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塵埃落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塵埃落定

馬芳並沒有辜負周尚文。

帶著大同鐵騎,尾隨在韃子大軍之後,從永寧關下到長城之外,交手數次。

雖然沒有給韃子多大的打擊,但是有馬芳在,韃子也收斂行徑,不敢劫掠周邊的村落。也奪回千餘被劫掠走的百姓。

直到韃子離開長城二三十裡之後,馬芳這才緩緩的收兵。

從嘉靖二十八年三月開始,連續近三個月的戰事,終於畫上了句話。

總體上來說,這一戰,大明吃虧非少。不過大明底子厚,今日之損傷,對於大明來說,根本算不上傷筋動骨。不過,大明九邊形勢進一步惡化了。西北甘肅,寧夏,陝西三鎮,正處於恢復期。

至於什麼時候,才能恢復到曾銑時期的戰鬥力。

而九邊支柱之一,大同鎮被打殘了。損傷更大的是周尚文之死。

大同鎮雖然損失慘重。但是骨架還在。

如果有周尚文在。只需補充一些物資軍費,周尚文就能以而今的根基,在短時間之內。重建一支大同軍。或許戰鬥力不如之前的大同軍。但是也足以支撐局面。而周尚文不在了。大同軍最重要的根基動搖了。

將來大同軍,能不能成為邊疆的支柱?還在未知之數。

未來的風雨飄搖。是未來的事情。

而今卻是塵埃落定了。

翁萬達帶帶領大軍。跟在周尚文後面,一路上沒有與韃子交一矢。知道韃子出關的時候,他正好在永寧關外。他長出一口氣。心中暗道:“總算是結束了。”

說實話。

這一場戰事壓力最大的不是別人,正是翁萬達。

翁萬達作為宣大總督,是這一場戰事第一負責人。仗打成這個鬼模樣。翁萬達不知道該怎麼與朝廷交代。

因為韃子一路劫掠。行軍速度並不是太快的。翁萬達其實有機會與韃子決戰的。可惜翁萬達下不了這個決心。因為一旦失敗。沒有這一支軍隊,宣大之局面,更加不好收拾了。

總體一句話,翁萬達不覺得自己能夠打贏。

在他看來更重要的是,維持宣大局面。不是他怯戰,而是以大局為重。有多少兵力,說多少話,宣大總體上實力不足。翁萬達就硬氣不起來。畢竟並不是誰都有以少勝多的把握。

只是他很清楚,自己所有不得已。在朝廷上面是說不過去的。

朝廷很多時候,是不講理的地方。

去怎麼說?

說復套之案,牽連甚廣,導致西北軍,集體缺位。韃子

可以聚集更強大的力量來攻宣大。翁萬達敢這樣說,嚴嵩就敢將翁萬達給踹回廣東老家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戰事來說。已經結束了。

但是對於翁萬達來說,棘手的局面才剛剛開始。

翁萬達思來想去,暗道:“這一件事情,是繞不過周尚文去。這一次我需要與周尚文好好談談。”

每一個文官玩弄文字遊戲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這一戰雖然韃子佔了便宜,但不是沒有亮點的。比如曹家莊血戰,比如永寧關之戰,等等大大小小的戰事。不管是諱敗為勝,說的好聽一點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如此一來,也可以從輕發落。

只是這個前提,乃是下面用一個口徑說話,沒有人來拆臺才行。

翁萬達立即問左右道:“周尚文而今在什麼地方?”

左右說道:“似乎是在永寧關養傷。”

翁萬達本想叫周尚文過來。但是聽說在養傷,心中暗道:“罷罷我自己去一趟吧。”

總體上來說,翁萬達的意思,其實就是沾周尚文的光。蓋因一戰的所有閃光點都是周尚文打出來的。不與周尚文協調好,這事情就未必能辦成。而且周尚文的臭脾氣。翁萬達也是知道的。

此刻求人就要有一個態度。

翁萬達帶著護衛來到了永寧關外。

此刻周夢臣已經在收拾殘局了。

將戰死將士都埋在在城外向陽的山坡上,修繕被破會的壕溝,等一系列防禦工事。還有城牆上一些防禦工事進行修整。

在周尚文死後,周夢臣深刻的感受到了危機。他不知道下一次大戰,會不會還在永寧關下打響。不過總是有備無患才是。

翁萬達看了幾眼,也沒有在意。來到永寧關守將的府邸,問道;“周尚文將軍在什麼地方?”

正在忙碌的周夢臣,連忙出來行禮說道:“下官兵部車架司郎中周夢臣拜見總督大人?”

翁萬達有些奇怪,說道:“你是兵部的人,怎麼會在這裡?”

周夢臣立即將他之所以來到這裡一五一十說了。

翁萬達點點頭,說道:“這樣說,你也是有功之臣。朝廷不會忘記你的。到了京師,我為你請功。”

周夢臣立即說道:“多謝大人。”

翁萬達說道:“周老將軍在什麼地方?”

周夢臣微微猶豫,不知道該怎麼說。周尚文之所以密不發喪,其實他懷疑,大明朝廷之中有韃子的眼線,為數還不少的。周夢臣也相信這一點。原因無他。不這樣不能解釋韃子手中那些火炮。

周夢臣唯一可惜的是,沒有留下來一門,否則透過編號,就能知道,是發到什麼地方的。好有的放矢的查。

至於眼前的翁萬達是不是韃子眼線或者是奸細。自然絕對不是的。

雖然翁萬達這一次應對,有很多失分的地方,他還是做了一些事情的。更不要說,如果他真是韃子的人,舉宣大而降,不比什麼都利落。但是翁萬達身邊有沒有韃子的眼線,這一點,周夢臣卻不好判斷了。

翁萬達感覺有些不妙,說道:“怎麼?出了什麼事情。”

忽然外面傳來訊息,卻是馬芳帶人回來了。

周夢臣這才松了一口氣,說道:“大人,請跟我來。”

來到衙門後面一個房間之內,停著一口棺材。周君佐一身孝衣,孤零零的守孝。

這一段時間之內,都在清理之前的屍體,周夢臣暗中找來一口棺材。也不是一件難事。

翁萬達一見棺材上“大明故大同總兵左都督先考周公諱尚文之靈位。”簡直如同晴天霹靂。一瞬間渾身一震。幾乎要癱軟在地。這對他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北京距離宣大這才幾里路了,甚至居庸關內外有很多兒女親家。事實真相是很難隱瞞的住的。

這也是為什麼翁萬達直想將事情說的好聽一點,而沒有想過諱敗為勝。他需要周尚文這位天下知名的老將來背書。而且萬萬沒有想到,周尚文居然不在了。

翁萬達一方面擔心這個殘局不好收拾,二來也擔心將來的局面。

沒有了周尚文,韃子再次南下,誰能持堅披銳,催敵鋒於正銳。誰能從開始到結束都糾纏著韃子,讓韃子不至於有大害。更是除卻周尚文,誰敢與優勢的韃子野戰?

好一陣子,翁萬達這才收拾心情,給周尚文上香,心中默默禱告道:“老周,我看不慣你一輩子了。只是沒有想到,你會這樣不在了。死的好啊。死的好。你死於這個時候,不管怎麼說,我都會給你爭取死後哀榮。只是你這一去,九邊崩壞就在眼前。不知道將來我死的時候,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又能有你幾分哀榮啊?”

翁萬達一時間有一種不好的預感。甚至有一種想要回鄉的感覺。

他只覺宣大總督,乃至兵部尚書今後一兩年之內,都是一個十分兇險的位置。說不定,會要人性命。而且不僅僅要人命,還是身敗名裂的那一種。

只是讓他放棄他奮鬥了一輩子的事業,他又捨不得。

一時間有些糾結。

不管怎麼說,他都要立即回京,去處置善後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