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能吊打超級大黃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比如說它加強的起落架,還有向量噴管,都明顯不一樣,機翼面積同樣也增加了不少,氣動外形略有一些改變。

還是先進而且漂亮的加萊特超音速進氣道,可折疊的機翼,翼展達到十四點七米,當然摺疊後就只有八米左右了,為了滿足上艦的需要,殲十六艦載戰鬥機,採用的是全動雙垂尾,帶有外傾角,並且面積比較小,這樣一來它的高度就只有四點八米了。

殲十六艦載戰鬥機,當然也有一個漂亮的外號,那就是飛鯊。

海中霸王鯊魚,那可是厲害得很吶,超級大黃蜂根本不夠看的。

畢竟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雖然也是一款三代半艦載戰鬥機了,但它畢竟是雙發中推,而且更側重於多用途,主要是對地對海打擊,空戰能力方面就相對要差一些了。

有了飛鯊,那未來中國海軍會佔據很大的優勢,畢竟它是重型三代半艦載戰鬥機,除了四代機以外,那是很難找到對手的。

李思遠的設計,要是達不到世界一流就奇怪了。

所以領導和專家們看了設計方案以後相當的滿意,不要說蘇三三艦載戰鬥機了,就是任何一款艦載戰鬥機,都不如殲十六呢。

殲十六艦載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仍然是二點三馬赫,基本效能與殲十一戰鬥機相當,機載雷達是更為先進的有源相控陣,探測距離又有所提升,達到二百二十公裡。

當然它更側重於對海的探測,因為殲十六艦載戰鬥機不僅要制空,也要對海打擊。

所以殲十六艦載戰鬥機,其實也是一款多用途的戰鬥機,只不過更側重於制空罷了。

這與超級大黃蜂不一樣,這款艦載戰鬥機更側重於對海對地打擊,制空能力要差一些,畢竟它用的是F414發動機,推力比較小,只有十噸,相當於太行改的三分之二,所以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也只有一點八馬赫呢。

在航程方面,殲十六艦載戰鬥機,不掛副油箱也能達到三千公里,與蘇三三艦載戰鬥機相當,要是掛上副油箱,可達到四千公里。

當然要比外掛的話,殲十六艦載戰鬥機同樣很強大,最大外掛重量八噸,比超級大黃蜂的七點七噸要高,也大於蘇三三艦載戰鬥機的六點五噸。

各項性能指標,殲十六艦載戰鬥機都是世界領先的,所以領導們是相當的滿意。

比起殲十六艦載戰鬥機來,大黃蜂艦載戰鬥機,也就只剩下它的傳奇故事了。

要知道F18大黃蜂艦載戰鬥機,最早是參與老美輕型三代機的一個角色,只不過在競標中,它輸給了通用動力的YF16,後者成為了一代經典的三代機。

有意思的是,在後來的海軍艦載戰鬥機競標中,大黃蜂卻又反過來,打敗了F16的艦載戰鬥機版。

的確要上艦的話,大黃蜂是更有優勢的,畢竟它是雙發,而F16戰鬥機是單發。

本來大黃蜂艦載戰鬥機服役後,是充當配角的,給F14雄貓艦載戰鬥機打下手,結果這一來二去,由於F14戰鬥機老化,並且使用成本太高,所以美軍在二零零六年就讓F14退役,於是F18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上位,成為美軍航母的主力艦載戰鬥機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然說有F35艦載戰鬥機了,但F18超級大黃蜂仍然在不斷改進生產,成為絕對的主力。

殲十六艦載戰鬥機,研製進度將會超過F18EF超級大黃蜂,因為超級大黃蜂是在二零零二年服役的,而殲十六艦載戰鬥機,也將在二零零二年定型服役。

就研製週期來說,超級大黃蜂要長得多,因為在前年它的首架原型機就已經下線了。

殲十六艦載戰鬥機不僅機動性吊打超級大黃蜂,而且機載雷達同樣也是如此,超級大黃蜂早期使用的還是APG73多普勒雷達,最大探測距離一百五十公裡,可以同時跟蹤十個目標。

而殲十六艦載戰鬥機呢,是直接上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二百二十公裡,即使是將來超級大黃蜂換裝更先進的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也是比不了殲十六艦載戰鬥機的,不說別的,就機頭直徑來說,殲十六艦載戰鬥機就要大,這就是重型機的優勢。

至於電子戰機,將來殲十六艦載戰鬥機也會發展出來,到時候只會比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強的。

不管怎麼說,殲十六艦載戰鬥機都是最好的,比起九十年代初海軍想的仿製蘇三三艦載戰鬥機,要好得多了。

要不是變後掠翼艦載戰鬥機已經過時,連雄貓都要慢慢開始退役了,李思遠都想給海軍整一款變後掠翼艦載戰鬥機的。

在火星科技裡面,有很先進的變形翼戰鬥機,只不過現在還不需要,因為目前常規的設計已經夠用了,變形翼就更複雜了。

就現在來說變形翼戰鬥機,只存在於科幻小說裡面,因為這種機翼不僅可以改變後掠角度,還能改變機翼的形狀,包括剖面的形狀和機翼的平面形狀,比如說機翼面積從三十平方米,變到五十平方米都行。

在地球上,最優秀的變後掠翼戰鬥機,自然是非F14雄貓莫屬了,它是非常經典的,在七十年代,變後掠翼戰鬥機是最流行的,從F111到米格二十七,蘇二四,狂風等等,都是變後掠翼。

當時中國也有一家飛機設計所,研究變後掠翼的,並且設計了強六攻擊機,它就是變後掠翼,只不過後來下馬了。

一代名機F14雄貓,是格魯曼公司一九六七年提出來的設計方案,它一下子就得到了老美海軍的喜歡,僅用三年時間,格魯曼就讓這架戰機,從圖紙變成了真家夥,F14雄貓艦載戰鬥機,還差一點進入中國的,八十年代蜜月期間,中國的飛機設計師還曾經去格魯曼公司考察過F14戰鬥機呢。

只不過到了八十年代後期,特別是九十年代初,變後掠翼技術就沒有什麼優勢了,因為常規佈局,特別是鴨式佈局能夠很好的達到技術目標,變後掠翼設計太複雜,要增重很多,而且使用維護成本高。

所以老美海軍都準備要讓F14戰鬥機退役了,這就是因為隨著戰機的老化,變後掠翼的保養很難,故障率高。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