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方鈍的判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方鈍的判斷

周夢臣說道:“方叔哪裡的話。方叔對我栽培,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不管情況如何,方叔也一直是我的方叔。這一次沒有幫上忙。我也很慚愧的。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裡面請。”

清算嚴嵩的大權全在徐階手中。而且嚴嵩風評不好,幾乎是全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周夢臣這個時候為方鈍開口,很容易被波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正如方鈍沒有在周夢臣落難的時候,為周夢臣說話一樣。人在政壇,很多時候都是身不由己。

一行人進入周府坐定之後。

周夢臣將李雲珍叫出來,帶著兩個孩子來拜見方鈍。這是將方鈍看成通家之好。

方鈍微微激動,從身上掏出兩塊玉佩,遞給兩個孩子。也算是長輩給的禮物。

一番寒暄之後。方鈍說道:“我要回鄉了。其實,沒有這一出事,這一兩年間,我也要告老了。我這身子骨,實在支撐不住了。戶部的事務有多困難,別人不知道,你會不知道。如果不是真沒有辦法。我也不會處處為難於你。”

“這些天來我一直頭暈目眩,時常覺得精力不濟,鬚髮皆白,連牙齒都搖搖欲墜。當是老天要收我的時候。我一生至此,也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周夢臣聽方鈍好像交代遺言,也看出來方鈍身上的暮氣。

很多高官都是這樣的。身在高位,掌握大權,雖然辛苦,但是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不一樣的。而一旦下來,就好像一下子抽乾了精氣神。就如方鈍一般。

整個人看似輕鬆了。卻反而容易得病。

周夢臣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只能說道:“方叔回鄉之後,悠然林下,是我等不能羨慕的福分。方叔何必作此不祥之言,等將來我退下來了,一定會去岳陽拜見方叔的。倒是還請方叔帶我看看岳陽樓。”

方鈍微微搖頭,說道:“我等這一日。”從方鈍的肢體語言看來,他覺得他等不到這一天了。

的確,周夢臣而今還不到四十。他外來在政壇上活躍的時間,有三四十年。而方鈍已經六十多歲了。他可不指望自己能活上三四十年。

方鈍說道:“這一次來此。一來與你告別。二來為你引薦一人。”

周夢臣說道:“何人。”

方鈍說道:“湖廣老鄉,嘉靖三十五年進士耿定向,而今在都察院當任御史。為人正直,學問精深,是一個好

苗子。”

周夢臣似乎看見了,當初自己找上方鈍面前,方鈍幾乎毫無保留的幫助自己。沒有什麼原因,就是他是湖廣人。

雖然說,地域抱團,在官場上一大惡疾。很容易產生黨爭。但是周夢臣對方鈍這樣做還是比較敬佩與感動的。

這樣做雖然不能說對方鈍沒有好處。

方鈍如此處處結善緣,將來岳陽方家子弟之中,有一二成器之輩,進入官場之中,只要能繼承方鈍一二人脈,不能說平步青雲,也不至於沉淪下僚。

但是其實這都是遙遠看不到的彙報。

方鈍很多時候,僅僅秉承為家鄉在朝廷之上爭奪福祉。不要小看著一點。很多人都不理解。就拿明代威寧侯王越這個人來說,他家是河南浚縣。浚縣關於他的傳說有兩則,第一是浚縣與淇縣劃界。浚縣與淇縣界河是淇河,而河流不是固定的。是在一定範圍內翻滾的。這就出現一個問題,因為淇河的運動,導致兩岸土地變多變少。兩岸為之打仗,官司打到朝廷上,就是王越動用了影響力。界定淇河中間乃是界限,往西不往東。也就是如果淇河將西岸沖刷了淇縣的土地。那是淇縣吃虧。如果河衝了浚縣的土地,讓原本的土地從河東岸,到了河西岸,抱歉,這還是浚縣的土地。第二則,就是浚縣小河白菜。天下各地都要給朝廷供奉貢品,如果是奇珍異寶,地方都承受不起。於是王越想辦法,將浚縣貢品改為了整個北方都有的白菜。

僅僅是這兩件事情,為浚縣謀求多大的利益,而且一直沿用明清兩朝。可見地方上有一個高官,對地方有多大的好處。反過來想,那就是地方沒有高官,別的地方有,那就吃多大的虧。

明末江南多高官,即便大明北方已經糜爛了。江南的商稅依舊是不能徵收的。未必沒有與這種關係有關。

所以嚴嵩倒臺最擔心的是江西人在朝廷上的地位,而方鈍此去,也要為本鄉人才找靠山。

不過,這也是這個時代的理所當然。反而如果不這樣做,才會被家鄉父老戳脊梁骨。

周夢臣說道:“方叔,既然開口了。我豈能不答應。”

方鈍立即吩咐身邊的老僕,去外面將一個年輕官員叫了進來。

“下官耿定向拜見尚書大人。”這官員看上去並不年輕了。看上去與周夢臣年紀差不多。但是奈何,周夢臣身份地位在這裡擺著,耿定向只能說是晚輩。

方鈍說道:“他也

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去年彈劾吳鵬六罪。本來吳鵬要趕盡殺絕。我出面做了好些事情,才是去甘肅當巡按的下場。而今的事情對我來說,是大不幸,對他算是大幸,他不僅僅不用出外了。還在都察院升了一級。只是而今朝政,我看一兩年之內,是不會安定下來。擔心他受了波及。請你多照看一二。”

周夢臣說道:“好說。能幫我一定會幫的。只是----”周夢臣嘆息一聲。說道:“我恐怕不能留在京師了。這樣吧,徐先生,給他一張我的名刺。有事情可以來周府,雖然幫不了什麼大忙。但是能幫都會幫的。實在不行,拿我名刺,想來我周夢臣的面子,還是比較值錢的。”

方鈍立即對耿定向說道:“還不謝謝周尚書。”

耿定向說道:“多些周尚書。”

方鈍給耿定向一個眼神,耿定向立即是去告退。周夢臣也給徐渭一個眼神。

耿定向究竟如何,周夢臣還要考察。不過,耿定向這個人周夢臣很感興趣,不是別的,因為耿定向是言官。明代政爭一向是,大佬幹架,先從言官開始。徐階控制了言官。嚴嵩在很多事情上都失去了主動權。周夢臣之前在外,鞭長莫及,而今想要回京。自然要在言官之中安插自己人。

耿定向如果合適的話,周夢臣自然來者不拒。

方鈍在耿定向離開之後,問周夢臣說道:“你這一次不能留在京師,發生了什麼事情?”

方鈍離開戶部尚書的位置,很多訊息都不靈通了。更不要說,南京兵變的事情,被徐階壓了一手。此刻方鈍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

周夢臣將南京兵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說道:“徐閣老高明。我無話可說。”

方鈍說道:“徐閣老,綿裡藏針,看上軟綿綿的,打起人才知道疼。我向來看不管嚴世蕃,但是從來不否定嚴閣老手段也很高明,否則也不會有這麼多人俯首聽命。而嚴閣老卻敗在徐閣老手中。徐閣老的厲害我豈能不知道?”

凡夫俗子都覺得是周夢臣扳倒了嚴嵩,但是知道內情的人會覺得,陸炳的死諫起到了關鍵作用。但唯獨如方鈍這樣的人才知道,徐階已經布好了局。周夢臣與陸炳不過是唱戲的戲子而已。

即便他們兩個人做不好,還有其他人上臺。所以嚴嵩不是敗給周夢臣,而是敗給徐階的。

“不過,徐閣老也不是萬無一失的。”方鈍說道:“他忽略了一件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