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天才遇到天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宋文璁呵呵笑道:“思遠同志,你是咱們六一一所的貴人,不派車接怎麼能夠顯得咱們六一一所有誠意呢!好了,來吧,我給你介紹一下,咱們六一一所的主要領導同志!”

接下來宋老就一一的為李思遠和田蓉介紹了一下所裡的領導,李思遠一一的跟這些領導們握手,最後一個介紹道的,正是未來的科學院院士楊衛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楊衛寧今年不過三十歲,看起來有一股年輕人的朝氣,又有成熟男人的睿智,一口的川音。

楊衛寧老家是資中的,資中屬於甜城,與鹽都可是兄弟城市,捱得非常近,所以李思遠和楊衛寧,雖然說是從衛謀面,但是這一見面,兩位年輕的天才,就感到了一種惺惺相惜的味道。

楊衛寧已經知道了一些李思遠的事蹟,而李思遠對楊衛寧更是瞭解得透徹。

宋文璁看到兩個天才很聊得來,臉上笑意更濃了。

所裡的幾位領導,亦是如此,他們都已經很清楚,將來楊衛寧是要接宋老的班,現在楊衛寧和李思遠又這麼脾氣相投,那將來楊衛寧的成就更是不可估量,因為所裡的幾位領導,都已經知道了李思遠情況。

試想沒有李思遠的話,殲十戰鬥機怎麼可能進行大幅度的最佳化,並且還得到了上面的大力支持,經費也追加了不少。

結果現在一看,研製經費完全不需要那麼多了,宋老更是大膽的預測,將來殲十戰鬥機的試飛架次,都可以大幅縮減,因為飛機變得完美了,問題肯定就會很少,也就不需要試飛那麼多架次,那麼長時間,甚至連原型機的數量都可以減少一些,這樣不就大大的節省的研製費用嗎?

所以李思遠來十號工程,為六一一所帶來的好處簡直太大了。

領導們帶著李思遠和田蓉,到各個設計室轉了一圈,最後便把李思遠和田蓉交給了楊衛寧。

年輕人嘛,好相處。

楊衛寧帶著李思遠和田蓉來到自己的辦公室,親手給二人泡了茶,香飄飄的龍都香茗,這是李思遠老家的特產,一種味道很好的茉莉花茶,巴蜀人都愛喝的。

田蓉平時雖然也偶爾喝茶,但還是第一次喝到這麼香的茶,淺嘗一口,她便忍不住讚道:“楊主任,這茶好香啊!”

楊衛寧呵呵笑道:“田蓉同志,你也是巴蜀人,沒有喝過龍都香茗麼?這種茶中是思遠家鄉的特產!”

田蓉驚訝地看向李思遠,希望得到確切的答案。

李思遠點了點頭道:“楊主任說得沒錯,這龍都香茗是我家鄉特產,但其實我也沒怎麼喝到過,這種茶算是高檔的了,普通老百姓也喝不了這麼好的。這確實要比普通的茉莉花茶要香多了!”

的確,就算是在龍都香茗的產地鹽都,老百姓都喝不起這樣的茶,它的價格比普通的茉莉花茶要貴四五倍呢?

楊衛寧呵呵笑道:“這茶可不是公款哦,是一位朋友送的。”

接下來三人便說到了正題,殲十戰鬥機增強版設計,已經透過風洞試驗等手段得到了驗證,楊衛寧對李思遠的設計,讚不絕口,更是對鴻蒙平臺豎起大拇指,認為它比達索的CATIA更先進,也更好用,畢竟這是華夏人開發的軟體,很多地方都更符合華夏人的習慣。

李思遠笑道:“多謝楊主任的誇獎,只要你們覺得軟體好用,我覺得鴻蒙平臺飛機設計版本就成功了。聽宋總說,這幾天試用下來,還有不少的問題,楊主任可以說說嗎?”

接下來楊衛寧,便把試用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都說了一下,同時還有紙質的問題彙總,李思遠看了以後,笑吟吟地給楊衛寧解釋了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楊衛寧這才忽然發現,這些問題其實並不複雜,只是自己和六一一所的設計師們,都不如李思遠聰明啊。

楊衛寧現在更加堅信,宋總所說的話,李思遠是數千年來都不可能有第二個的超級天才,只要跟李思遠搞好關系,將來六一一所一定會成為世界上最厲害的飛機設計所,甚至超過洛馬公司的臭鼬工廠,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六一一所後來被軍迷們稱為成洛馬,確實它本身的創新能力也很強,這就是因為有了楊衛寧等許多年輕一代的優秀飛機設計師,他們敢於大膽的創新,並且出了很多成果。

其實在六一一所,除了楊衛寧,還有很多天才設計師,像後來設計出DSI進氣道的團隊,便是六一一所的幾個年輕人,當時他們只是看到了F35戰鬥機採用了DSI進氣道,便想自己搞,結果他們還真的搞成功了,當時他們的平均年齡還不到三十歲。

楊衛寧只是六一一所年輕設計師中最傑出的代表,李思遠當然清楚這一點了。

說完了鴻蒙平臺試用中的問題,楊衛寧忽然提起了超七飛機,因為他在想超七飛機也可以用鴻蒙平臺來進行設計啊。

楊衛寧看著李思遠道:“思遠,咱們六一一所還有一個跟外方合作的飛機專案,不知道你聽說過沒有?”

李思遠笑道:“楊主任指的是超七戰鬥機吧?當然聽說過一些,這個專案是幾年前巴空軍向咱們六一一所和蓉飛提出來的,在殲七M基礎上研製新戰鬥機,當時還叫殲七CP對吧?”

楊衛寧點了點頭道:“是啊,當時巴方命名為佩刀II,總設計師是咱們老所長圖洪達同志。當時還準備採用F404發動機,而且格魯門公司也加入了這個專案,設計也改了,氣動外形變成了帶邊條翼的四十度後掠機翼,進氣口也向內傾斜十度。但現在格魯門退出,只有我們自己繼續摸索著搞了,不知道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沒有,是否可以採用鴻蒙平臺來設計?”

李思遠笑道:“當然可用鴻蒙平臺設計了,完全沒有問題。鴻蒙平臺飛機設計版,可以滿足所有型別的飛機設計。關於超七戰鬥機的設計,我倒是有一個建議,其實放棄殲七改進的設計思想,以及格魯門公司的設計方案,包括借鑑米格三十三的設計,而採用咱們六一一所最拿手的鴨式佈局,包括國產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這樣才是最好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