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天師道壇(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拓跋慎看著手上的大小兩卷道經,將小的經卷遞給一遍的拓跋恪,小的那卷他已經看過了,叫做《黃帝陰符經》,不過才數百字的小文章,大卷的他還沒開啟過。

這兩卷經文是剛剛鄭道昭的好友,叫做崔寅的道士所給,據鄭道昭所說,他這個朋友是清河崔氏出身,早年不顧家人勸阻入了道門,一直都在嵩山隱居修道,今年年初才到平城,現在借住在大道壇廟中,是鄭道昭以前遊歷的時候認識的。

能在這道壇廟中借住,可見也是天師道眾。這個崔寅此次來平城,就是想將這兩卷道經獻給皇帝,只是一直不得其門而入,他去了好多家高官家族,希望能透過他們獻上這兩卷道經,只是很多人都知道,相比於道教,皇帝更加親近佛教,所以都沒有答應他的要求。

崔寅自從來了平城以後,也曾經去過鄭羲家拜訪,希望鄭羲能夠幫他一把。鄭羲看在鄭道昭和崔氏的面上接見了他,只是看過他所進獻的道經之後就拒絕了他,只是留他在家中盤桓了數日,走時又資助他不少財物。

崔寅又因為當年入道的事,和家族鬧了矛盾,不好去崔家求助,於是找好友鄭道昭商量看看是不是還有什麼其他門路。昨日鄭道昭聽說了皇帝要在大道壇廟給任城王踐行的事,就連忙趕來通知崔寅,是以昨夜也留居在這裡沒有回去。

崔寅得了鄭道昭的訊息,連夜就去找了壇主劉道虔,想請劉道虔幫他稟奏皇帝。以崔寅的想法,都是天師道眾,這事對劉道虔來說只是舉手之勞,哪知道最後劉道虔沒答應他。

拓跋慎開啟經卷,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經文,別人才不敢代獻的。《黃帝陰符經》據崔寅說是在嵩山所得,是寇謙之所著。他也看了一下,沒看到有什麼犯忌諱的。看來重點不在《黃帝陰符經》,而是在這卷篇幅更大的道經上。

《老子西升經》!!!

看名字,頗有殺氣啊!西升……難道是《老子化胡經》的變種?

拓跋慎停下腳步,大略起了起來,雖然比起《陰符經》來說這卷道經篇幅大很多,不過也就數千字,只是觀其大略的話也用不了多少時間就能看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二兄,這道經說的什麼?”

“沒什麼?這經文都是些奧妙晦澀的,我也不得明白。”拓跋慎將經卷收好,繼續走著。

這經文倒是沒有《化胡經》那麼赤裸裸,非要把釋迦牟尼改造成老子的弟子的意思。只是其中開篇就是“老君西升,開道乾竺。”老子化胡之意昭然。

難怪別人都不願意代崔寅獻經,劉道虔也一點不顧同道之誼。崔寅怎麼敢將這種獻給皇帝?難道他想做本朝的寇謙之不成?

想到這裡,拓跋慎也有些犯難了,這《西升經》雖然只是稍稍點了一下老君去天竺宣道,沒有直言老君教化釋迦牟尼之意,可是到底也屬於佛道相爭之作。

好在本朝不比南朝,佛道之爭沒那麼激烈,現在世間流行的佛道互罵的文章都是南朝人士寫的。

。。。。。。。

兩兄弟走到齋殿外,看見此時皇帝和諸王大臣還留在齋殿中閒談,看來任城王還沒到。

玩了一大圈,拓跋恪此時也有點累了,只想休息幾刻鐘,是以兩人又重新進了齋殿,給北海王告歸以後坐在北海王後面,邊聽諸王大臣閒聊邊說說小話,吃點果脯,喝點蜜水。

。。。。。。。。

“陛下!任城王殿下和廣陵侯已經到了殿外了,請陛下宣見。”一個謁郎走了,打斷了殿內的交談聲,奏報道。

皇帝看了看殿外光景,原來不知不覺都有一個多時辰了。

“今日本為送皇叔而來,今日皇叔為尊。朕與諸公一同出去迎接叔王方好。”皇帝笑著起身,對諸王眾臣道。

眾臣一起跟著出去,將任城王迎進殿以後,皇帝命令諸王大臣各自歸位坐下,又將任城王的座位安排在自己身邊,新任梁州刺史廣陵侯拓跋衍坐在諸王之後,問道:“任城叔今日與廣陵侯交接,朕本以為午後才能來此,怎麼這般早來了。”

“方才臣在邸中與廣陵侯對接梁務,不意接到梁州急報,這才與廣陵侯一起來見陛下。”說著取出一道奏疏,雙手奉上。

皇帝愣了一下,接過奏疏後,並沒有看,而是放在身前,說道:“任城叔可詳細說與朕及諸卿知道。”

“月前梁州派往吐谷渾的間者回傳,南朝蕭頤聽聞吐谷渾度易侯死訊,便委派了偽振武將軍丘冠先使吐谷渾授官吊拜,伏連籌意以丘冠先先吊其父,再受官爵,丘冠先執意不允,伏連籌將之綁縛深谷臨逼,為丘氏嚴拒,伏連籌羞惱之下,命人將丘氏推墮於谷下。”

“就是那個數年前繞行吐谷渾,勾連蠕蠕意欲犯我代魏的丘冠先?”

“正是此人。”

皇帝沉默了一下,感嘆道:“丘冠先為使蠕蠕,往返三年有餘,其苦勞多矣!不想竟喪生絕谷,惜哉!”

“蕭頤必不能為丘冠先伸此仇讎。其本以籠絡伏連籌之意,而不意伏連籌無禮至此,故有此失。此番吐谷渾與南朝結下大隙,是否馳命秦梁,以州郡兵援長孫百年,速破吐谷渾泥和,洮陽二城?”

皇帝搖搖頭道:“朕前準百年討擊吐谷渾之意,本以百年身當邊將見機之常理。非是朕本意,若伏連籌能知罪告命,朕復何求?”

“南朝前遣裴昭明請成與我大魏,而心懷兩端。前者勾連蠕蠕,今又誘吐谷渾為之犬馬,所望者非我大魏其誰?此事當遣使責之!”

皇帝點點頭道:“朕意亦然。”

其實這個時代,向吐谷渾這種即接受魏的官爵,又接受齊的冊封,是十分常見的事。這些人就是捏準了你不會因為這些兩面討好的事而對他動刀兵,所以才會肆無忌憚。

南齊遣使去吐谷渾雖然可以說是常事,不需大驚小怪,但是既然被知道了,就不能無動於衷,當作沒看見,否則對方就會更加肆無忌憚。

“遣使之事,朕再籌謀為之。任城叔勿慮!”(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