做出回答。

看到這樣的情況伊凡很是傷心,因為現在不是拿破崙的對手,那麼難道就是整合國內事情的拿破崙對手?估計到時候他們之間的差距會變得更大。

光憑藉一個法蘭西帝國拿破崙就已經如此的威勢,一旦他整合多半個歐洲,那麼拿破崙的實力會強到什麼地步?

伊凡不敢想象,估計就是聯合王國在西伯利亞環境的加成效果下,也不一定是拿破崙的對手,雖然有些小瞧自己,但是謹慎終歸是好的。

不過雖然滿心的不滿,但是既然兩人都如此的態度,那麼伊凡自然也不能再說些什麼,他的年紀本來就小,此時估計已經留下做事莽撞的印象。

對於他們的印象如何伊凡可以不在乎,但是這關乎著之後的事情,容不得伊凡馬虎,必要時候犧牲的可不僅僅是他們,就是他伊凡本人此時可也在歐洲。

若非如此,伊凡管他們的死亡?雖然他和亞歷山大一世的關係很不錯,但是和葉卡捷琳娜二世比起來,對方要差很多。

亞歷山大一世死亡不要緊,伊凡不能死,因為他還要保住俄羅斯帝國、保住這一片葉卡捷琳娜二世創下的基業。

時間就在平淡中過去,歐洲雖然依然很緊張,但是最起碼最近一段時間內,歐洲的公民很少聽到槍炮的轟鳴聲。

只是平靜不代表著就是和平,這也許是暴風雨之前的安靜,實際上的情況也的確如此,這確實是暴風雨之前的安靜。

11月,拿破崙因為英國人的再一次偷襲,開始公佈大陸封鎖令,嚴禁英國人在歐洲買賣、交易,違反者將會承受拿破崙的怒火。

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人損失慘重,畢竟他們相當一部分的經濟還是需要依靠歐洲的,僅僅憑藉他自己的能力,如果供應的起全世界的英屬殖民地?

此時英國人才算是享受到拿破崙的報復,報復之前好望角等殖民地被奪之仇,同時也報復他在一旁抽冷子不停的襲擊法蘭西帝國。

這已經是第三個遭受報復的國家,第一個是西班牙,此時的西班牙已經全境淪陷,西班牙國王不知去向,不過有人說好像是在英國。

其二是普魯士王國,此時的普魯士王國同樣被覆滅,英國人雖然比前兩位的後果要好一些的,但是也強不到哪裡去。

雖然他依然是海上的霸主,但也僅僅只是一個海上霸主而已,東方和歐洲都已經對他施行關閉封鎖,英國人的活動的地方僅限於很小的一塊地方。

北太平洋是聯合王國艦隊的地盤,就是英國人也沒有信心能夠打贏聯合王國,為此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開戰的。

歐洲更不用多說,雖然英國人的艦隊重創法國艦隊,但是在陸地上,就是兩個英國綁起來也不一定是法蘭西帝國的對手,因此登陸之說可以直接選擇放棄。

只是沒有歐洲、沒有亞洲的支援,英國人的發展開始緩慢起來,他有的是傾銷地和原料地,加工的地方也不少,但是他缺少能夠高消費地區。

英國的很多產品為此都停滯在國內,同時他們的人才方面也開始出現空缺,在此影響之下,很多的工業產品和農業產品也大量的堆積在國內。

之前無論是北太平洋海域邊上的國家還是歐洲,都是英國人主要出口的地方,但是現在歐洲被封鎖,英國人不著急才怪。

為此大量的走私團隊開始誕生,同時英國的商人也有大量的破產、倒閉,歐洲的物價雖然有一些小小的提升,不過因為之前就已經做好準備,為此損失在拿破崙的心理承受之內。

奧地利雖然不限制英國人的買賣,但是他們都聯合王國,另外一方面奧地利也沒有屬於自己的優良港口,再加上路程遙遠容易出現變故的原因,英國人的商貿船很少出現在這裡。

畢竟與其購買英國人的東西還不如購買聯合王國的,從另外一方面說,弗朗茨二世對於英國人可不是很待見。

為此,真正獲得好處的其實是聯合王國,畢竟從拿破崙重點照顧的海路上走私遠遠不如從陸地上走私來的方便,雖然價格上要稍微貴一些。

英國人很頭痛、聯合王國很開心,拿破崙則非常憤怒,當然,他憤怒並非因為這件事,而是因為他的弟弟不老實。

明明都已經下達大陸封鎖令,但是剛剛下達一個月的時間內,他弟弟的荷蘭王國居然沒有絲毫的遵守跡象,依然在和英國人做著交易。

雖然有些隱晦,但是隨著大量商人的前往,這件事還是被拿破崙知道,本來就因為約瑟夫的事情煩躁,聽到這件事他直接下達一條言辭非常嚴厲的宣告過去。

宣告表示,如果路易持續這樣下去,那麼他拿破崙不排除廢除對方荷蘭國王的王位,要知道拿破崙是有這個能力和權利的,畢竟當初路易的荷蘭王位就是他冊封的。

對於自家哥哥的厲責,路易並不是很在乎,用他的說法則是:荷蘭是個商業民族,如果完全割斷同英國的商業聯絡,則荷蘭的經濟就會遭到徹底破產。

這種經濟上的大災難在荷蘭發生得遠比其他地方要早,因為自從英國把荷蘭所有的殖民地搶走以後,荷蘭的貿易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向英國出售商品和從英國得到殖民地的商品。

因此,路易·波拿巴對於荷蘭沿海與英國人進行的走私買賣不聞不問,雖然知道拿破崙得知此情後大為震怒,但是他卻沒有絲毫妥協的姿態。

同年11月末,拿破崙把附屬國的君主都召到巴黎,路易也在其中,他要求這些君主們為"窒息"英國而犧牲自己,法蘭西帝國的這些高階僕從們都唯唯諾諾,俯首聽命。

其中唯有路易一人不願成為拿破崙的同路人,他頂撞說:“荷蘭厭棄被法國當作玩物。"拿破崙對此大發雷霆,他警告說:如果荷蘭不聽話,就將它併入法國。

路易因此被荷蘭人民命名為史上最仁義的君王,同時他也是第一個被國民任何的拿破崙冊封的國王,只是歐洲很多的國王都明白,他這位最仁義的國王根本擔任不長時間,拿破崙不會允許一個頂撞自己的人一直在這個位置上待下去。

其實路易獲得也不錯,荷蘭國土面積小,他的大部分發展都要依靠國外進口,同時作為海上貿易強國,他和英國人的交易是密不可分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