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鄭娘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拓跋慎走到外門,沒看見北海王和鄭王妃,只有鄭娘子一人在門前幾十步的苑池邊,正看著池面上幾隻遊動的鴛鴦發呆,長髮上的紅色束帶被輕風吹動,微微帶起,與腰間的黃色束帶相得益彰。

怎麼把她一個人留在這裡,鄭娘子也是客人啊!自然沒有陪另一個客人的道理。

看起來可能是特意留在這裡等自己的。否則沒有在知道自己在裡面,還獨自留在外面的道理。拓跋慎走上前去,腳步聲不大,鄭娘子好像沒注意到拓跋慎點到來,依然關注的湖上的幾隻鴛鴦。

拓跋慎看著水上鴛鴦,很自然想起鴛鴦成雙的含義,現在的鴛鴦並不是隱喻夫妻之情,而是指代兄弟或好友之情的,至於隱喻夫妻之情,則起於唐朝盧照鄰的詩。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鄭娘子正看著鴛鴦發呆,沒發覺有人來,突然聽見拓跋慎的聲音才回過神來,本想見禮,待聽完拓跋慎這兩句不成首尾的詩,心下頓覺好笑,覺得拓跋慎這詩文來的古怪,難道是有感而發?

這首摘自盧照鄰的《長安古意》本是盧照鄰的寄情隱喻詩,以描寫長安的繁華來隱喻繁華之下隱藏的奢靡和政亂。單單以這兩句詩鄭娘子當然看不出詩文的原意,其中的鴛鴦隱喻之意與當下大不相同,倒是有些男女情愛相依相偎的意思。

忍住笑顏,鄭娘子轉過身,對著拓跋慎行肅拜禮,道:“鄭氏女見過殿下。”

拓跋慎還了禮問道:“鄭娘子緣何在此?”鄭王妃就算要走,也該帶著妹妹一起走吧,哪有要一個未婚女子與外男獨處的。

“王妃有要事獨自去催辦,又知殿下不識宅邸路途,所以才囑咐小女子在此等候殿下。”

“叔母有心了。我來此不多,對王叔邸第確有不識,如此有勞鄭娘子了。”

拓跋慎跟在鄭娘子後面,走在長廊上。一路上兩人都覺得有些尷尬,對拓跋慎來說,若是以前沒有什麼誤會,他自然能做到瀟灑自若,不過那件事他至今都沒忘,頗有些不自然,而對鄭娘子來說,若只是那件事,她早已不放在心上,只是後來祖父吩咐她回信這件事,一直耿耿於懷,至今都覺得有些羞赧,她除了祖,父家人和至交女兒,還沒給外男寫過信呢?平時不想這件事倒也無礙,只是今天拓跋慎出現在她面前,讓她一時難以如往日一般輕快。

拓跋慎在後面,看著鄭娘子白皙的肌膚邊垂下的髮絲和飄垂的髮帶,機械地跟著,有心找些話題來緩解尷尬氣氛,又發覺沒什麼好的話題。總不能去聊什麼天氣好不好吧,沒熟到那份上,說這話顯得輕浮。

“鄭娘子,前事多有得罪,慎一時痴愚,望鄭娘子能多加涵恕。”想想還是找點話題吧!這一刻多少有些埋冤鄭王妃做事不慎重,憑空讓兩個人為難。

鄭娘子聽見拓跋慎提起上次的事,想起上一次拓跋慎在阿父面前說了不少話,她因為生氣他的失禮,一句也沒有回就走了。

難道他是要自己親口說不介懷嗎?

正準備說話,就看見前方來了幾個人,仔細一看,原來是去而復返的二姊。方才二姊還說有事要辦,所以才讓她獨自留下,她還以為有什麼難做的急事,沒想到這麼快就回來了。

原來剛剛鄭王妃是記著膳房的事,所以才留下四妹妹,匆匆回到膳房囑咐仔細,才想著四妹妹,這才又匆匆回來。沒想到拓跋慎這麼早就出來了,還與四妹妹同行了一段,只是四妹妹在前走,二皇子跟在後面,看起來顯得很陌生啊!哪裡像她說的認識。哪有讓皇子跟在後面的道理!

“家妹年幼不知事,一向在家不擅待客,失禮之處還望殿下莫要責怪家妹失禮之過。”鄭王妃拉著四妹妹的手說道

鄭娘子聽二姊說她年幼無知,不擅待客的話,才想起方才她自己走在二皇子前面,犯了尊卑之禮,還有上次她向阿父請辭避客的事,好似她真的不知禮貌一樣,心中有些又羞又鬱悶,微微看了看拓跋慎,發現拓跋慎並沒有有什麼異色表情,心中才平靜下來。

“沒什麼,是小侄來的突兀,與鄭娘子無涉。”拓跋慎看著顯得羞澀又微氣的鄭娘子,自覺的異常可愛,與以前所見的嚴肅形象完全不同,不禁呆了一下。

難道這是她的另一面嗎?

。。。。。。。。。。

回到正堂前,看見陸光正在堂門前等候,吩咐他不必在這裡伺候,這些文人士子好像天生和宦官不對付,雖然本朝的宦官不像東漢的宦官,只能待在皇宮裡面,本朝的宦官還能封王封侯,出任地方州鎮郡長官的。但是這些不管是大宦官還是小宦者,文人士大夫心裡都不喜歡他們,罵他們一句“刀鋸刑餘之徒”就是客氣了。他雖然不在乎陸光宦官的身份,但是想想還是不讓他進去招白眼好了。

轉身進了正堂,堂上諸客都已經在安坐閒談。北國不比江左,閒談也不會去聊虛無縹緲的幽遠無跡的之事。北方長期處於戰亂之中,多少年來,士人都是為了生存奔忙,再加上也沒有江左南渡世族那種優越環境,所以都很重視實務,不務玄虛。這也是他們能漸漸躋身上流的原因。所以就算閒談大多說的也是國家政務等諸多實事。

此時他們聊的正是各州將要調鎮的諸州刺史郡守的事,當然,這些話說的都是明面上的,不會真把一些陰私暗事拿出來曬。

拓跋慎進來後,僚屬賓客們都準備起身迎接,拓跋慎二話不說,快步走到原本家主人北海王的位置上坐下,向堂下眾人拱拱手示意他們不必起身行禮。

堂下眾人輕笑了起來,心裡面更對二皇子殿下禮下敬士的風度心折。

拓跋慎一邊喝著茶,一邊聽著堂中眾人說笑。每每有要他發表見解的時候,能說的他也會說幾句,時不時附和一下,不能說的就示意北海王叔來幫他解圍,所以直到用午膳,氣氛都還不錯。

這也是大家互相給面子,拓跋慎沒有擺皇子威風掃在場的雅興,下面的也沒有想趁機抖機靈賣文采妄圖透過拓跋慎傳名皇宮的狂生,故而一堂盡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午間的膳食比平時在宮中吃的豐盛,有牛肉,羊肉,鹿肉不說,還有一些青蔬。膳後還有一些北海王邸珍藏的水果。下面的人吃的滿意,看著拓跋慎更顯高興,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不是二皇子來這裡,他們可吃不到這些青蔬和果品。

拓跋慎在北海王邸中用過午膳,又與王邸僚屬和賓客聽一些有過遠行經歷的人說一些各地風土人情和異聞趣事以增長見聞。這也是當時“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的重要途徑之一,先不說這些道聽途說其中真假差異,至少拓跋慎覺得自己長了不少見識。

不知不覺間時間流逝,拓跋慎看了看不遠處的銅壺滴漏,刻木上顯示已經快到申時了,顯然時間已經不早了。又看見堂下的酈道元屢屢以眼色示意裴約,猜測酈道元還想著去國賓館的事,看見時間不早,心中急了,又不好獨自在這種賓主盡歡的場合下說要走,故而示意裴約一起請辭。拓跋慎盤算著還要去一次瑤光寺,也覺得不能再耽擱下去了,說不定皇帝都著急了。

堂下眾人雖然談的興起,也不會忘了注意今日的主角二皇子殿下,看見二皇子先是與北海王低聲交談了幾句話,北海王臉上則顯得有些勉強。不知道他們在說的什麼。二皇子在與北海王說完話之後就起身拱手道:“諸君先隨意,容慎且去後堂。”

堂下眾人以為二皇子這是要如廁,畢竟年紀還小嘛!都不以為意,拱拱手還禮示意二皇子隨意。

拓跋慎把北海王撇在堂上,獨自走出後堂,叫來王邸的幾個小宦侍去通知陸光和酈道元與裴約到王邸門外等候。(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