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徐海的煎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十五章徐海的煎熬

如此一來,就形成了這樣的局面。

大明官軍的火器反而不如倭寇,只能多派人上。而且倭寇之中,也有小隊真倭,非常大膽,敢愛火槍射擊之後,大舉突入明軍大隊之中,與明軍各部貼身肉搏。

如果說,火器的打擊,明軍各部尚能承受。畢竟,這個時候的火槍還比較原始,而倭寇還是比較混亂的,不能很好發揮火器的威力。

但是這種貼身肉搏,他們卻無法承受了。

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日本武士從小訓練出來的戰技,以及武士刀的鋒利,對無甲的明軍,有巨大的殺傷。周夢臣親眼看見,明軍槍桿以及一些木製的武器柄,被日本武士刀硬生生斬斷。

這讓周夢臣暗怒,對俞大猷說道:“俞老將軍,將士們就有這樣的武器?”

不是周夢臣生氣,而是實在是太過分了。

周夢臣才不是軍中小白,甚至負責過軍器生產,在軍器監的時候,還有專門的木工車間。他不知道槍桿能這麼樣被斬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是的,倭刀是鋒利。但是槍桿也不是隨隨便便的削一根木頭就用的。要選專門的硬木。還有浸泡桐油,反覆數次。甚至最上等的武器柄,外面還有用布幔木片一層層包裹定型,總之,又輕又堅韌,那樣的木柄,已經不是木柄了,稱得上複合材料了。

當然了,也很貴。大部分士卒是用不上的。更多是用來做馬槊的柄,要好幾年的。

不過,即便最簡單的桐油處理,只要處理好了,即便最鋒利的武士刀,也不至於一刀兩斷?經過這樣處理的木杆,即便後世的刀具也未必能一刀兩斷,更不要說這個時代的武士刀。還有戰場之上,其實很難舒舒服服的發力,武器相交的時候,都不是太舒服,不可能將力量完全發出去。

所以,周夢臣可以判斷,這些武器,最簡單的長矛。也是不合格的軍械。

說實話,軍隊沒有怎麼訓練,周夢臣忍了。畢竟,江南太平多年,連訓練的軍官都沒有,再加上軍情緊急,也是無可奈何的。沒有足夠的甲冑,周夢臣也明白,雖然大同那邊,甲冑生產已經非常簡單化了,但是北方最新技術還沒有傳到江南,甲冑很貴,而且費工費時,裝備不上,也是沒有辦法的。

但是最簡單,裝備最普遍的長矛長槍上的木柄,都是粗製濫造的。這簡直是突破了周夢臣想的下限。

是的,周夢臣並沒有派出俞大猷等幾部能戰的軍隊。而且派出了其他江南明軍。但是周夢臣也沒

有選最差的。而看上去樣子不錯的。

畢竟周夢臣不是想蓄意謀殺這些士卒,而是想看看江南大部分軍隊的平均水平如何?

結果,這樣子?

面對這局面,俞大猷也無言以對。只能沉默。

歷史上戚繼光敗得罪慘的一次,就是帶來自己的部下遭遇倭寇,然後戚繼光身先士卒衝上去,回頭一看,部下全跑光了。這還是戚繼光身手了得,否則就死在這一戰中了。

俞大猷的軍隊,大多數也是自己招募的。不過是借了衛所的名頭而已。

其實,在俞大猷看來,今日這些軍隊表現不錯,最少敢與倭寇接戰了。似乎大隊人馬在後面壓陣,再加上周夢臣新官到任,下面人不敢怠慢。

已經堅持到敗而不潰,不過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俞大猷說道:“大人,還是鳴金吧。令盧鏜,或者湯將軍上吧。”

周夢臣心中雖然生氣,但也知道而今不是任性的時候,再打下去,已經沒有什麼用處。只是徒徒死傷士卒而已,周夢臣只能下令鳴金。派盧鏜去接應一下,好讓他們撤下來。

周夢臣心中暗道:“幸好,我而今僅僅是佯攻,否則我周某人從軍以來,第一場敗仗就落在這裡了。”

雖然周夢臣不在乎什麼常勝將軍的名譽,但是從軍多年以來,還是第一打這麼窩囊的仗,讓周夢臣很不高興。

周夢臣不高興,明軍這邊的將領們,一個個感受到了頭頂上的低氣壓。不敢多做言語。

但是在對面。徐海麾下的倭寇們都在歡呼。他們並不知道,他們上面首領們的勾心鬥角。

而此刻,徐海卻並不是太高興的。

徐海在派父親送到日本之前,是在寺廟之中長大的。甚至有一個四明的法號,其中到底是因為他父親徐唯學作惡太多,想讓徐海在寺院之中消除罪孽,還是一個在海上搏命的男人,回家的時候,發現自己居然在寺廟中求生的倫理劇。

反正幼年時候的寺廟生活,結果而今做刀頭舔血的事情,讓徐海的思想上有些複雜。

一方面不得不繼承父親的部眾。不得不走在海盜的道路上,一方面又認識到這一條路是不長久的。與汪直,陳東是不同的。汪直在海外有基業,號稱五峰船主。在日本很有地位。陳東與日本大名關係密切,壓根不將自己當城中國人,實在不行,今後他就改姓島津了。

葉麻更不要說,壓根是一個日本人的中國名字,又叫葉明。反正這年

頭,文化層次比較高的日本人,扮演中國人,不能說毫無違和感,但也說得過去。

而徐海不想去日本的。

去日本做什麼?寄人籬下,繼續給老船主也就是汪直做部下。已經出來自立了。恐怕回不去了。去給日本大名當狗,徐海也不願意。

他雖然與陳東十幾年的交情,但是他們兩人根本不同在乎。徐海是在大明養成大明人意識之後,才去的日本,而陳東乾脆是在日本長大的。

雖然接受到教育一模一樣的,根底上卻不一樣,雖然陳東也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但是他更認識自己是薩摩藩的一員。

而徐海有一個大明人的高傲。只要不是實在沒有辦法了,不願意去給日本人當狗,而且薩摩藩在後世固然是宣告赫赫,但是在這個時代,在徐海看來,還不如大明一個知縣。

即便真要投靠,何必去日本,投靠朝廷不好嗎?

而且在與大明官軍多次交戰之後,徐海已經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明軍似乎有越打越強的趨勢,他這樣的日子是長久不了的。

他才想找後路。

並不是王翠翹一個女人就能左右了徐海。

徐海這樣的人物,能被一個女人左右,才是笑話。而且歷史上兩人的結局也說明了一切,徐海火併陳東之後,被胡宗憲圍攻,死於海上,王翠翹隨即就跳河了。

這甚至被讚歎到王翠翹貞潔,於國於家,所謂兩全。將徐海置於完全被動的局面之中。

只是而今,朝廷換了主政官員,從趙文華換了周夢臣,他之前的一切準備都付之東流了。徐海並不知道,周夢臣這樣做,讓他避免了歷史窩囊的死法。他此刻面對這樣的勝利,一點也不高興。甚至有些迷茫。

陳東不敢相信他,他也不敢相信陳東了。他想單獨撤退,但是又陳東在後,卻是不能。繼續打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

可謂進退兩難。

區區一場勝利,對他而今的局面,沒有絲毫緩解之處。

讓他如何高興起來。

而此刻王翠翹走了過來,不愧為江南名妓,行走之間,猶如春水,顧盼生姿,讓人不管心中有什麼事情,看見了她,只覺得心就軟了幾分。

王翠翹是最瞭解徐海的人。見徐海如此,心中暗暗心疼,用手輕輕撫摸徐海的雙眉。似乎想要撫平徐海的憂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